清晨的陽光透過“初暖”新店的玻璃門,灑在光潔的原木地板上。空氣中彌漫著咖啡豆的醇香和黃油受熱後溫暖的甜香。店裡客人不多,三兩桌熟客低聲交談著,刀叉輕碰盤子的聲音顯得格外安寧。
操作間裡,林澈正專注地給一排剛出爐的可頌刷上糖漿。他的動作穩定而流暢,額角有一層細密的汗珠,但眼神是平靜的。烤箱的暖光映著他側臉,那些曾經的驚恐和戾氣,似乎被這日複一日的揉捏和烘烤漸漸撫平。偶爾,當烤箱定時器發出尖銳的“嘀”聲時,他的手指還是會幾不可察地蜷縮一下,那是過往囚禁留下的細微烙印,但他會立刻深吸一口氣,繼續手上的工作。
前廳,顧清玥將一杯拉花精致的拿鐵輕輕放在一位老教授桌上。“您的咖啡,小心燙。”她微微笑著,眼角雖有淡淡的疲憊,但神色柔和。她習慣了在擺放餐具時,下意識地將尖銳的刀叉轉向內側,這個細微的動作裡,藏著她不願言說的恐懼。她不時望向窗外,目光掃過街角,像是在確認什麼,又像是在期待什麼。隻有回到操作間門口,看到林澈沉穩的背影,聽到麵團摔打在案板上的踏實聲響,她緊繃的神經才會稍稍鬆弛。
這種平靜,是他們用難以想象的代價換來的,脆弱而珍貴。
上午十點,風鈴輕響。李明翰推門走了進來,他沒有穿製服,一身便裝,神色卻比往日更加凝重。
“林師傅,顧小姐。”他打了個招呼,徑直走向靠裡的一張安靜桌子。
林澈和顧清玥對視一眼,心都提了起來。顧清玥擦乾手,和林澈一起坐到李明翰對麵。她的手在桌下不自覺地攥緊了圍裙。
“有消息了,是嗎?”林澈的聲音有些乾澀。
李明翰點點頭,從隨身公文包裡拿出一個文件夾,卻沒有立刻打開。“孩子找到了。目前跟一對來自北歐的工程師夫婦生活在一起,在鄰市。領養手續……表麵上完全合法,那對夫婦是通過正規機構辦理的,他們對孩子的情況一無所知,非常疼愛他。”
顧清玥的呼吸驟然急促,眼淚瞬間湧了上來,是喜悅,更是尖銳的疼痛。“他……他過得好嗎?胖了還是瘦了?他們還給他取了新名字?”問題像珠子一樣滾落。
“孩子很好,很健康。”李明翰將幾張偷拍的照片推過去。照片上,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在公園沙地裡玩沙子,笑得開心,旁邊站著一對麵容和善的外國夫婦,眼神溫柔地看著他。
顧清玥顫抖著拿起照片,貼在胸口,泣不成聲。林澈紅著眼圈,緊緊摟住她的肩膀,目光卻看向李明翰:“李處長,我們……我們該怎麼辦?”他深知,強行奪回孩子,對那對投入真情的養父母,尤其是對已經適應新環境的孩子,將是另一種殘忍的傷害。
李明翰歎了口氣,手指點了點文件夾:“這就是最難的地方。法律上,我們可以介入,以程序瑕疵為由撤銷領養。但這個過程會非常漫長,而且勢必會對孩子和那對夫婦造成巨大的心理衝擊。他們……是真的把他當親生兒子看待。”
操作間裡安靜得隻剩下顧清玥壓抑的啜泣聲。陽光明媚,卻照不進三人心中的沉重。
良久,林澈握住顧清玥冰涼的手,聲音低沉卻清晰:“清玥,我們不能……不能再讓他經曆一次撕裂了。他看起來……很快樂。”
顧清玥抬起淚眼,看著照片上兒子無憂無慮的笑容,心像被撕裂。她想起自己經曆過的恐懼和絕望,怎麼能讓幼小的孩子再去承受?她深吸一口氣,仿佛用儘了全身力氣,看向李明翰:“李處長,能不能……安排我們見見那對夫婦?我們……想和他們談談。”
這個決定,需要巨大的勇氣和超越個人痛苦的善良。林澈有些驚訝地看向妻子,隨即緊緊握住了她的手,眼中充滿了支持和敬佩。
李明翰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和動容:“好。我來安排。這會是一次非常艱難,但可能是最好的溝通。”
會麵安排在一周後,一個中立的安全屋。過程異常艱難,充滿了淚水、誤解和激烈的情緒。顧清玥用磕磕絆絆的英語夾雜著照片,講述著孩子的出生、他們的遭遇,以及刻骨的思念。那對北歐夫婦從最初的震驚、憤怒、防備,到後來看到顧清玥帶來的孩子嬰兒時期視頻和林澈默默推過去的、孩子最愛的玩偶時,漸漸陷入了沉默和巨大的掙紮。
最終,人性中的善意和理解占據了上風。在官方協調下,達成了一個極其特殊且充滿溫情的協議:孩子暫時仍由養父母照顧,但林澈和顧清玥擁有探視權,並逐步增加接觸時間,讓孩子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自然地重新認識和接納親生父母。這是一個緩慢、需要極致耐心的過程,但最大程度地保護了孩子。
孩子回歸的那天,沒有戲劇性的場麵。是在一個陽光溫暖的午後,在公園裡,由養母抱著,一步步走向等待在那裡的林澈和顧清玥。孩子有些認生,躲在養母懷裡,好奇地看著這兩個淚流滿麵、激動得說不出話的陌生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顧清玥沒有急著去抱,隻是蹲下身,輕輕哼唱起那首早已刻在骨子裡的、孩子最熟悉的搖籃曲。林澈站在一旁,手裡拿著那個舊玩偶,笨拙地搖晃著。
孩子的眼神從陌生,到疑惑,再到一絲朦朦朧朧的熟悉。他慢慢伸出小手,抓住了玩偶的耳朵。
那一刻,陽光穿透了所有的陰霾。希望,以一種最溫柔、最需要等待的方式,終於降臨。
“初暖”小店推出了一款新的招牌麵包,名叫“團圓”。外形是三個緊緊依偎在一起的小圓麵包,口感綿軟,內餡是酸甜的果醬,寓意著經曆風雨後更加珍惜的甜蜜。這款麵包很快成了熟客們的最愛,不僅因為味道,更因為背後那個漸漸傳開的、關於堅韌和寬恕的故事。
生活似乎終於走上了正軌。林澈和顧清玥定期帶著孩子去看心理醫生,也接受著自己的心理疏導。創傷仍在,噩夢偶爾還會造訪,但彼此的支持和孩子的笑容,是最好的良藥。
幾個月後的一天,顧清玥收到一封沒有寄件人信息的普通信件。裡麵沒有文字,隻有一張彩色打印的照片——是孩子在那對北歐夫婦家花園裡騎小自行車的笑臉。照片背麵,用打印機打著一行英文:safe.”(他很快樂。護他周全。)
沒有威脅,沒有要求,像一個來自過去的、複雜的注視。
顧清玥拿著照片,沉默了很久,然後遞給了林澈。林澈看完,將照片收進了抽屜最底層,輕輕攬住妻子的肩膀。
“都過去了。”他低聲說。
顧清玥靠在他懷裡,點了點頭。是的,都過去了。那些曾經的黑暗與掙紮,都已化作生命裡深刻的年輪,讓他們更加珍惜眼前這來之不易的、平凡而溫暖的時光。
傍晚,“初暖”打了烊。暖黃色的燈光下,林澈、顧清玥和他們失而複得的兒子圍坐在小店角落那張小圓桌旁。桌上放著那塊特製的“團圓”麵包。孩子已經和林澈親近許多,正用小手努力地掰著麵包,塞進嘴裡,糊得滿臉都是,咯咯地笑著。
顧清玥拿著紙巾,溫柔地替他擦拭。林澈看著這一幕,眼底是曆經劫波後的平靜和深深的滿足。他伸手,將妻子和兒子一起擁入懷中。
窗外,城市華燈初上,車流如織,人聲熙攘。這人間煙火,曾經離他們那麼遙遠,如今,他們終於身在其中。
玻璃窗上,映出一家三口依偎在一起的溫暖剪影。風暴止息,歸處,即是此心安寧之地。
喜歡甜吻定製請大家收藏:()甜吻定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