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宇軒的最終意見如同一塊投入平靜水麵的巨石,在省委省政府內部激起了巨大的波瀾。選擇“銳進資本”並意圖將“炎黃精材”作為首個標杆項目,這個組合的激進程度超出了許多人的預料。
支持者私下讚歎秦省長的魄力,認為這才是改革應有的銳氣;質疑者則憂心忡忡,覺得這是在拿省裡的信譽和真金白銀進行一場豪賭。
就在這份意見報送常委會審議前的關鍵空窗期,一道“驚雷”猝然炸響。
由李政主導的“試點工作監督小組”,向省政府辦公廳發出了一份措辭嚴厲的《監督意見函》。函件並非直接否定秦宇軒的建議,而是以“確保試點工作穩健起步、防範潛在風險”為由,提出了三點核心意見:
第一,對“銳進資本”的實際控製人及主要基金合夥人的背景,建議進行“穿透式”的補充核查,重點是其過往投資項目中是否存在“因決策激進導致重大虧損”或“涉及潛在利益輸送”的情況。
第二,對擬投資的“炎黃精材”項目,建議引入“第三方獨立機構”對其技術成熟度及市場前景進行“二次評估”,以確保技術判斷的客觀公正。
第三,在基金管理人最終確定並完成對首個項目的完整儘職調查前,建議暫緩任何實質性的投資決策流程。
這三點意見,如同三把精準的軟刀子,刀刀砍在秦宇軒決策的關鍵節點上。“穿透式核查”意味著無休止的拖延和潛在的汙名化;“二次評估”是對已有權威論證的質疑,足以動搖項目根基;“暫緩決策”則直接拖慢了整個試點工作的節奏。
函件副本,同時抄送了所有省委常委。用意不言自明——在常委會審議前,先將秦宇軒和他的方案置於被審視、被質疑的境地。
消息傳到秦宇軒這裡時,他正在前往機場,準備赴京參加一個重要的經濟論壇。方文謙在電話裡的聲音帶著壓抑的憤怒和焦急:“省長,他們這是公然乾預!‘穿透式核查’和‘二次評估’根本不在監督小組的法定職責範圍內!這是故意設置障礙!”
秦宇軒看著車窗外飛速倒退的街景,臉色平靜,隻是眼神格外幽深。他料到李政會有動作,卻沒想到來得如此直接,如此……不留情麵。
“慌什麼?”秦宇軒的聲音透過電話,穩定得令人心安,“監督小組提出建議,是他們的權力。我們按程序辦就是了。”
“可是省長,‘穿透式核查’耗時漫長,而且標準模糊,他們完全可以借此大做文章!‘炎黃精材’那邊等不起啊!”方文謙急道。
“誰說要完全按照他們的節奏來?”秦宇軒淡淡道,“文謙,你做三件事。第一,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正式複函監督小組,表示‘高度重視其建議’,並‘將嚴格按照試點方案及相關規定,審慎推進後續工作’。措辭要規範,態度要誠懇。”
方文謙愣了一下,立刻領會這是要先穩住對方,占據程序高地。
“第二,”秦宇軒繼續吩咐,“你親自聯係‘銳進資本’,將監督小組函件中關於‘穿透式核查’的建議,以‘信息補充’的名義非正式地告知他們。注意方式方法,隻陳述事實,不附加任何我方態度。看看他們的反應。”
方文謙心中一動,這是要將壓力部分轉移,同時考驗“銳進資本”的定力和應對能力。真正的合作夥伴,必須能經得起風雨。
“第三,”秦宇軒的聲音低沉了幾分,“關於‘炎黃精材’的‘二次評估’……你私下聯係科技廳的老王,他不是有個同學在京城那個國家級實驗室擔任副主任嗎?看看能否以學術交流的名義,邀請幾位真正頂尖的、不在原有評審專家庫裡的權威專家,對項目進行一次‘非官方的、小範圍的谘詢論證’。記住,是非官方,學術交流性質。”
方文謙瞬間明白了秦宇軒的深意。你不是要“二次評估”嗎?我來幫你找更權威、更中立的人來評!但這過程要避開官方程序,避免被監督小組介入和主導,化被動為主動。
“省長,我明白了!我馬上去辦!”方文謙的聲音重新充滿了力量。
掛斷電話,秦宇軒靠在座椅上,閉上雙眼。李政的這一手,狠辣而老練,幾乎打在了他的七寸上。但他秦宇軒,也不是泥捏的。在規則之內,他有著足夠的智慧和韌性與之周旋。
他拿出手機,點開蘇曉棠的微信。她剛剛發來了一張畫作的局部特寫,是墨荷的莖稈,用枯筆皴擦,展現出一種曆經風雨侵蝕後愈發堅韌的質感。沒有配文。
秦宇軒凝視片刻,回複了四個字:“風雨如晦。”
幾乎就在他信息發出的同時,方文謙的另一條信息擠了進來,內容簡短卻驚心:“省長,剛收到消息,‘炎黃精材’創始人團隊內部出現分歧,有人對龍騰資本之前提出的優厚條件……動心了。”
秦宇軒的目光驟然銳利起來。
李政的進攻,果然是多管齊下。明麵上用監督小組施壓,暗地裡還在撬動項目的牆角。
車窗外,機場的航站樓已經遙遙在望。秦宇軒知道,他必須在這短暫的離省期間,依靠方文謙穩住後方,同時,他或許也需要在京城的論壇上,為陝東的這隻未來基金,尋找更廣闊的天地和更多的潛在支持。
風暴已然來臨,他必須成為那根在驚雷中屹立不倒的荷莖。而靜水之下,暗流更加洶湧。
喜歡寒門的仕途傳奇請大家收藏:()寒門的仕途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