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結束後的第二天,秦宇軒正式到省政府辦公大樓履職。
他的辦公室在三樓西側,麵積不算太大,但視野開闊,能看到遠處連綿的秦嶺餘脈。辦公桌上還留著前任的些許痕跡,秘書小李正帶著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清理、布置,試圖儘快營造出符合新主人風格的辦公環境。
“秦省長,這是您今天的日程安排,已經同步給各相關部門了。”小李將一份打印好的日程表遞過來,語氣恭敬。
秦宇軒接過,快速瀏覽了一遍。上午十點與省工信廳、國資委的班子成員座談,下午兩點赴省內最大的國有重工企業——陝東重型機械集團調研,傍晚還要參加省政府辦公廳組織的工作銜接會。
“把工信廳和國資委的最新工作彙報材料給我,另外,陝重集團近三年的財務報表、生產經營數據,還有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都整理好,十分鐘後給我。”他放下日程表,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好的,我馬上辦。”小李不敢耽擱,轉身快步走出辦公室。
秦宇軒走到窗邊,望著樓下車水馬龍的街道,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玻璃。上任前的表態言猶在耳,“調研”和“實乾”這兩個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需要步步為營。
陝東省作為傳統工業大省,重工業占比過高,產業結構老化的問題日益突出。而國有資產監管方麵,部分國企效率低下、權責不清,曆史遺留問題一大堆。農業農村工作更是牽涉麵廣,從土地流轉到糧食安全,再到農民增收,每一項都是硬骨頭。
他很清楚,自己這個“空降”的副省長,在很多人眼裡就是個“新手”,甚至是個“擺設”。想要站穩腳跟,必須拿出實實在在的成績,而第一步,就是摸清真實情況。
十分鐘後,小李準時將一摞厚厚的材料送了進來。
秦宇軒坐下,逐字逐句地翻閱。他的閱讀速度很快,重點內容用紅筆圈注,遇到疑問便隨手記錄在筆記本上。不知不覺間,時針指向了九點五十分。
“走吧,去會議室。”他合上材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領。
走進專門用於部門座談的小會議室時,省工信廳廳長鄭春峰、省國資委主任錢勝利已經帶著各自的班子成員等候在那裡。看到秦宇軒進來,眾人紛紛起身致意。
“秦省長,歡迎歡迎。”鄭春峰率先走上前,主動伸出手。他年紀約莫五十歲,笑容可掬,眼神裡卻藏著一絲試探。
秦宇軒與他握手,力度適中:“鄭廳長客氣了,以後還要多仰仗你們。”
隨後,他又與錢勝利握手。錢勝利臉上掛著公式化的微笑,握手時的力度輕飄飄的,明顯帶著幾分敷衍。
“秦省長年輕有為,我們國資委以後會全力配合你的工作。”錢勝利的語氣聽不出太多情緒,但那刻意拉長的“年輕有為”四個字,總讓人覺得彆有深意。
秦宇軒不動聲色,微微點頭,徑直走到主位坐下:“今天請大家來,主要是想和各位深入交流一下,了解咱們工業和國資係統的具體情況。客套話我就不多說了,咱們直奔主題。”
他沒有按照常規先讓各部門彙報,而是直接拋出了第一個問題:“鄭廳長,目前我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產能利用率大概是多少?重點行業的轉型升級,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什麼?”
這個問題問得突然,也問得精準,鄭春峰臉上的笑容微微一滯,隨即定了定神,開始詳細作答。
秦宇軒認真傾聽,時不時打斷,提出更具體的追問。“這個數據來源是哪裡?”“有沒有做過細分行業的對比分析?”“政策落實過程中,基層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是什麼?”
一連串的問題直擊要害,讓原本準備了一套“標準答案”的鄭春峰漸漸感到壓力。他發現,這個年輕的副省長,並非像傳言中那樣“不懂行”,反而對工業經濟的運行邏輯有著清晰的認知。
一旁的錢勝利也收起了最初的輕視,眼神變得凝重起來。秦宇軒的提問不僅針對工信廳,也涉及國資監管的核心領域,從國企考核機製到資產保值增值,每個問題都切中了當前工作的難點和痛點。
座談會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氣氛從最初的輕鬆隨意,逐漸變得嚴肅認真。結束時,鄭春峰和錢勝利都明顯感覺到,這位新上司,不好糊弄。
送走眾人後,秦宇軒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從剛才的座談來看,情況比他預想的還要複雜。很多問題,部門負責人要麼含糊其辭,要麼避重就輕,想要真正摸清底細,必須深入一線。
“小李,備車,去陝重集團。”他站起身,眼神堅定。
車子駛出省政府大院,一路向西。陝重集團位於城市邊緣的工業園區,遠遠就能看到巨大的廠房和高聳的煙囪。
車剛停穩,陝重集團董事長兼黨委書記王建軍就帶著班子成員迎了上來。王建軍是老陝東人,身材高大,說話聲音洪亮,一看就是典型的國企老領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秦省長,歡迎您來我們陝重指導工作!”王建軍熱情地握住秦宇軒的手。
“王董客氣了,我是來學習調研的。”秦宇軒笑著回應,“咱們直接去生產車間看看吧。”
走進車間,機器轟鳴聲震耳欲聾。巨大的機床正在運轉,工人們穿著統一的工裝,忙碌在各自的崗位上。秦宇軒放慢腳步,仔細觀察每一道生產工序,時不時停下來,與工人親切交談。
“師傅,您在這兒工作多少年了?現在的生產效率和以前比,有提升嗎?”
“回省長,我在這兒乾了二十年了!效率是比以前高了,但老設備時不時出問題,耽誤事兒啊。”一位老師傅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直言不諱地說道。
秦宇軒點點頭,又問:“那咱們有沒有考慮過引進新設備?或者進行技術改造?”
旁邊的王建軍連忙插話:“秦省長,我們早就有這個想法了,但是資金壓力太大,而且新技術的引進也需要時間和人才,一直沒能落實。”
秦宇軒沒有說話,繼續往前走。他注意到,車間裡不少設備都已經陳舊,部分生產線的自動化程度很低,與他之前了解到的國內先進重工企業存在明顯差距。
在成品倉庫,他看到大量積壓的重型機械,落了一層薄薄的灰塵。
“這些產品積壓多久了?”他指著一堆裝載機問道。
“快半年了,”王建軍的臉色有些尷尬,“主要是市場需求變化快,我們的產品更新迭代跟不上,訂單量大幅減少。”
秦宇軒隨手拿起一份產品說明書,翻了幾頁,語氣嚴肅地說:“王董,市場不等人啊。如果我們不能及時調整產品結構,提升核心競爭力,彆說發展,生存都會成問題。”
王建軍歎了口氣:“我們也知道這個道理,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企業現在的財務狀況很緊張,研發投入根本跟不上。”
調研結束時,已經是傍晚時分。坐在回程的車上,秦宇軒看著窗外漸漸亮起的路燈,陷入了沉思。陝重集團的困境,正是陝東省眾多傳統國企的縮影。資金短缺、技術落後、市場敏感度低,這些問題相互交織,形成了一個難解的死結。
“小李,把陝重集團的財務報表再給我一份,另外,整理一下國內其他省份重工企業轉型升級的成功案例,明天早上給我。”他對前排的秘書吩咐道。
“好的,秦省長。”
車子駛入省政府大院,秦宇軒推開車門,夜色已經籠罩了整座城市。他抬頭望去,辦公大樓的燈光依舊明亮,如同他此刻心中的信念——前路雖難,但隻要一步一個腳印,真抓實乾,總能找到破局之路。
他深吸一口氣,邁步走進大樓。接下來的工作,隻會比今天更艱難,但他已經做好了準備。這場關於產業轉型與國資改革的硬仗,才剛剛拉開序幕。
喜歡寒門的仕途傳奇請大家收藏:()寒門的仕途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