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鑄鏈”工程指揮部的會議室裡,氣氛凝重得能擰出水來。第一批“揭榜掛帥”項目的初步評審結果,給滿腔熱情的周亦菲和她的團隊潑了一盆冷水。
“情況不容樂觀。”負責技術評審的專家組組長,一位頭發花白的老教授,推了推眼鏡,語氣沉重,“十七個申報項目中,大部分在技術路線上存在明顯缺陷,要麼是重複研究,要麼是目標不切實際。僅有三個項目,勉強算是摸到了門檻,但距離我們設定的攻關指標,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投影幕布上展示著那三個“潛力股”項目的簡要情況:一個是民營小團隊提出的新型高溫合金冶煉工藝,理論模型新穎,但缺乏實驗驗證;一個是省屬科研院所與一家零部件廠聯合申報的高端軸承鋼純淨化技術,基礎較好,但關鍵環節的穩定性始終無法突破;還有一個是來自外省某高校團隊的智能控製係統算法,理念超前,但與本省產業結合度有待考察。
“資金呢?如果我們集中資源支持這三個項目,成功率能提高多少?”周亦菲追問,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
財務負責人麵露難色:“周主任,省裡首批引導資金雖然已經到位,但分攤到每個項目,尤其是這種高風險、長周期的研發上,還是捉襟見肘。而且,按照‘揭榜掛帥’的原則,資金是分階段、按進度撥付的,前期投入太大,萬一……”
萬一失敗了,責任誰來承擔?這句話他沒說出口,但在場的人都明白。
周亦菲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藍圖繪就得再好,若找不到能破局的“帥才”,一切都是空中樓閣。她想起秦宇軒的囑托——“要建立容錯機製,但投入必須見到實效”。這其中的平衡,何其艱難。
“鏈主”的顧慮。為了撬動更多資源,周亦菲親自拜訪了幾家被寄予厚望的“鏈主”企業。然而,這些大企業的負責人,態度卻頗為微妙。
一家大型裝備製造企業的老總在茶香中委婉表示:“周主任,不是我們不支持。實在是……我們也有自己的研發計劃和業績考核壓力。聯合體外部的團隊,協調成本高,知識產權歸屬也容易扯皮。萬一搞不成,耽誤了我們的主業,董事會那邊我沒法交代啊。”
另一家國企負責人更直接:“攻關可以,但省裡能不能給點更實在的政策?比如,采購我們使用國產核心部件的整機,給予一定補貼?光讓我們投入,看不到市場出口,這積極性實在難以調動。”
周亦菲明白,他們的顧慮合情合理。市場主體的逐利性是天然的,“強基鑄鏈”不能隻靠行政命令和情懷驅動,必須設計出能夠調動各方積極性的利益共享和風險分擔機製。
部門協調的“中梗阻”。更大的阻力來自體製內部。指揮部辦公室雖然被賦予了較高的協調權限,但真正落實到具體事項,依然要麵對各個職能部門的條條框框。
科技廳認為項目評審應該更注重理論創新和論文產出;財政廳對資金使用監管嚴格,對“容錯”尺度把握謹慎;人社廳對引進高端人才的政策,在落戶、子女教育等方麵仍有諸多限製;甚至有些地方市政府,對非本地注冊的研發團隊參與本省項目,也抱著一種“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保守心態。
一次專題協調會上,為了一個跨部門的數據共享問題,幾個部門的處長爭論不休,互相踢皮球。周亦菲強壓著火氣,聽著他們引經據典,用各種規章製度為自己的不作為或慢作為辯護。
“各位!”周亦菲終於忍不住,打斷了無休止的扯皮,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度,“‘強基鑄鏈’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不是我們指揮部的私事,更不是哪個部門可以袖手旁觀的額外負擔!如果所有的規矩都成了阻礙發展的‘攔路虎’,那我們就必須研究,這些規矩是不是該改一改了!今天這個問題,請各位拿出解決方案和時間表,散會前必須明確下來!”
她罕見地展現了強硬的一麵,會場瞬間安靜下來。各部門負責人麵麵相覷,終於開始正視這位年輕女主任的決心。
匿名信的風波。就在周亦菲四處奔走、全力攻堅之時,一股暗流悄然湧動。幾封匿名舉報信被寄到了省紀委和省委主要領導的案頭。
信中指責周亦菲在“強基鑄鏈”項目中“獨斷專行,排斥異己”,“將重大科研項目當作兒戲,輕率支持不具備實力的民營團隊”,甚至隱晦地暗示她與某些申報企業存在“不清不白的關係”。
這些指控捕風捉影,惡毒陰險,其目的顯而易見——在她全力推動改革的關鍵時刻,潑上臟水,擾亂視線,拖延甚至扼殺“強基鑄鏈”的進程。
消息很快傳到周亦菲耳中。助手憤憤不平,建議她立即向組織說明情況,澄清事實。
周亦菲站在辦公室窗前,看著窗外陰沉的天空,胸口堵得發悶。她不怕辛苦,不怕挑戰,但這種來自暗處的冷箭,卻讓人感到身心俱疲。
她想起秦宇軒在她上任前的談話:“……會遇到部門利益的藩籬,甚至會遇到技術突破本身的艱難……”他預見到了困難,卻未必點明這其中的凶險。
沉默良久,她轉過身,對助手平靜地說:“清者自清。我們的工作,每一步都按程序進行,有據可查。現在最重要的,是儘快推動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隻要事情做成了,這些謠言不攻自破。回複紀委,我歡迎組織隨時調查。但現在,我沒時間理會這些噪音。”
她重新坐回桌前,攤開那份亟待完善的風險分擔與利益共享機製方案草稿。目光重新變得堅定。
她知道,這場攻堅戰,不僅是技術與市場的較量,更是一場勇氣、智慧與定力的考驗。暗流越是洶湧,她越要穩住心神,紮紮實實,把釘子一顆一顆釘下去。
而此刻,在辦公室,秦宇軒也看到了那幾封匿名信。他眉頭微蹙,將其輕輕放在一邊,未作任何批示,隻是拿起紅色鉛筆,在辦公日曆上“強基鑄鏈月度彙報會”的日期旁,畫了一個醒目的圈。
他相信周亦菲的品格和能力,更清楚改革進入深水區後必然麵臨的反撲。有些風雨,需要她自己去經曆,去扛住。而他,會在最關鍵的時候,成為最堅實的後盾。
喜歡寒門的仕途傳奇請大家收藏:()寒門的仕途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