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倉城頭的晨曦尚未褪去,中軍大帳外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龐統剛用過早飯,正與魏延、楊儀商議進兵郿縣的部署,帳外親兵便高聲稟報:“軍師!江東使者抵達營前,自稱是吳侯孫權麾下中郎將徐詳,攜國書求見!”
帳內眾人皆是一怔。自諸葛亮南征時與東吳重申盟約,兩國雖互通使節,卻從未在北伐之事上有過實質聯動。魏延率先撫掌笑道:“莫非是聽聞我軍攻破陳倉,孫權那小子也想來分一杯羹?”
龐統卻抬手止住話頭,眼底閃過一絲思索:“江東向來務實,若無故出兵,必有所圖。楊參軍,速去查驗使者身份,引他入帳;文長,你先率部去城外校場整備,待我見過使者,再定進兵之策。”
片刻後,身著江東官服的徐詳步入大帳,見龐統伏案而坐,當即拱手行禮:“吳侯麾下中郎將徐詳,見過大漢軍師中郎將龐士元先生。”他目光掃過帳內的輿圖,視線在陳倉至長安的路線上停留片刻,才從懷中取出一卷錦帛,雙手遞上,“此乃我主吳侯致漢帝與軍師的國書,還請先生過目。”
龐統接過國書,展開細看。錦帛上的字跡工整秀麗,正是孫權的親筆——信中先是祝賀蜀軍攻破陳倉,隨後言明東吳已決定兵分兩路:一路由陸遜率五萬水軍出濡須口,牽製曹魏揚州守軍;另一路由諸葛瑾率軍三萬,取道襄陽,進逼宛城,與蜀軍形成東西夾擊之勢,共破曹魏。
“吳侯之意,是想與我軍聯手北伐?”龐統放下國書,指尖輕輕敲擊案麵,“隻是不知,江東此次出兵,所求為何?”
徐詳早有準備,從容答道:“我主常言,漢、吳本為唇齒,曹魏若滅,兩國方能長治久安。此次出兵,一為踐行盟約,二為共複中原。至於所求,待破魏之後,願以淮河為界,與大漢平分天下——當然,這皆是後話,眼下最要緊的,是合力擊潰曹魏西線與中線的兵力。”
帳外忽然傳來一陣腳步聲,楊儀捧著一份軍報匆匆而入,臉色有些複雜:“軍師,細作回報,陸遜已率水軍抵達濡須口,與魏將曹休對峙;諸葛瑾部也已從荊州出發,向襄陽進軍。江東……竟是真的出兵了。”
龐統微微頷首,目光重新落回徐詳身上:“徐中郎可知,我軍此次北伐,目標是長安而非宛城。諸葛瑾將軍進軍襄陽,雖能牽製魏軍,卻與我軍主力相距甚遠,若曹叡調兵馳援西線,江東能否確保纏住中線魏軍?”
“先生放心!”徐詳語氣篤定,“我主已命陸遜在濡須口大造聲勢,佯裝要渡江北進,曹休麾下十萬大軍不敢輕動;諸葛瑾將軍則會沿途襲擾曹魏糧道,讓宛城守將夏侯儒首尾不能相顧。此外,我主還密令武陵太守衛旌,率部從荊州西部出兵,牽製曹魏上庸守軍,確保蜀軍側翼安全。”
魏延恰好從校場返回,聽聞此言,忍不住插話:“可江東向來反複,當年關羽敗走麥城,江東非但不救,反而背後捅刀。如今突然出兵相助,難保不是緩兵之計,待我軍與魏軍拚得兩敗俱傷,他們再坐收漁利!”
徐詳臉上閃過一絲尷尬,卻很快鎮定下來:“魏將軍所言,乃是舊事。當年荊州之事,實因雙方誤會所致,如今吳侯已痛定思痛,決意與大漢攜手。此次出兵,我主不僅派遣了陸遜、諸葛瑾兩位大將,還將江東精銳儘數調出,足見誠意。若先生仍有疑慮,徐詳願留在營中為質,以表江東決心。”
龐統看著徐詳坦蕩的眼神,忽然笑了:“徐中郎不必多心,文長隻是隨口一說。江東既已出兵,我軍自當全力配合。隻是諸葛瑾將軍進軍襄陽,需提防曹魏汝南太守滿寵——此人用兵沉穩,若他率軍馳援,諸葛將軍恐難抵擋。”
他起身走到輿圖前,拿起筆在襄陽東南的安陸縣圈了一圈:“可讓諸葛將軍在此處設伏,滿寵若從汝南出兵,必經安陸。此處多山,易守難攻,隻需埋下伏兵,便能拖延其行軍速度。此外,可令武陵太守衛旌襲擾上庸時,故意放出消息,稱蜀軍將從漢中出兵取上庸,讓曹魏西線守軍不敢輕易調兵支援中線。”
徐詳聞言,心中暗自佩服——龐統不僅瞬間接納了江東出兵的事實,還能迅速為江東軍隊謀劃對策,這份智謀果然名不虛傳。他當即拱手道:“先生妙計,徐詳定當如實轉達諸葛將軍。若兩軍配合得當,此次定能讓曹魏首尾不能相顧!”
龐統點了點頭,轉身對楊儀道:“速擬兩封書信,一封送往漢中,稟報陛下江東出兵之事,請陛下派趙雲將軍率部進駐武都,鞏固後方;另一封送往諸葛瑾軍中,詳述安陸設伏之策,並約定以‘漢旗’為號,若遇魏軍突襲,可舉旗求援。”
待徐詳告辭離去,魏延仍有些疑慮:“軍師,真要信江東的話?萬一他們中途撤兵,我軍豈不是陷入險境?”
龐統走到帳門口,望著城外操練的蜀軍士兵,語氣平靜卻堅定:“江東出兵,雖有自身利益考量,卻也給了我們破局的機會。眼下曹魏西線兵力空虛,曹叡若想保住長安,必從中線或東線調兵。江東纏住中線,我軍便可放手進攻郿縣,直逼長安。至於江東是否會撤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頓了頓,眼底閃過一絲銳利:“若他們撤兵,我軍便順勢拿下長安,屆時曹魏元氣大傷,江東縱有二心,也不敢輕易與我軍為敵。況且,陸遜與諸葛瑾皆是江東重臣,他們既已出兵,便不會輕易撤兵,否則不僅失信於我軍,也難向孫權交代。”
楊儀忽然想起一事,問道:“軍師,此前費耀援軍被吳班擊退,如今他已退守郿縣,若我軍進軍郿縣,需提防他與長安守軍聯手。要不要讓吳班將軍先率部襲擾郿縣糧道?”
“不必。”龐統搖了搖頭,“如今江東出兵,曹魏已陷入兩麵作戰的困境,曹叡必然會命費耀堅守郿縣,不許他主動出擊。我們隻需穩步推進,先拿下郿縣,再以郿縣為跳板,進攻長安。”
他轉身回到案前,拿起筆在輿圖上勾勒出進軍路線:“明日一早,兵分三路:文長率三萬大軍為先鋒,直取郿縣;吳班率一萬兵馬留守陳倉,防備費耀反撲;我率兩萬中軍隨後跟進,隨時支援前線。此外,令張嶷率五千輕騎,沿渭水西岸進軍,襲擾長安至郿縣的糧道,讓費耀首尾不能相顧。”
魏延拱手領命,心中的疑慮漸漸消散。他看著龐統從容不迫的模樣,忽然覺得——有這樣一位深謀遠慮的軍師坐鎮,此次北伐,或許真的能實現複中原、還於舊都的夙願。
次日清晨,陳倉城外響起了震天的鼓聲。蜀軍將士整裝待發,魏延率領先鋒部隊率先踏上前往郿縣的道路,旗幟上的“漢”字在朝陽下格外醒目。龐統站在城頭,望著大軍遠去的背影,又望向東方——那裡,江東的烽煙已起,漢、吳兩國的軍隊,終於在北伐的旗幟下,形成了第一次真正的聯動。
“長安,不遠了。”龐統輕聲說道,指尖輕輕拂過腰間的羽扇,眼底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喜歡如果是龐統指揮蜀漢北伐請大家收藏:()如果是龐統指揮蜀漢北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