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會上,眾人見他拿出厚厚書稿,皆圍攏觀看。但見框架嚴謹,記錄詳實,更難得的是處處注明“待驗”“存疑”,治學態度令人敬佩。
有個老博士歎道:“許郎中此書若成,當開醫文相通之新境!”
許清安卻道:“晚輩才疏學淺,此書能否終成,尚未可知。惟願拋磚引玉,啟後來者之路。”
詩會間,眾人以藥詩為題即興賦詩。許清安也吟了一首:
“藥香詩韻兩相宜,草木文章本一枝。莫道岐黃無妙趣,春風都在硯池裡。”
詩句平淡,卻道出藥詩相融的真諦。
芒種前後,臨安突發時疫。患者皆發熱咳嗽,類似風寒,但傳染極快。許清安日夜診治,發現此疫非同尋常,似是濕熱的異變。
他嘗試多種方藥,效果皆不顯。
這夜獨坐藥房,對照《藥詩琴佐輔》苦苦思索。忽見劄記中記載:“濕熱之症,宜清宜化。可配"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之境...”
心中一動,想起蘇軾《前赤壁賦》中“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之句,其境清朗開闊,正合化解濕熱。
於是開出新方:以藿香、佩蘭化濕,銀花、連翹清熱,並讓患者每日誦讀《前赤壁賦》。
奇效立見!患者不僅症狀減輕,更覺心神舒暢,似有清風滌蕩胸臆。
許清安急忙記錄:“壬戌年五月初八,時疫驗證:濕熱蘊結,配東坡清朗之文,效如桴鼓。急補入"因時篇"疫章。”
這場時疫,意外成了藥詩療法的大驗證。不出半月,臨安疫情漸控,此番名聲更甚,許清安的《藥詩琴佐輔》也添了寶貴一章。
夏至這夜,月明如晝。
許清安在院中整理疫期醫案,忽覺體內氣海劇烈震動,周身靈氣如沸水般翻騰湧動。氣海中那汪靈液開始自行旋轉,向內凝聚,竟有點點金芒閃爍其中。
與此同時,一股莫名的天地威壓驟然降臨,籠罩整個保安堂,仿佛有無形巨眼自蒼穹注視。
許清安心頭一凜——這是突破凝丹境的征兆,而且引動了天地異象!
他早已達到感氣境界圓滿修為,這近兩年來他都是順其自然並無刻意修煉,如今日積月累根基穩固,足以水到渠成。
他強壓下體內幾乎要破體而出的澎湃靈氣,深知在城內突破必會驚世駭俗,甚至殃及無辜。
“竹茹!”他當即喚來弟子,“為師需立即閉關數日,你等看守醫館,非生死大事莫來擾我。”
不等竹茹回應,許清安已抓起隨身藥囊,身形一閃,速度快如疾風。如青煙般掠出後院,朝著臨安城外西南方向的青芝山疾馳而去——唯有那人跡罕至的深山,方是渡劫凝丹之所。
月光下,他身形飄渺疾速,體內奔騰的靈氣已不容遲緩。
凝丹之劫,就在今夜!
喜歡我,曆史唯一仙!請大家收藏:()我,曆史唯一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