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苦笑一聲,拱手道:“多謝先生出手相助。在下……唉,非是不知養生之道,隻是眼看這江河日下,奸佞當道,忠良遭斥,心中這口鬱氣,實在難平!空讀聖賢書,卻無力挽此傾頹,恨煞人也!”
其同伴亦是麵露戚戚然之色。
許清安目光掃過窗外浩渺洞庭,淡淡道:“大江東去,浪淘儘,千古風流人物。然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星火燎原,亦非一己之力。縱使一時陰霾蔽日,亦難掩日月之明。”
“與其空自憤懣,傷損己身,不若保重有用之軀,以待天時。文章經濟,總有施展之處,縱不在廟堂,亦可在鄉野,教化一方,存續一絲文脈正氣,亦是貢獻。”
他語聲平和,卻似蘊含著某種看透世情的豁達與力量。
一如清泉流入焦土,讓鶴山先生激動的情緒漸漸平複下來,眼中閃過思索與複雜的光芒。
“先生之言,如醍醐灌頂……是在下執拗了。”鶴山先生長歎一聲,神色雖仍黯淡,但那鑽牛角尖般的鬱憤之氣卻消散了不少。
許清安自藥箱中取出一個小瓷瓶,遞給他:“此為‘清心散’,非是良藥,於平心靜氣略有微功。煩悶之時,可取少許溫水送服。”
鶴山先生雙手接過,隻覺入手溫潤,知非凡品,鄭重道謝:“多謝先生贈藥開解。還未請教先生高姓大名?”
許清安微微一笑:“山野之人,姓名不足掛齒。緣起緣滅,不過萍水相逢。”
言罷,他拱手一禮,轉身飄然下樓而去,身影很快消失在樓梯轉角,唯有那浩蕩湖風,吹拂不休。
鶴山先生握緊瓷瓶,快步追到欄杆邊,隻見樓下人流熙攘,哪還有那青衫身影?
他獨立樓頭,望著煙波浩渺的洞庭湖,反複回味著方才那番話語,心中那股難以排遣的塊壘,似乎真的鬆動了許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保重有用之軀……存續文脈正氣……”他喃喃自語,眼中雖仍有憂色,卻也多了一分沉靜與思索。
許清安已離了嶽陽樓,漫步於洞庭湖畔。
與鶴山先生魏了翁一晤,不過是行程中的一段插曲。
隻是在那顆被時代陰影與個人失意壓得喘不過氣的心靈上,留下了一絲清涼的慰藉。
一縷超然的視角,或許能助其稍解心結,不至沉屙纏身。
於他而言,這便是醫者之心的另一種呈現,治身,亦療心。
湖水拍岸,聲若奔雷。
……
客船離岸,駛入浩渺煙波。
身後嶽陽樓的輪廓漸漸模糊,最終化為水天一色間的一抹淡影。
身前則是無垠的碧水,接天連雲,風勢漸勁,推著浪頭一個接一個撞在船頭,碎裂成萬千珠玉,打濕了甲板。
船公赤著膊,古銅色的脊背在日頭下泛著油光,口中呼喝著不成調的號子,奮力扳動船舵,駕馭著這葉扁舟在波濤間起伏前行。
許清安站立船頭,青衫拂動,身形卻穩如磐石。
撲麵而來的水汽帶著洞庭湖特有的腥甜與濕潤,其中又夾雜著遠方葦蕩的清香、深水區傳來的某種幽深氣息。
他閉目微感,神識如網般悄然撒入水中,掠過驚慌的魚群,撫過沉睡的沉沙。
觸碰到水底那些不知沉積了多少歲月的沉船朽木,其上附著的水藻貝類,都帶著濃鬱的水靈之氣。
更有趣的是,在這浩瀚水體之下,他似乎能感受到幾縷極其微弱、卻與尋常水汽迥異的靈機波動。
如絲如縷,散逸在特定區域,似是某種水府殘跡,又或是孕育中的水精?
喜歡我,曆史唯一仙!請大家收藏:()我,曆史唯一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