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的寒風卷著細碎的雪沫,敲打著平安堂小院的窗欞。
大都城的冬日,乾冷刺骨,連巷弄裡往日的喧囂似乎都被凍得凝結了幾分。
然而在這片萬物蕭瑟之下,小院地底深處,一場無聲的積累已至關鍵。
許清安於靜室中盤膝而坐,周身氣息與腳下那座運轉了近一載光陰的“地魄引靈陣”渾然一體。
陣法牽動著龍興地脈的磅礴之氣,日夜不休地提純、凝聚,將那稀薄如霧的“地魄”精華,一絲絲彙集於陣眼核心。
今夜,便是水到渠成之時。
他心神沉靜,內視丹田。
那枚布滿細密裂痕的金丹靜靜懸浮,如同蒙塵的明珠。
一年來,他除了以自身靈力行那水磨工夫的“鍛打”之外,更多的是引導這地脈之氣,溫和地滋養金丹。
雖未能直接修複裂痕,卻也讓那躁動不穩的丹氣平複了許多。
裂痕邊緣不再有靈韻持續外泄的跡象,如同為破損的器皿暫時封住了缺口。
此刻,他能清晰地感知到。
陣眼核心處,那經過近一年凝聚的“地魄”精華。
已從最初的氣態,逐漸化為一滴極其粘稠、沉重、散發著純粹土行本源與厚重生機的玄黃液滴。
它隻有水珠般細小,卻蘊含著難以想象的沉凝力量,仿佛一滴便能壓垮山嶽,又似一滴便可滋養萬物複蘇。
這,便是“地魄”!
龍興地脈之精華所凝,補天之道的第一塊基石!
許清安屏息凝神,不敢有絲毫大意。
他雙手在膝上結出一個古樸的法印,神識如最精細的絲線,小心翼翼地探入陣眼,纏繞上那滴初成的“地魄”。
“引。”
心中默念,法印微變。
那滴沉重無比的玄黃液滴,受他神識與陣法之力牽引,緩緩自地底升起,穿透層層土壤與石板。
無聲無息地沒入靜室,懸浮於許清安身前尺許之處。
液滴不過水滴大小,卻散發著令人心悸的厚重氣息,周圍的空氣都似乎變得粘稠起來,光線在其周圍微微扭曲。
沒有猶豫,許清安張口一吸。
那滴“地魄”化作一道凝練的玄黃氣流,被他吸入腹中,直墜丹田。
“轟!”
仿佛一滴水落入了滾燙的油鍋,又似一座無形的山嶽轟然融入金丹!
許清安身軀劇震,麵色瞬間變得潮紅。
那地魄所化的精純能量,沉重、浩大、帶著地脈獨有的蠻荒與滋養之意。
與他自身修煉《神農百草經》所得的清靈木屬丹元,性質迥異,甫一接觸,便產生了劇烈的衝突與震蕩!
整個丹田氣海仿佛要炸開一般,金丹嗡鳴劇顫,其上裂痕似乎都在這狂暴的能量衝擊下,有了擴大的趨勢!
許清安早有準備,心神守一,緊守靈台清明。
《神農百草經》功法全力運轉,自身凝丹境後期的精純靈力如同最忠實的護衛,洶湧而出。
不是強行壓製那地魄能量,而是如春風化雨,引導、包裹、調和。
這個過程凶險異常,猶如在萬丈懸崖上走鋼絲。
地魄能量過於磅礴厚重,一個控製不當,非但不能滋養金丹,反而可能將其徹底撐爆。
他也沒料到此種情況。
他必須憑借遠超常人的神識掌控與對自身丹元的精確理解。
讓這兩股性質不同的能量,在衝突中尋找到那一絲微妙的平衡點,進而相生相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