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深處,趙雲與幸存將士在神秘神殿中生死未卜。而萬裡之外的中原,時間的車輪依舊滾滾向前,碾過戰爭的廢墟,駛向一個新的時代。
劉昊主力大軍在徹底肅清曹操在淮水以北的殘餘勢力、並遙控高順、龐德基本平定河北後,終於拔營起寨,浩浩蕩蕩,踏上了凱旋歸程。
旌旗招展,甲胄鮮明,繳獲的物資輜重綿延數十裡。隊伍的核心,是經曆了無數血火淬煉、士氣高昂得如同出鞘利劍的魏軍將士。他們唱著粗獷的戰歌,邁著整齊的步伐,享受著沿途百姓近乎狂熱的歡呼與擁戴。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不再是史書上的記載,而是眼前真切的景象。
熊山騎著高頭大馬,作為親衛統領護衛在劉昊鑾駕之側,看著道路兩旁黑壓壓的人群和羨慕敬畏的目光,胸膛挺得老高,咧著大嘴對身旁的侯吉低聲道:“老侯,瞧見沒?這就是跟著主公打天下的好處!倍兒有麵子!”
侯吉如今可是今非昔比,雖然依舊精打細算,但腰杆也硬了不少,聞言撇撇嘴:“麵子能當飯吃?這一路的花銷,入城式的籌備,賞賜三軍的錢糧…唉,想想俺就肉疼!不過…”他話鋒一轉,看著滿載而歸的隊伍,也忍不住露出一絲笑意,“這投入,總算見著回頭錢了,不虧!”
劉昊坐在裝飾華貴卻並不奢靡的鑾駕內,麵色平靜,並無太多喜色。他的目光掠過歡呼的人群,掠過恢複生機的田野,心中思考的卻是更深層次的問題。天下初定,百廢待興,如何鞏固政權,如何安撫百姓,如何應對那來自西域的、若隱若現的巨大威脅…這一切,都比打贏一場戰爭更加複雜和艱巨。
經過數日的行程,雄偉的鄴城終於出現在地平線上。城郭之外,以戲誌才為首的文武百官,早已身著朝服,列隊恭迎。更遠處,是成千上萬自發前來迎接的鄴城百姓,人山人海,歡聲雷動。
“恭迎魏公凱旋!天下一統,萬世永昌!”
山呼海嘯般的朝拜聲響起,聲震四野。
劉昊走下鑾駕,接受了百官的朝拜。隨後,一場盛大而莊嚴的凱旋儀式暨獻俘禮在鄴城南郊舉行。被俘的曹軍、袁軍高級將領如樂進等)以及象征性的部分降卒,被押解至祭壇之下,象征著舊時代的徹底終結。
劉昊登上高台,祭告天地,宣讀檄文,曆數漢末亂世之弊,闡述新朝立國之基,無非是廢除苛政、與民休息、唯才是舉等等。他的聲音通過特殊設計的傳聲裝置,清晰地傳遍全場,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權威和力量。
台下,萬民跪伏,心悅誠服。這一刻,劉昊的威望達到了頂點。
儀式結束後,劉昊入主鄴城皇宮在原有府邸基礎上擴建修繕,並未過分奢華)。他沒有急於享樂,而是立刻投入了繁重的政務之中。
定都鄴城,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此地地處中原腹心,水陸交通便利,經濟基礎較好,且遠離被戰火嚴重破壞的洛陽、長安等舊都,有利於新朝輕裝上陣。
緊接著,一係列關乎國本的大事被提上日程並迅速推行:
國號定製:正式確立國號為“魏”,追尊先祖,擬定年號。這意味著一個全新王朝的法統確立。
官製改革:在之前“六部製”雛形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中央官製,削弱三公九卿的虛權,建立以尚書台為核心的務實高效的行政體係。戲誌才、郭嘉等核心謀士各授要職。
論功行賞:對跟隨自己起兵、立下赫赫戰功的文武大臣進行大規模封賞。高順、張遼、徐晃、龐德等皆封侯爵,委以重任;熊山也得了個不小的將軍銜,樂得他見牙不見眼;連侯吉也因保障後勤有功,被封為九卿之一的少府,主管皇室財政和手工業,喜得他當晚抱著賬本睡了半宿。
律法頒布:廢除漢末許多嚴刑峻法,頒布相對寬簡、鼓勵生產的《魏律》。
安撫流民,勸課農桑:這是戰後恢複的關鍵。利用繳獲的無主土地和袁紹、曹操等積累的財富,大規模招募流民,分發土地、種子、農具,減免賦稅,鼓勵墾荒。
一係列組合拳打出,新生的魏國政權迅速穩定下來,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活力。中原大地,久違的和平與希望之光,開始真正普照。
夜晚,劉昊站在修繕一新的皇宮高台上,俯瞰著萬家燈火的鄴城。這座城市,乃至整個天下,似乎已經握在他的手中。
然而,他的眉頭卻並未舒展。戲誌才和郭嘉悄然來到他身後。
“主公,內政已初步理順,四方賓服。”戲誌才輕聲道,“隻是…西邊…”
郭嘉接口道:“派往西域的斥候,至今未有確切消息傳回。敦煌守將最新的報告稱,沙漠深處的異象似乎平息了,但邊境地區偶爾仍有小規模地動和流沙異常…子龍將軍,生死不明。”
劉昊望著西方漆黑的夜空,緩緩道:“中原已定,但真正的挑戰,或許才剛剛開始。那神殿,那玉璽…絕不會如此簡單。”
他手中摩挲著一塊從西域商人那裡得來的、刻有模糊“沙狐”標記的玉石,眼神深邃。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更何況,那場潛在的“戰爭”,可能遠超所有人的想象。
喜歡悍魏:從邊軍開始,朕一統天下!請大家收藏:()悍魏:從邊軍開始,朕一統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