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已經心如死灰的技術宅們,眼中漸漸地重新燃起了火焰。那是一種,被壓抑了太久的,關於夢想的火焰。
是啊!他們是技術宅!
他們或許不善言辭,或許不懂人情世故。但他們有自己的驕傲!有自己的浪漫!
他們的浪漫,就藏在那一行行冰冷的代碼裡!在那一個個複雜的算法裡!
一直以來,他們做的都是行活兒。客戶要什麼,他們給什麼。
從未有人像樓公子這樣,向他們提出一個如此“不講道理”,卻又如此……浪漫到極致的挑戰。
“強哥……”
那個發際線小哥推了推眼鏡,聲音顫抖地問。
“那……那我們……具體該怎麼做?”
強哥的嘴角勾起一抹屬於技術大牛的自信微笑。
“他要真實,我們就給他,比真實,更真實的真實!”
“他要革命,我們就給他,一場徹頭徹尾的……工業革命!”
“全體都有!”
“從今天起,忘了我們是特效公司!把這裡,當成中科院的實驗室!”
一場轟轟烈烈的技術攻關,就這樣,在一個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方向上被點燃了。
這群技術宅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戰鬥力。他們開始用做科研的勁頭,去死磕那些“變態”的細節。
為了模擬出外星母艦降臨申城上空時,那種能讓全城陷入絕望的巨大壓迫性陰影。
他們不滿足於簡單的貼圖和渲染,他們找來了氣象學家、物理學家和建築設計師共同參與。
在整整燒掉了公司一半的咖啡豆儲備後,他們開發出了一套名為“大氣散射與全局光照動態耦合係統”的全新算法。
這套算法,能根據虛擬的雲層厚度、太陽角度、空氣中懸浮顆粒物的密度,實時演算出最真實的光影變化。
當第一個測試鏡頭渲染出來時,所有人都沉默了。
屏幕上那巨大的陰影,不再是一片死黑。
它是有層次的,有生命的。它像一片活著的巨大烏雲,緩緩地一口一口吞噬掉城市的光明。
那感覺,不像是特效,像是一段從未來穿越回來的,真實的……末日錄像。
而這,僅僅隻是一個開始。
為了模擬出電影中城市建築在一種未知引力武器的攻擊下,那種不是爆炸,而是“粉末化”解體的效果,他們重寫了整個物理引擎的底層代碼。
他們不再將建築視為一個整體模型,而是將其分解成了數以億計獨立的擁有各自物理屬性的“微粒單元”。
當引力場作用時,不是模型在破碎。而是數以億計的微粒,在同一時間失去了彼此之間的連接。
高樓大廈在一瞬間,就那麼安靜地,無聲地,化作了一捧隨風飄散的……塵埃。那種視覺衝擊力,詭異又帶著一種……令人窒息的詩意。
至於樓公子那個最初的“雨滴落在煙灰上”的要求。強哥帶領團隊,用上了最笨,也最瘋狂的辦法。
他們買來了十幾台超高速攝像機和一台工業級的電子顯微鏡,在實驗室裡搭起了一個11的微縮場景。
然後,他們點燃了上千根不同品牌的香煙,用上萬滴不同酸堿度的模擬雨水去澆滅它們。
他們拍攝了整整上百個小時的海量真實素材,然後將這些素材全部喂給了一個他們自己編寫的ai深度學習程序。
他們讓ai去學習“絕望”的質感。
半個月後,當他們將最終渲染出來的鏡頭放給樓公子看時,大屏幕上那滴晶瑩的雨珠劃破昏暗的空氣,精準地砸在暗紅色的煙頭火星上。
“滋啦”一聲輕響!
一縷白煙,帶著垂死的掙紮,升騰,消散!
整個過程,不到0.5秒。但那畫麵的質感,真實到令人頭皮發麻,甚至能讓人幻嗅到一股,潮濕的煙草燃燒不完全時所帶著的一絲苦澀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