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傳來打印機的嗡鳴,陳星燃站在四樓窗邊,手裡還攥著那半根沒吃完的棒棒糖。夜風從走廊儘頭灌進來,吹得他衛衣帽子微微晃動。樓下路燈下,夏洛璃的身影已經消失在拐角,玻璃幕牆映出他一個人的輪廓。
他低頭看了眼手機,屏幕暗下去又亮起,是係統界麵自動彈了出來。
左屏畫麵快速滾動:三年後的某檔綜藝直播間,彈幕如暴雨般刷過——“選藍方案!”“紅配色太土了!”“能不能讓我家也上節目?”右下角數據麵板跳動,實時參與人數突破八百萬。
他眨了眨眼,關掉預演,把棒棒糖塞進嘴裡,哢嚓咬了一口。
轉身走向工位時,門被猛地推開,周小胖抱著一箱薯片和兩瓶可樂撞進來,頭發亂得像雞窩,嘴角還沾著餅乾屑。
“星燃哥!你猜我剛在粉絲超話看到啥?”他一屁股坐在轉椅上,翹起二郎腿,“有個小學生畫了二十頁改造設計圖,說要給她外婆翻新老房子,底下幾百人喊‘求投稿通道’。”
陳星燃坐下來,打開筆記本,筆尖在紙上輕輕點著。
“所以你是想說,觀眾不隻想看,還想動手?”
“對啊!”周小胖猛點頭,“現在大家都不滿足當觀眾了,都想當策劃。你看連我媽打麻將都要指揮彆人怎麼出牌。”
陳星燃沒笑,反而盯著白板出神。他想起昨晚夏洛璃說的話——“我想看清你的表情”。
他忽然抬手,在白板上寫下三個詞:
參與感、共情力、掌控權
“我們之前做的是‘展示溫暖’,”他開口,“接下來,得讓觀眾覺得這節目是他們的。”
周小胖眨眨眼:“你是說……讓他們說了算?”
“不是全聽他們的。”陳星燃叼起新一根檸檬味糖,“是讓他們覺得,自己那一票,真能改變什麼。”
他調出係統記錄的關鍵詞,結合剛才看到的未來片段,迅速整理出三套機製:
第一,開放全民提案入口,任何家庭都能提交房屋現狀照片和改造願望,由團隊篩選後納入備選題庫;
第二,每期錄製直播時開啟限時投票,觀眾用彈幕決定嘉賓最終采用哪套設計方案;
第三,加入輕量ar功能,掃碼就能用手機“走進”改造中的空間,留下語音或塗鴉評論。
“這不就是讓用戶當臨時導演?”周小胖瞪大眼。
“準確說,是讓他們當‘家人’。”陳星燃轉動筆杆,“誰家裝修不聽七大姑八大姨意見?我們就把這種‘瞎指揮’變成節目亮點。”
周小胖抓了把薯片塞嘴裡,含糊道:“聽起來像大型網友監工現場……但挺帶勁。”
陳星燃笑了笑,開始起草方案文檔。敲到一半,他頓了頓,在備注欄加了一句:“所有觀眾提案,必須附一句‘最想和誰一起住進去’。”
周小胖探頭一看:“哎喲,這招狠啊,直接戳淚點。”
“不是狠。”陳星燃繼續敲字,“是真實。人不怕辛苦,怕的是沒人等他回家。”
第二天上午十點,工作室會議室。
投影儀亮著,夏洛璃正講解新係列“家的味道”的設計理念。她穿了件靛青色改良裙,雙馬尾紮得利落,說話時手勢乾脆。
“這次主打舊物新生,比如把奶奶的縫紉機改造成茶幾,爺爺的老衣櫃做成書架。”她切換ppt,“核心是情感留存,不是推倒重來。”
台下設計師們頻頻點頭。陳星燃坐在角落,筆記本上畫滿了流程圖。
講完後,夏洛璃掃了一圈,目光落在他身上:“有些人總說要創新,可彆為了噱頭,把好好的設計搞成雜耍。”
陳星燃合上本子,起身走到投影前。
“剛好。”他調出昨晚做的互動方案,“你說的‘情感留存’,我們可以讓更多人參與進來。”
屏幕上逐條展示三項機製。看到“彈幕投票決定方案”時,夏洛璃眉毛一挑。
“你是打算讓一群網友,決定專業設計方向?”
“投票可以影響選擇,但不能推翻底線。”陳星燃點擊演示視頻,“比如兩種配色都合理,觀眾選哪個,我們就執行哪個。但如果有人投‘全屋刷熒光粉’,係統會自動過濾。”
會議室有人笑出聲。
夏洛璃抱臂靠在椅背上:“聽著像抽獎。”
“關鍵是後續。”陳星燃切到第三部分,“每個參與投票的觀眾,都能通過ar進入改造空間,留下一句話或一個動作。比如在廚房牆上寫‘媽,我學會煮麵了’,這些都會被保留在最終版本裡。”
他頓了頓:“你說要留住記憶,那不如讓記憶本身成為設計的一部分。”
會議室安靜了幾秒。
秦叔摸著下巴:“技術能實現嗎?那麼多並發訪問……”
“已經和平台談好了資源支持。”陳星燃說,“輕量化模型,不占內存,掃碼即用。”
夏洛璃盯著屏幕上的模擬界麵,指尖輕輕敲著桌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半晌,她問:“如果觀眾審美太離譜呢?”
“那你直播罵人的時候,粉絲不也愛看你凶?”陳星燃笑,“情緒歸情緒,專業歸專業。我們負責兜底,他們負責表達。”
全場哄笑。
夏洛璃瞪他一眼,耳尖微紅:“少拿我說事兒。”
但她點了頭:“先試一期。要是翻車,彆怪我沒提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