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九,
大西東路軍統帥李定國、劉文秀兩人的使者,道士出身的文臣李時英,
懷揣著李定國寫給南明隆武帝的投效書信,
恢複原本他自己的道士裝扮,從萬縣出發,向東麵夔州府奉節縣乘船而來,
一路之上,三峽風光壯麗,卻也暗藏凶險。
李時英站在船頭,望著兩岸陡峭的山崖,心中思緒萬千。
此次他肩負著大西東路軍統帥李定國、劉文秀兩人的重托,
若能促成大西東路軍投效南明之事,
不僅能給麾下的四萬大西軍將士們,尋找到一個好的出路,自己也可以卸下這身偽裝,
繼續編寫先祖李時珍《本草綱目》之中,所未完成的草藥之采集收錄,
原來這大西朝的刑部尚書李時英,乃是明末神醫李時珍之孫啊,
李時珍,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廣黃州府蘄州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
與“醫聖”萬密齋齊名,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後升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醫院判。
大明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明朝廷敕封其為文林郎、四川蓬溪知縣。
故,舉家搬遷至四川!
並於大明萬曆十八年,公元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討論》的初稿,還沒有完成複查,就於公元1593年,逝世!
作為李時珍的孫子,李時英接過了爺爺未完成之事業,開始複查《本草綱目》,
為了方便行事,故一身道士打算,
未曾想,在四川成都竟然撞上了張獻忠的大西軍,
為了繼續自己那未完成的事業,
故暫時委身於大西軍中,成為了大西朝的刑部尚書,一步步又成為了如今李定國的使者,
“隻要順利完成這次出使任務,幫李定國、劉文秀兩人在南明隆武朝謀取一個合適的官位,自己就能離開大西朝,繼續自己那未完成的醫藥編撰事業,
畢竟李定國、劉文秀,兩人為人都很是不錯,曾多次從張獻忠刀下救自己數命,
如此大恩,自己必須得報答,方能心安理得的離開!
想來那南明五軍都督府之正一品左右都督這官位,就很不錯,
正一品高官,還能獨立領軍,如大順朝李過一樣,
說不定還能把李定國、劉文秀兩人,弄一個侯爵,
若自己這次出使,能幫兩人謀取到此官位,再外加一個侯爵,
想來李定國、劉文秀兩人一定非常滿意,
至於那南明隆武帝,既然能封大順朝李過、高一功、黨守素?,三人為侯,還擔任正一品的五軍左都督,
想來也不是小氣之人,當有八層把握會封李定國、劉文秀兩人為侯和正一品的五軍右都督,”
站於船頭邊欣賞沿途風景,邊想著自己心事的大西東路軍使者李時英,
並沒有注意到,不知何時他所乘坐的小船周圍,已經被人盯梢了,
當小船行至一處急流時,突然劇烈搖晃起來。
船上船夫忙奮力劃槳,試圖穩住船隻。
然而,一個巨浪打來,船身猛地傾斜。
李時英一個踉蹌,差點跌入江中。
就在他慌亂之際,卻見幾個黑影從旁邊高處的山崖上飛撲而下,
李時英,忙盯眼望去,
“不好,是水匪,快劃船,離開此地!”
李時英催促道,
但為時已晚,水匪們已經手持利刃,迅速登上了船,
並將李時英在內的眾人團團圍住。
為首的水匪頭目大笑道,
“哈哈哈哈……,今天運氣不錯,竟碰到條肥羊!
把值錢的東西都交出來,饒你們不死!”
聞言,李時英心中暗叫不妙,
他身上帶著李定國寫給南明隆武帝的重要書信,
若被水匪搶走或毀壞,此次出使任務便功虧一簣了。
李時英忙強裝鎮定說道,
“好漢,我們隻是普通旅人,沒什麼值錢的東西。”
水匪頭目冷笑一聲,下令道,
“少他娘的廢話,兄弟們給老子搜!”
手下的水匪們,聞言一擁而上,
開始翻找眾人的行李。
李時英心急如焚,突然,他瞥見不遠處有一艘官船,上麵飄揚的旗幟,正是南明的日月龍旗,必然是南明水師船隻,
故靈機一動,大聲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