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天啟二十年六月十五日辰時,神都紫宸殿
晨霧剛散,陽光透過殿外的盤龍柱,在紫宸殿的金磚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文武百官按品級分列兩側,氣氛卻比往日凝重幾分——今日早朝,長公主李令月一開口,便拋出了一顆“驚雷”:要效仿北疆,在全國推行商稅,明定稅率兩成,取締官員私收的雜費。
“北疆推行‘明稅替剝’僅月餘,商戶數量翻倍,稅銀增收三成,更難得的是,百姓安居樂業,商客絡繹不絕。”長公主站在殿中,手中捧著北疆送來的奏報,聲音清亮,“可見商稅並非‘與民爭利’,反而是厘清亂象、充盈國庫的良策。如今國庫空虛,邊防開支日增,若能在全國推行商稅,既能補國庫之缺,又能還商戶一個清明環境,何樂而不為?”
話音剛落,殿內便響起一陣竊竊私語。戶部尚書王大人率先出列,躬身道:“公主殿下三思!我朝曆來隻重農稅,商人為‘末業’,若強征商稅,恐讓商戶心生不滿,引發罷市之亂,反而動搖國本啊!”
“王大人此言差矣!”長公主微微蹙眉,“北疆商戶不僅未罷市,反而紛紛前往,為何?因北疆隻收兩成明稅,再無其他盤剝。反觀各地,官員私收的‘門費’‘茶水錢’‘孝敬錢’,哪一樣不比兩成稅重?商戶真正不滿的,是暗無天日的苛擾,而非明明白白的稅款!”
王大人臉色微變,卻仍堅持:“可全國情況各異,北疆有鎮國公鎮守,秩序井然,其他地方若貿然推行,恐難掌控。再說,農稅已能支撐國庫,何必再增商稅,惹得民怨?”
“農稅支撐國庫?”長公主冷笑一聲,將一份賬冊遞到禦前,“陛下請看,去年全國農稅實收不足三成,大半被地方官員截留;而各地商戶私下繳納的雜費,據北疆奏報估算,竟比國庫全年農稅還多!這些錢,全進了官員私囊,而非國庫。若推行商稅,將這些‘暗錢’轉為‘明稅’,國庫何愁空虛?”
此時,丞相張敬之緩步出列,語氣看似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分量:“公主殿下,老臣以為,商稅之事需從長計議。如今朝堂安穩,百姓樂業,若驟然更改稅製,恐引發動蕩。且商人多與士紳往來,若征商稅,難免波及士紳,影響朝堂根基啊。”
這話一出,不少官員紛紛附和:“丞相所言極是!士紳乃國之支柱,不可輕易得罪!”“商稅之事太過倉促,還請陛下駁回!”“北疆乃邊陲之地,其法不可用於中原!”
長公主目光掃過附和的官員,心中早已明了——這些人,大多是私下經商或與商戶勾結的既得利益者。她看向兵部尚書:“王尚書,你常年掌管邊防,可知邊防軍餉已拖欠三月?若國庫充盈,何至於讓將士們餓著肚子守邊疆?”
兵部尚書麵露難色,低頭道:“老臣知曉軍餉緊張,可……可商稅之事,確非良策,還請公主另尋他法。”他話音剛落,便悄悄瞥了一眼丞相——他的女婿在江南開著三家綢緞莊,每年私下繳納的“孝敬”,比正經生意利潤還多,若推行商稅,這筆錢便沒了著落。
長公主心中一寒,繼續說道:“本宮已查過,江南最大的十家綢緞莊,東家皆是朝中官員親屬;湖廣的鹽商,半數與地方知府有利益往來;就連京城的糧鋪,也有不少是六部官員私下經營。你們反對商稅,並非怕‘動搖國本’,而是怕自己的私利受損!”
“公主殿下慎言!”丞相臉色一沉,“老臣等皆是為了朝廷安危,絕非為了私利!若公主執意推行商稅,恐讓百官寒心,人心離散!”
“人心離散?”長公主拿起北疆送來的商戶名冊,“北疆六百多商戶,半數來自中原各地,他們為何願去北疆?因北疆有公平的稅製,有清明的環境!若朝廷連這點魄力都沒有,任由官員盤剝商戶,才是真正的人心離散!”
殿內陷入死寂,官員們或低頭沉默,或麵露憤色,卻無一人再敢正麵反駁——長公主的話,戳中了他們的痛處。皇帝坐在龍椅上,看著下方僵持的局麵,緩緩開口:“長公主所言,亦有道理。但商稅之事牽連甚廣,不可貿然推行。不如先在江南、湖廣兩地試點,再做定論?”
“陛下!”丞相急忙上前,“江南乃富庶之地,商戶眾多,若試點失敗,後果不堪設想!還請陛下收回成命!”江南是他的勢力範圍,不少官員的產業都在那裡,若試點商稅,他的利益首當其衝。
其他官員也紛紛跪奏:“請公主殿下三思!不可試點!”“商稅有害無利,還請殿下駁回!”一時間,紫宸殿內跪了大半官員,唯有少數清廉官員仍站在原地,麵露難色。
長公主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無奈——她早已料到會有反對,卻沒想到阻力如此之大。這些官員,嘴上說著“為了朝廷”,實則全在為自己的私利盤算。她深吸一口氣,朗聲道:“陛下,兒臣以為,試點之事不可緩!北疆已為表率,若江南、湖廣再試點成功,全國推行便水到渠成。若因官員反對而擱置,國庫永無充盈之日,邊防永無安穩之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皇帝沉吟片刻,最終說道:“既如此,便依長公主所言,江南、湖廣兩地試點商稅,由戶部牽頭,派專員前往監督,嚴禁官員私加雜費。若有官員阻撓,嚴懲不貸!”
“陛下英明!”長公主躬身行禮,心中卻清楚,這隻是第一步——江南、湖廣的官員定會百般阻撓,試點之路絕不會順利。
早朝結束後,官員們三三兩兩地走出紫宸殿,丞相臉色陰沉地對王大人說:“江南試點之事,絕不能成!你立刻派人去江南,告知咱們的人,務必想辦法阻止商稅推行!”
王大人點頭應下:“丞相放心,下官這就去辦。一個小小的商稅,還想斷了咱們的生路不成?”
而長公主回到公主府後,立刻讓人備好筆墨,給葉青寫了一封密信——她需要北疆的經驗,更需要葉青的支持,才能頂住朝堂的壓力,將商稅試點推行下去。
密信送出時,夕陽正斜照在公主府的匾額上,金色的光芒卻驅不散殿內的凝重。長公主望著北疆的方向,輕聲道:“葉青,這一次,你可一定要幫我。”
遠在北平的葉青,此時剛收到長公主的密信。他看完信後,遞給王嵐:“長公主在京城頂住壓力推行商稅試點,咱們得幫一把。”他頓了頓,語氣堅定,“讓東方不敗挑選幾個熟悉商稅流程的人手,儘快趕往江南、湖廣,協助長公主的人開展工作。另外,把北疆的商稅細則和經驗整理成冊,送往前線——咱們不能讓長公主一個人孤軍奮戰。”
王嵐接過密信,輕聲道:“夫君,京城的官員勢力龐大,咱們這麼做,會不會引來麻煩?”
“麻煩肯定會有,但這是值得的。”葉青望著窗外熱鬨的朱雀大街,“北疆的繁榮,不能隻停留在北疆。隻有全國都推行清明的稅製,老百姓才能真正過上好日子,朝廷才能真正強大起來。這點麻煩,不算什麼。”
夜色漸深,北平城的燈籠依舊亮著,朱雀大街的熱鬨還在繼續。而京城與江南、湖廣的暗潮,已悄然湧動——一場關於商稅的博弈,才剛剛開始。
喜歡穿越我有招兵係統請大家收藏:()穿越我有招兵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