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陽把天下城“生態共生田”的抗毒藤曬得泛著深綠,田旁“成果共享公約”碑上的拓片還沾著晨露,可岩穴部落的首領阿岩卻帶著族人扛著石斧站在田邊,斧刃映著冷光:“我們岩穴部落的規矩是‘岩為根,動岩即斷脈’!你們要在岩區種藤苔,鑿開岩石種根,是毀我們的家!就算生態鏈斷了,也絕不讓你們動一塊石頭!”
話音未落,阿蠱抱著裝著“寄生苔”的陶盆匆匆趕來,盆裡的苔蘚泛著詭異的暗紫色,正纏繞著耐鹽苔的根須:“寄生苔長出來了!它吸耐鹽苔的養分,還會順著根須傳到麥田,讓麥稈發黑!現在共生田的耐鹽苔已經枯了三成,再不想辦法,‘漁苔麥’鏈會徹底斷了!”
龍弈心裡一沉——昨夜查看“共生鏈守護鏡”孩子們用透明雲母片製作的生態鏈監測鏡,能清晰看到根須生長)時,發現鏡中耐鹽苔的根須旁有細微的紫色絲狀物,當時沒料到岩穴部落的生態理念會與現有共生體係產生劇烈衝突,更沒防住寄生苔會引發生態鏈二次危機。更糟的是,當天上午,生態共生田旁的“岩區種植規劃圖”被人砸得粉碎:岩穴部落的人用石斧劈裂圖紙,共生田的農夫則在碎片旁寫了“先除苔,再管岩”,甚至有人把“共生鏈守護鏡”扔進了岩縫——多元生態適配第一次在“理念衝突”與“寄生危機”麵前舉步維艱。
阿豆趴在岩縫旁,伸手去夠守護鏡,眼淚滴在碎石上:“鏡子裡能看到耐鹽苔的根須在哭,阿岩叔叔為什麼不讓我們救它……”龍弈沒立刻責怪誰,隻讓阿豆把岩穴部落、各生態修複組、巫蠱部落的人、“符號監督隊”的孩子都召集到岩區邊緣。他從岩縫裡取出守護鏡,對著陽光調整角度,鏡中紫色寄生苔纏繞耐鹽苔的畫麵清晰地映在眾人眼前:“孩子們做這麵鏡子,是為了看清生態鏈的‘痛處’——岩穴部落想護岩石,我們想護苔麥,可寄生苔要毀的,是所有人的生態根!要是隻守著自己的‘根’,最後連自己的家都保不住!”
阿岩的手慢慢鬆開石斧,從懷裡掏出塊打磨光滑的岩石,石麵上刻著岩穴部落的圖騰:“我們的祖輩在岩穴裡住了幾百年,岩石是我們的盾——去年雪災,是岩石擋住寒風;今年黑潮,是岩縫裡的泉水救了我們。你們說種藤苔是護生態,可岩一碎,我們連住的地方都沒了,護生態還有什麼用?”
阿稷蹲下身,用手指輕輕拂過岩縫裡的泥土:“我們可以不鑿岩石!孩子們的守護鏡裡顯示,岩縫裡的泥土夠厚,藤苔的根能順著縫長,不用破壞岩石結構——我們搞‘岩生共生方案’:岩穴部落教我們辨岩縫、護岩石,我們教你們在岩縫種‘矮化藤苔’,既不毀岩,又能除寄生苔,還能讓岩縫裡的泉水更乾淨,行不行?”
孩子們也跟著舉起守護鏡:“矮化藤苔的根短,不會傷岩石!還能纏住寄生苔,不讓它長!”岩穴部落的年輕族人阿石湊過來看鏡中的畫麵,小聲說:“我……我見過岩縫裡長的草,根沒傷岩石,還能擋雨——要是藤苔也能這樣,我們願意試試!”
“岩生共生行動”很快展開,分了三個組:勘察組由岩穴部落的人帶領,標記出適合種矮化藤苔的岩縫,避開岩穴的承重岩;種植組按標記在岩縫裡鋪薄土,栽上矮化藤苔苗,巫蠱部落的人在苗旁撒上“防寄生藥粉”;監測組由孩子們組成,每天用共生鏈守護鏡觀察藤苔生長和寄生苔變化,一旦發現寄生苔冒頭,立刻通知大家處理。
阿岩帶著族人在岩縫旁搭起石護欄,防止人畜踩踏;阿蠱則根據岩穴部落提供的岩縫濕度數據,調整藥粉濃度,避免藥粉傷岩;孩子們的守護鏡記錄本上,每天都多幾筆綠色標記——“岩縫1號藤苔長3厘米”“岩縫5號寄生苔減少”。
可新的問題又來了。部分岩縫的土太薄,矮化藤苔長得慢,寄生苔在這些岩縫旁又開始冒頭;岩穴部落的老人擔心“藤苔長多了會堵岩縫,影響泉水”,偷偷把幾處岩縫的藤苔苗拔了——共生行動剛有起色,又遇阻礙。
阿石急得直跺腳:“我們好不容易才同意種,你們怎麼又拔了!”岩穴部落的老族長阿石爺爺歎了口氣:“我們怕泉水斷了,族人沒水喝——以前岩縫裡長太多草,泉水就小了,我們也是怕重蹈覆轍。”
龍弈沒慌,帶著大家去岩穴部落的泉水源頭。孩子們用守護鏡照向泉眼旁的岩縫:“你們看,這裡的草長得密,泉水反而比彆的地方大!因為草的根能擋泥沙,讓泉眼不堵——矮化藤苔也能這樣,還能淨化泉水裡的毒素!”阿蠱也補充道:“我們可以在泉眼旁種‘過濾藤苔’,既能擋沙,又能淨化水,還不會堵泉眼——老族長,我們可以先試種一處,要是泉水變小,我們再拔,行不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族長看著泉眼旁清澈的水,終於點頭:“就試一處,要是真的好,我們再種彆的岩縫。”
秋末的時候,試種的岩縫裡,矮化藤苔長得鬱鬱蔥蔥,纏繞著零星的寄生苔,泉水比以前更清澈;其他岩縫的藤苔也慢慢趕上,寄生苔的麵積減少了八成,生態共生田的耐鹽苔重新恢複了生機,麥田的麥穗也變得飽滿。“岩生共生方案”被刻在新立的“岩生公約碑”上,碑旁掛著孩子們的共生鏈守護鏡,鏡麵上貼著各岩縫的生長記錄——綠色的標記越來越多,紫色的標記越來越少。
阿岩看著岩縫裡的藤苔和清澈的泉水,對阿稷說:“以前總覺得‘岩石和植物不能共存’,現在才知道,隻要找對法子,它們能互相幫——藤苔護岩,岩石護藤苔,就像我們和天下城的人一樣,互相幫才能活下去。”
除夕夜,天下城的篝火在岩區旁點燃。岩穴部落的人彈著石琴,唱著護岩歌;種植組的人彈著陶笛,唱著藤苔歌;孩子們舉著共生鏈守護鏡,在篝火旁念著監測記錄:“岩縫藤苔長得好,寄生苔沒了,泉水清了……”阿逆也來了,他手裡拿著幫孩子們做的“迷你守護鏡”,笑著說:“現在我也會用鏡子看生態鏈了,以後我幫大家一起監測!”
龍弈站在篝火旁,看著岩縫裡隨風擺動的藤苔和遠處生態共生田的麥浪,心裡無比堅定:天下城的“天下”,從來不是靠單一的生態理念,是靠大家願意尊重彼此的“根”,願意一起找“共存的法子”——岩石有岩石的守護,藤苔有藤苔的用處,寄生苔有寄生苔的應對,隻要不執著於“非此即彼”,而是“求同存異”,就沒有融不了的差異,沒有護不好的生態。
開春的時候,岩區旁種了片“岩生紀念田”,田裡種著矮化藤苔和耐鹽苔,田邊立著“岩生公約碑”,碑上刻著“岩護生,生養岩,共生共榮”八個字。每天都有人來這裡,有的護岩,有的種苔,有的監測,有的向岩穴部落的人學辨岩縫——他們都知道,這裡不是某一個部落的岩區,是所有願意尊重差異、共生共榮的人的生態家園,是真正“岩生相融,天下共生”的天下。
喜歡異世謀主:亂世定鼎請大家收藏:()異世謀主:亂世定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