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風險決策
基地的合金氣閘門在身後緩緩閉合,發出沉悶的最終鎖死聲,如同棺材蓋落定。k73緩衝區的泥濘、硝煙和“梭溫”那張令人作嘔的臉被隔絕在外,但一種更深沉、更無處可逃的窒息感,從四麵八方包裹而來。eve4的安全檢查,與其說是程序,不如說是一場精細的、毫無尊嚴的解剖。
我被要求站立在一個純白色的環形掃描艙內,無形的能量場拂過全身每一寸肌膚,探測著任何非法的植入體或化學痕跡。冰冷的機械臂取走了我的個人終端、權限密鑰乃至衣物,進行著比特級彆的深度鏡像和物理層麵的探傷檢測。空氣中彌漫著低頻的嗡鳴,乾擾著生物電的穩定。我強迫自己放空大腦,將所有的思維收斂,隻留下“獵隼”歸巢後的疲憊與對任務未儘的、程式化的專注。我知道,任何一絲關於“r.king”、關於父親、關於內部陰謀的精神漣漪,都可能被這敏感的裝置捕捉,轉化為可疑的讀數。
漫長的半小時後,掃描結束。一切“正常”。我重新穿戴整齊,那枚eve7密鑰回到手中,卻感覺比離開時沉重了百倍。它不再是權力的象征,而是燙手的山芋,是監視的焦點。
回到那間熟悉的、布滿屏幕的分析室,我甚至沒有時間坐下喘口氣。加密通訊頻道便亮起了最高優先級的提示——來自“算盤”的質詢會議,十分鐘後開始。
這在意料之中。我迅速調出“幽靈通道”壓力測試和緬北會麵的“標準報告”模板,開始以驚人的速度填充經過精心篩選和修飾的數據與結論。我將“梭溫”的殘暴與多疑、吳奈溫的精明與試探,包裝成“地方武裝勢力的典型特征及應對策略分析”;將那次混亂的襲擊,定性為“當地敵對武裝的騷擾性行動,意在破壞我方與‘緬北黎明’的合作”;將我放走偵察兵的行為,解釋為“為避免事態升級、保護核心交易渠道的危機處理最優解”。
我的手指在鍵盤上飛舞,敲擊聲密集而穩定,但隻有我自己知道,在這份合規、嚴謹、甚至略帶自我表功的報告之下,隱藏著何等驚心動魄的真相。我在用謊言編織一件皇帝的新衣,而“算盤”就是那個最犀利的裁縫。
質詢會議在虛擬會議室進行。隻有“算盤”和我的影像。他依舊坐在那張仿佛亙古不變的椅子上,麵容在虛擬光線的渲染下,更顯蒼白和深邃。
“彙報。”沒有寒暄,直接命令。
我依言陳述,語氣平穩,重點突出,將準備好的說辭流暢地呈現。在提到“梭溫”提及早年與中國緝毒警的交火時,我的心跳沒有加速,在提到“r.king”這個代號時,我的瞳孔沒有收縮。我將自己完全代入“獵隼”的角色,一個忠誠、高效、偶爾會因“外部勢力”的愚蠢而略顯不耐的技術核心。
“算盤”靜靜地聽著,幾乎沒有打斷。直到我全部說完,他才緩緩開口,聲音如同經過精密濾波,不帶任何情緒雜質:“你對‘梭溫’此人,評價如何?”
“一個典型的、被野心和暴力驅動的邊境軍閥。貪婪,多疑,但並非沒有弱點——他迫切需要穩定的資金和渠道來鞏固地位。可以利用,但必須嚴加防範。”我的回答標準得像教科書。
“那個偵察兵。你放走他,除了報告裡說的,有沒有……一絲個人的因素?”他的問題像一把冰冷的解剖刀,驟然轉向最危險的方向。
來了!我心中警鈴大作,但臉上適時地露出一絲被冒犯的、屬於技術專家的慍怒。“算盤先生,在那種情況下,任何‘個人因素’都是導致任務失敗和人員傷亡的愚蠢毒藥。我的決策,完全基於對現場風險、對方反應以及集團利益的量化評估模型。留下他,是引爆衝突的導火索;放走他,是成本最低的危機化解方案。我認為我的選擇,符合您一貫強調的‘效率與理性’原則。”
我甚至反將一軍,用他曾經“教導”我的話語,來堵他的嘴。
虛擬空間中沉默了片刻。“算盤”的目光如同兩潭深不見底的寒水,仿佛要透過影像,直接凍結我的靈魂。
“很好。”他終於再次開口,聽不出是讚許還是彆的什麼,“你的處理,符合預期。‘緬北黎明’的線,由你繼續跟進。至於那個偵察兵……後續影響,我會讓‘導航員’持續監控。”r.king”,也沒有深究我情緒的可能波動。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消除了懷疑。這更像是一種……將疑慮暫時封存,觀察我後續表現的姿態。他給予我繼續處理“緬北黎明”事務的權力,既是信任,也是更深的束縛——我將被牢牢綁在這條充滿風險的戰線上。
會議結束。虛擬影像消散。我靠在椅背上,才發現貼身的內衣已經被冷汗浸透,緊貼著皮膚,帶來一陣黏膩的寒意。
質詢暫時過關,但我知道,危機並未解除,反而因為這三條無法傳遞的情報,進入了倒計時。“算盤”的沉默比追問更可怕,“導航員”的監控無孔不入。我必須儘快行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然而,傳遞的困境,如同天塹。
我嘗試調動eve7權限,以“完善‘幽靈通道’風險評估模型,需補充國際刑警曆年重大緝毒行動案例分析”為由,試圖訪問外部數據庫。申請提交不到三秒,就被係統駁回,理由是“該操作涉及潛在外部鏈接風險,需‘算盤’先生二級授權”。
我試圖在內部通訊網絡的非敏感區域,尋找可能存在的、用於低級成員單向接收指令的、不受監控的“信息窪地”。但“導航員”的係統如同精密編織的蛛網,任何非常規的數據流向都會引發警報。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像在燃燒我有限的氧氣。那三條情報,如同三塊在我胃裡持續反應的金屬鈉,灼燒著我的五臟六腑。
不能再等了!常規手段完全失效,我必須兵行險著,做出一個高風險至極的決策。
我的目光,落在了那枚eve7權限密鑰上。一個極其大膽、近乎瘋狂的念頭,如同黑暗中劃過的閃電,驟然照亮了我的思緒——
既然無法向外傳遞,那麼,能否利用敵人的係統本身,創造一個隻有“自己人”才能看懂的信號?一個嵌入在合法操作中的、看似無關緊要的異常標記?
我想起了之前處理“鷂鷹”賬戶時,接觸到的一種極其冷門、近乎被遺忘的早期虛擬貨幣——“影幣”。它並非主流加密幣,而是一種基於特定算法、在小圈子內用於灰色交易的數字憑證。其最大的特點,是每一筆交易都會在區塊鏈上留下一個永久性的、但內容經過多重混淆的哈希值記錄。更重要的是,由於其算法特殊且已被主流淘汰,集團內部的監控係統對其的關注度極低,通常隻做基礎備案,而不會進行深度解析。
而我知道,楊建國領導的專案組,因為長期追蹤“獅王”集團的洗錢路徑,對這種早期、冷門的虛擬貨幣有過深入研究,他們擁有一個獨立的、可以解析“影幣”特定混淆層級的解密庫!
一個計劃的雛形,在我腦中瘋狂滋生:
載體選擇:利用eve7權限,從“鷂鷹”賬戶的“曆史遺留資產”分類中,找到並激活一小部分塵封的“影幣”。r.king關聯odoney與阿馬爾菲”、“梭溫涉林衛東案眉骨疤”、“內部疑有第三方勾結信號特征[加密數據]”——通過隻有我和楊建國才知道的、基於父親警號和犧牲日期的衍生密碼本,進行第一層加密。
交易偽裝:將加密後的信息,作為一筆微不足道的“測試性轉賬”或“曆史資產清理”的備注信息備注字段同樣會經過哈希處理記錄在鏈上),發送到一個由專案組控製的、偽裝成廢棄礦池地址的“死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