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語言精通
與“察昆大師”那場短暫卻壓力重重的隔空對話,像一根尖銳的刺,深深紮進了我的意識深處。他那濃重的地方口音、夾雜著古老傣語詞彙的獨特表達方式,以及話語間隱含的、對“金庫”能力若有若無的審視,都讓我清晰地認識到,若想真正融入並獲取信任,尤其是觸及可能存在的、“搖籃”相關的“特殊物料”流轉,語言,是我必須儘快跨越的一道天塹。
集團內部通用漢語,但在與“老寨”這類深度紮根於緬北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境外勢力打交道時,語言壁壘不僅影響溝通效率,更可能因微妙的語義偏差或文化誤解,引發不必要的猜忌,甚至危及任務。我不能永遠依賴生硬的翻譯或有限的通用語交流,那會讓我始終像個格格不入的“外人”。
決心已下,行動必須迅速而隱蔽。我不能大張旗鼓地尋找語言教材或聘請教師,那無異於宣告我對“老寨”方向的特殊興趣。幸運的是,我擁有“獵隼”這個身份帶來的便利——一個技術專家,尤其是一個負責網絡安全和物流數據分析的專家,有充分的理由需要接觸和處理各種來源複雜、語言各異的信息流。
我首先將目標鎖定在“流水線”和經由“山魈”渠道傳遞過來的、與邊境物流相關的加密通訊記錄上。這些記錄裡,充斥著各種零散的、用於確認貨物狀態、交接地點和突發狀況應對的短句和詞彙,大多使用著與“察昆”同源的語言。它們雜亂、破碎,卻來源於最真實的業務場景。
深夜的分析室,成了我的秘密語言實驗室。窗外邊境的蟲鳴與室內服務器低沉的運行聲交織,我屏蔽了所有非必要的通訊,將全部心神沉浸到這些語音碎片和文字片段之中。我利用個人終端強大的本地運算能力,構建了一個小型的語音識彆和語義分析模型,將這些零散的數據作為初始語料庫,開始進行基礎的音素切分、詞彙提取和簡單的語法結構分析。
這並非易事。這種語言後來我知道它更準確的稱謂是傣泐語的一種方言)的音調變化微妙,與漢語的四聲體係迥異,許多輔音的發音部位也截然不同。最初的幾天,進展緩慢得令人絕望。耳朵難以捕捉那些細微的聲調差異,舌頭也無法準確模仿那些陌生的卷舌音和喉塞音。播放的錄音片段,在我聽來往往隻是一連串模糊不清、缺乏意義的音節。
挫敗感如同冰冷的潮水,一次次試圖淹沒我。右手掌心的舊傷在持續的精神壓力下,也開始隱隱作痛,仿佛在提醒我身處險境,時間緊迫。但我沒有退路。我想起“夜鶯”破碎的遺言,想起父親未雪的血仇,想起“察昆”那雙仿佛能洞穿人心的鷹隼之眼。我必須掌握這把鑰匙。
我改變策略,不再試圖一口吃成胖子。我開始像嬰兒學語一樣,從最基礎、最高頻的詞彙入手——“是”、“不是”、“這裡”、“那裡”、“貨物”、“安全”、“危險”、“到達”、“延遲”……我反複聆聽、模仿、對比,用技術手段將錄音放慢,仔細辨析每一個音素的發聲方式,甚至對著屏幕的反光觀察和調整自己的口型。
同時,我小心翼翼地利用“狼牙”令牌的權限,在“山魈”勢力範圍內的邊境監控和通訊攔截數據庫中,尋找更多真實的語言素材。我篩選出那些明確是與“老寨”或類似勢力進行交流的錄音通常伴隨著特定的加密信道標識),將其導入我的分析模型。這些素材雖然同樣破碎,但語境更豐富,能幫助我理解詞彙在具體句子中的用法和一些簡單的句式結構。
漸漸地,那些原本混沌的音節開始在我耳中變得清晰,分離出一個個具有意義的詞彙。我開始能夠聽懂一些簡單的指令和狀態彙報,雖然複雜的對話依舊如同天書。我將學到的詞彙和短句默默記下,在腦海中反複組合、練習。
機會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或者說,危機迫使機會提前降臨。
幾天後,“岩石”再次聯係我,語氣比上次更加凝重:“獵隼,情況有點麻煩。‘老寨’那邊派了個代表過來,要親自了解上次‘信使’遇襲的詳細調查結果,並且商談下一批‘特殊物料’的運輸保障方案。來人叫‘岩罕’,是‘察昆’的侄孫,也是‘老寨’對外聯絡的頭麵人物之一,不太好糊弄。‘山魈’先生的意思,讓你也參與此次會麵,從技術角度解釋我們采取的補救措施和後續的安保升級方案。”
他頓了頓,補充道:“這個‘岩罕’,漢語會一點,但很不流利,而且脾氣有點……固執。你最好能直接用他們的話跟他交流,至少關鍵的技術術語要能說清楚,免得翻譯來翻譯去出岔子,徒增麻煩。”
我的心猛地一沉,隨即又強行鎮定下來。該來的總會來。這將是我學習成果的第一次實戰檢驗,也是進一步獲取“老寨”信任的關鍵一步。
“明白了。我會做好準備。”我沉聲應答,沒有流露出絲毫怯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會麵安排在“山魈”地盤上一個相對“文明”的會客室,而非他那個充滿野性氣息的辦公室,顯然是為了照顧對方的感受。當我跟著“岩石”走進房間時,看到一個皮膚黝黑、身材精悍的年輕男子正坐在客位上。他穿著傳統的傣族服飾,但腰間卻挎著一把造型犀利的現代戰術匕首,眼神銳利中帶著一絲毫不掩飾的審視和傲氣。這就是“岩罕”。
“山魈”大馬金刀地坐在主位,看到我進來,隻是用眼神示意我坐在他下首。“岩罕”的目光立刻掃了過來,帶著毫不客氣的打量。
“岩罕兄弟,這位就是我們‘金庫’的技術專家,‘獵隺’。”“山魈”用他粗獷的嗓音介紹道,用了“獵隼”的諧音,聽起來更接地氣,“上次能找到‘信使’和樣品,多虧了他的技術。”
“岩罕”微微頷首,用帶著濃重口音、語法有些混亂的漢語生硬地說道:“技術……好。但,安全,不好。為什麼,我們的人,會在你們的路上,被襲擊?”他的目光緊緊盯著我,帶著質問的意味。
我知道,直接漢語回答,通過“山魈”或翻譯轉述,效果會大打折扣。我必須嘗試直接與他溝通。
我深吸一口氣,調動起這些天瘋狂學習的全部成果,用略顯生澀、但發音力求準確的傣泐語方言,清晰地回答道:“岩罕先生,關於上次的不幸事件,我們深表歉意。襲擊發生在‘薩爾溫江17號渡口’外圍的‘野人穀’,那裡地形複雜,信號屏蔽嚴重,一直是多方流竄武裝活躍的區域。襲擊者‘獨狼’團夥使用了我們未曾預料到的強力電子乾擾設備,這是導致‘信使’短暫失聯的主要原因。”
當我用他們的語言開口時,房間裡明顯安靜了一瞬。“山魈”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嘴角似乎勾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弧度。“岩罕”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那審視的目光中多了幾分專注,他身體微微前傾,顯然對我能直接使用他的語言產生了興趣。
“電子……乾擾?”他用傣泐語重複了一遍,發音標準,顯然理解了這個技術術語,“‘獨狼’?他們,以前沒有,這種東西。”
“是的,這也是我們正在重點調查的方向。”我繼續用傣泐語說道,語速放慢,確保表達清晰,“我們懷疑可能有外部勢力向他們提供了支持。事件發生後,我們已經立即采取了措施:第一,全麵升級了‘赤道’預警係統在該區域的監控和抗乾擾能力;第二,增加了機動巡邏頻次,並與‘山魈’先生的地麵力量建立了更緊密的聯動響應機製;第三,對‘信使’的通訊設備進行了全麵檢查和加固。”
我一邊說,一邊觀察著“岩罕”的反應。他聽得很認真,不時微微點頭,之前的傲氣和質疑似乎消退了一些。當涉及到具體的技術細節和應對措施時,使用他的母語顯然更能讓他理解和信服。
“那麼,下一次……‘特殊物料’的運輸,”“岩罕”將話題引向核心,目光炯炯,“你們,如何保證,絕對安全?”他特意加重了“特殊物料”這幾個字。
我知道,真正的考驗來了。這不僅關乎技術,更關乎承諾和信任。
我迎著他的目光,語氣沉穩而堅定:“岩罕先生,對於‘特殊物料’的運輸,我們將啟動最高級彆的安保預案。首先,路徑選擇將采用動態加密算法,實時規避已知風險區域;其次,運輸載體將配備多重定位和緊急銷毀裝置,由我直接監控;最後,我們將安排‘山魈’先生麾下最精銳的小隊進行全程武裝護衛,並設置多個預設接應點。我可以向您和‘察昆大師’保證,我們會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這批物料的安全。”
我刻意使用了一些傣泐語中表示鄭重承諾和家族榮譽的詞彙,這是我在學習那些邊境通訊記錄時留意到的文化細節。
“岩罕”沉默了片刻,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似乎在權衡我的話。房間裡隻剩下窗外隱約傳來的風聲。
終於,他抬起頭,臉上第一次露出了一絲近乎笑容的表情,雖然依舊很淡:“你的傣泐語,說得不錯。比很多在這裡待了幾年的人,都要好。”這是直接的認可。
“您過獎了,還在努力學習中。”我適時地表現出謙遜。
“看來,‘金庫’這次,是派了個真正用心做事的人來。”“岩罕”轉向“山魈”,語氣緩和了許多,“‘山魈’老大,你們的態度,我看到了。我會如實向‘阿公’指察昆)彙報。希望下一次合作,能夠順利。”
“哈哈,好說!”“山魈”爽朗一笑,氣氛頓時輕鬆了不少,“岩罕兄弟放心,我‘山魈’辦事,向來靠譜!獵隼這小子,腦子活,肯下功夫,以後跟你們‘老寨’對接技術上的事,就讓他多負責!”
會麵在相對融洽的氣氛中結束。“岩罕”離開時,甚至破天荒地對我點了點頭,說了一句:“下次來‘老寨’,請你喝我們自家釀的米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看著他的背影消失在門口,我暗自鬆了口氣,後背已然被冷汗浸濕。剛才那一番對話,看似流暢,實則每一句都經過大腦的飛速處理和謹慎措辭,精神消耗巨大。
“小子,可以啊!”“山魈”用力拍了拍我的肩膀,力道依舊大得驚人,臉上帶著滿意的神色,“沒想到你連他們的話都這麼快就摸到門道了!這下好了,以後跟‘老寨’那些強驢打交道,能省不少屁事!”
“隻是學了些皮毛,希望能幫上忙。”我揉了揉被拍得發麻的肩膀,低聲回應。
“屁的皮毛!老子看得出來,那‘岩罕’開始還挺橫,被你幾句話就說得沒脾氣了!這就叫本事!”“山魈”大手一揮,“好好乾!以後跟‘老寨’相關的通訊監聽、信息過濾,還有技術對接,你都給老子多上心!需要什麼資源,跟‘岩石’說!”
“是,山魈先生。”我低頭領命,心中卻波瀾起伏。
語言,這把鑰匙,我終於初步掌握了它。它不僅讓我贏得了“岩罕”一絲難得的認可,更重要的是,為我打開了更深入接觸“老寨”和“特殊物料”的通道。“山魈”的放權,意味著我將有機會接觸到更多、更直接的境外信息和物流細節。
回到分析室,我並沒有感到絲毫輕鬆。我知道,這隻是開始。語言精通帶來的不僅是便利,更是責任和風險。我將被更深度地捆綁在與境外勢力的聯係網上,一舉一動都會受到更嚴格的審視。
我打開終端,調出與“老寨”相關的加密通訊信道,開始嘗試直接監聽和解析那些曾經如同噪音的對話。這一次,那些音節不再完全陌生,它們開始攜帶意義,如同散落的拚圖碎片,等待著我去拚接,去還原隱藏在其下的、關於“特殊物料”和“搖籃”的真相。
學習的腳步不能停歇。我需要掌握得更深、更精,才能在這條越發危險的境外聯係線上,走得更加穩健,才能不辜負“夜鶯”以生命換來的線索,才能觸及那隱藏在語言與文化屏障之後的、最終的黑暗核心。
窗外,夜色深沉,而我的“語言實驗室”,燈火長明。
喜歡使命的代價請大家收藏:()使命的代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