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隔空配合
陳曦提供的技術支持和情報分析,像一束微弱但精準的探照燈光,刺破了籠罩在“獅王”集團之上的部分迷霧,為我指明了下一步偵查的方向。然而,這束光也讓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所處環境的險惡——每一步都可能是陷阱,每一次數據傳輸都可能引來滅頂之災。
“特種電容,批次73a”在一周後的常規物資補給中,悄無聲息地混在一堆電子零件裡送達了我手中。那枚偽裝成岩石碎片的微型信號嗅探器,入手微涼,質地粗糙,與真正的碎石幾乎無異。我將其小心藏匿在工具包最隱蔽的夾層裡,如同懷揣著一枚可能引爆一切的炸彈,又像是握住了唯一能通向光明的蛛絲。
與此同時,我對“赤道”係統的滲透計劃也開始悄然進行。這需要無比的耐心和精細的操作。我不能直接攻擊係統核心,那無異於自投羅網。我的策略是,利用“獵隼”作為技術維護官的權限,在日常的係統優化、日誌清理和漏洞掃描過程中,埋下後門和監控腳本。
這個過程如同在懸崖邊繡花。我的分析室成了沒有硝煙的戰場。屏幕上流動的代碼不再是冰冷的數據,而是生死博弈的棋子。每一次敲擊鍵盤,都伴隨著心跳加速的緊張。我必須模擬“獵隼”應有的操作習慣,同時將陳曦那邊提供的、經過精心偽裝的探查程序,像病毒一樣一點點植入係統的毛細血管。
陳曦在另一頭,與我進行著這場無聲的隔空配合。她不再通過實時視頻聯絡,那太過危險。我們改用了一種更加隱蔽、延遲更高的通信方式——利用“赤道”係統內部某個已被她反向工程並控製的、用於推送非關鍵性係統更新的次級信道,傳遞加密的指令和數據碎片。
這些指令通常偽裝成係統日誌摘要、性能報告或者無關緊要的配置更新。隻有我能識彆出其中隱藏的標記和經過分割、混淆的關鍵信息。這要求我們之間有極高的默契和信任。
【日誌序列號7k3異常,關聯信道流量波動超出閾值3.7。建議深度掃描節點xg11至xg15區域。】——一條看似普通的係統警報,經過解密後,意思是:發現獨立子信道在xg坐標區段有活躍跡象,重點探查。
【性能報告:內存占用率在utc03000400間存在周期性峰值,疑似背景進程‘守護者’資源泄露。已提交補丁‘清道夫v1.2’。】——這意味著:監測到淩晨特定時段有高優先級數據傳輸,懷疑與“搖籃”有關。已準備好偽裝成係統補丁的監控程序,等待合適時機部署。
這種交流方式,冰冷、高效,充滿了技術術語的壁壘。我們仿佛兩個隔著厚重防護服在核汙染區作業的工程師,隻能通過儀器讀數和簡短的指令溝通,看不到對方的表情,聽不到對方的聲音,唯一能感受到的,是通訊鏈路那頭傳來的、支撐著彼此堅持下去的堅定意誌。
我的大部分時間都耗費在分析室裡,對著三塊巨大的顯示器,屏幕上流動著綠色的數據瀑布。外界看來,“獵隼”技術官正廢寢忘食地優化著集團的“神經中樞”,其敬業精神令人讚歎。隻有我自己知道,在這平靜的表象下,正在進行著多麼凶險的較量。
“岩石”偶爾會推門進來,給我帶來食物和水,看著屏幕上令人眼花繚亂的代碼,他會搖搖頭,嘟囔一句:“你們這些玩電腦的,看得我頭暈。”然後放下東西離開。他的到來每次都讓我心驚肉跳,生怕他看出任何端倪。我必須在他進來的瞬間,迅速切換屏幕顯示內容,或者用極其自然的動作掩蓋住正在進行的敏感操作。這種時刻,精神緊繃到了極致,後背的肌肉都會下意識地收縮。
“賬本”那邊的人也來過幾次,以“係統安全審計”的名義,檢查操作日誌和訪問記錄。他們像幽靈一樣,無聲無息地出現,眼神銳利如鷹,問題刁鑽刻薄。我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用提前準備好的、無懈可擊的技術解釋來應對,同時暗中祈禱陳曦幫我偽造的操作日誌能夠瞞天過海。每一次應對,都像在刀尖上行走,冷汗浸濕內衫。
壓力不僅來自於外部,更來自於內心。長期處於高度緊張和偽裝狀態,讓我的睡眠質量糟糕透頂。噩夢變得更加頻繁和具體,有時是“夜鶯”在數據流中沉浮,向我伸出手;有時是陳曦在屏幕那頭被洶湧的代碼吞噬;有時是我自己被“赤道”係統識彆出來,無數的紅色警報閃爍,整個基地的武裝人員向我湧來……
右手掌心的舊傷,成了我精神壓力的晴雨表。疼痛發作得越來越頻繁,程度也越來越劇烈。有時在深夜被痛醒,看著窗外緬北邊境清冷的月光,我會感到一陣陣深入骨髓的孤獨和彷徨。那個叫林峰的警察,他的信念、他的情感,是否正在這無儘的數據深淵和血腥現實中,被一點點磨蝕?
唯一的慰藉,或許就是在那冰冷的數據傳輸中,偶爾能捕捉到的一絲屬於陳曦的“痕跡”。比如,在某次傳遞的加密指令中,夾雜了一個極其微小的、不屬於協議規範的校驗碼錯誤,那是我和她當年在警校技術攻關時,她獨有的一個習慣性小失誤。又比如,某條係統性能報告的語氣,偶爾會流露出一絲極其細微的、屬於她的執拗和較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些微不足道的“痕跡”,像黑暗中閃爍的螢火,雖然微弱,卻足以提醒我,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在遙遠的後方,有一個人,正以她自己的方式,與我並肩而行,理解著我的處境,支撐著我的信念。
機會終於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來臨。
緬北的雨季尚未完全過去,突如其來的暴雨如同天河傾瀉,猛烈地衝刷著山林和基地建築。狂風呼嘯,雷聲滾滾,密集的雨點砸在金屬屋頂和窗戶上,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這對於我的行動來說,是絕佳的天然掩護。惡劣天氣會影響部分外部監控探頭的效能,巨大的環境噪音也能掩蓋任何可能的不尋常聲響。
更重要的是,陳曦那邊傳來信息:【“守護者”進程異常活躍,數據吞吐量激增。疑似大規模數據傳輸窗口。建議立即部署“清道夫”。】
“搖籃”在行動!在這個暴雨之夜,他們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數據交換或樣本狀態同步!
機不可失!我立刻行動起來。
首先,我切斷了分析室與主網絡的物理連接我有這個權限,以進行“隔離環境下的深度殺毒”為借口),隻保留了一條經過我偽裝的、通往外部特定中繼站的備用鏈路。這是為了防止我的操作被“赤道”主係統實時監測到。
然後,我深吸一口氣,雙手如同最精密的外科手術儀器,開始在鍵盤上飛舞。調出早已準備好的“清道夫”偽補丁程序,選擇在雷聲最密集的瞬間,將其注入到係統更新隊列中。程序需要繞過三道路由檢測和一道行為分析防火牆,才能抵達目標區域——那幾條被標記的獨立子信道所在的網絡節點。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屏幕上的進度條緩慢地移動著。每一秒都像一個世紀那麼漫長。窗外的雷聲、雨聲,仿佛是我心跳的伴奏,轟鳴不止。我能感覺到自己的額角滲出了細密的汗珠,順著鬢角滑落。
【警報:節點xg13檢測到未授權訪問嘗試。級彆:高。】
一條紅色的係統提示突然跳出!
我的心猛地沉到穀底!被發現了?!
幾乎在同時,陳曦那邊的信息通過備用信道急促傳來:【觸發動態防護!類型:行為特征匹配。執行b計劃,注入乾擾數據流,偽裝成網絡風暴引起的協議棧溢出!】
沒有時間猶豫!我立刻按照預定方案操作,雙手在鍵盤上幾乎化為殘影。調用提前準備好的、模擬網絡擁塞和協議錯誤的數據包,如同施放煙幕彈一般,向著警報觸發點洶湧而去。同時,“清道夫”程序趁機改變路徑,試圖從另一個防禦相對薄弱的端口切入。
這是一場與係統防禦機製爭分奪秒的賽跑,是與未知監控者隔空鬥智的較量。我的大腦高速運轉,分析著不斷跳出的係統日誌,判斷著防禦規則的反應,調整著攻擊策略。陳曦在另一端,顯然也在全力配合,我能從數據流的細微變化中,“感覺”到她在不斷地嘗試繞過或乾擾係統的判斷。
【乾擾成功!動態防護標記降級為‘可疑,待觀察’。】
【‘清道夫’已突破第二道防火牆,正在接近目標信道…】
【檢測到目標信道加密協議…正在嘗試破解…破解進度10…30…】
成功了!我們突破了最關鍵的防線!“清道夫”像一條潛入深水的魚,開始貼近那幾條承載著“搖籃”秘密的獨立子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