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證據傳遞_使命的代價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使命的代價 > 第169章 證據傳遞

第169章 證據傳遞(1 / 2)

第一百六十九章證據傳遞

時間,如同沙漏中飛速流逝的沙粒,帶著死亡的催促。衛生間裡昏迷的“保潔員”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被發現,引發更猛烈的後續清除行動。空氣中彌漫著未散的殺氣和淡淡的血腥味來自我掌心被自己指甲掐破的傷口),混合著消毒水的氣味,形成一種令人作嘔的、屬於戰場邊緣的獨特氣息。

那本《明代瓷器釉色分類與辨偽》靜靜地躺在床頭櫃上,封麵上溫婉的青花圖案,與它內部承載的血淋淋的罪惡和足以顛覆乾坤的秘密,形成了最尖銳、最諷刺的對比。它是我用生命危險換來的成果,也是此刻最致命的累贅。

不能坐以待斃!必須主動出擊,在敵人反應過來之前,將證據送出去!

我的大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運轉,如同超頻的處理器,過濾著所有可能的方法和隨之而來的風險。

方案一:強行帶走,尋找楊建國。

風險:病房外情況不明。那個“保潔員”是否有同夥在附近接應?醫院正常的出入口是否已被監視或封鎖?我帶著這本顯眼的書,如同黑夜中的螢火蟲,目標太大。一旦被攔截,證據暴露,萬事皆休。

方案二:利用病房內預設的緊急聯絡方式。

楊建國確實留下過一種極端情況下的聯絡信號——一種特定的、重複點亮病房內某盞壁燈的方式,理論上會吸引外圍觀察點的注意。但這種方式響應時間不確定,且無法傳遞具體的、複雜的情報比如這本“水印”書)。更重要的是,如果對方已經監控了整個區域的能源波動,這種信號無異於自我暴露。

方案三:製造混亂,趁亂傳遞。

例如引發火警。風險極高,且混亂中證據更容易丟失或損毀。水會破壞“水印”,火會焚毀一切。不可控因素太多。

方案四:……

一個個方案在腦海中浮現,又被迅速否定。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不確定性,如同在布滿陷阱的雷區中摸索,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複。

我的目光再次落在那本決定命運的書上,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右手那道灼痛不止的疤痕。冰冷的觸感和內部的灼熱交織,奇異地帶來一絲絲清醒。

等等……書?

一個極其大膽、甚至可以說是瘋狂的念頭,如同黑暗中劃過的流星,驟然照亮了思維的死角。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最顯眼的東西,往往最容易被忽視。

敵人——無論是佛爺、神秘“先生”還是保護傘網絡——他們在搜尋什麼?他們在警惕什麼?他們警惕的是一個訓練有素的臥底,是利用高科技手段竊取、存儲、傳遞情報的專業人員。他們會搜查電子設備,會監控通訊信號,會排查任何可疑的物理存儲介質。

但他們大概率不會在意一本……用來偽裝身份、學習附庸風雅的、枯燥的古董鑒定書!尤其是在我剛剛“晉升”,需要惡補這些知識以應對佛爺的情況下!

這本書的存在,合情合理!它的內容,對於他們來說,是毫無價值的“噪音”!

關鍵在於,如何將這本“無害”的書,安全地、不引起任何懷疑地,送到楊建國手中。

直接讓人來取?不行,任何與我直接接觸的人都會成為懷疑目標。

通過醫院的常規渠道?風險不可控,無法確保最終落到誰手裡。

我需要一個“信得過”,且其行為邏輯完全符合常理,不會引發任何聯想的“傳遞者”。

我的視線緩緩移動,最終,定格在了病房門口地麵——那張從昏迷的“保潔員”身上搜出來的、沒有任何標識的電子門卡。

一個計劃,如同拚圖般,在我腦海中迅速成型。粗糙,冒險,但或許是當前絕境中唯一一線生機。

我立刻行動起來。

首先,我快速處理了現場。將昏迷的女人用撕碎的床單牢牢捆綁,塞進衛生間的儲物櫃深處,並用清潔車和其他雜物巧妙遮掩。確保短時間內不會被輕易發現。

接著,我走到書桌前,拿起那本《明代瓷器釉色分類與辨偽》,深吸一口氣。我翻到其中一頁,上麵有我之前用清水寫下、此刻已幾乎完全蒸發、隻留下極其細微紙張褶皺的“水印”記錄。我拿起桌上那支醫生查房時用的、最普通的藍色圓珠筆,在這頁空白處,以一種輕鬆隨意、甚至略帶潦草的筆跡,寫下了一句看似無關緊要的話:

【楊教授,您推薦的這本《明代瓷器釉色分類與辨偽》受益匪淺,特彆是蘇麻離青料發色特征與永宣器型演變部分,已初步掌握。書中第47頁、89頁、132頁有幾處插圖印刷模糊,疑似盜版,可否方便時攜正版一閱?——學生陸文軒】

這句話,看似是學生向老師請教書籍問題,合情合理。

“楊教授”指向楊建國。

“蘇麻離青料”、“永宣器型”是佛爺最近感興趣且我惡補過的內容,符合“陸文軒”現階段的人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指出“盜版”,並請求“攜正版一閱”,是核心!這是一個隱晦但明確的信號——這本書有問題是“盜版”,即承載了異常信息),我需要你楊建國)帶著“正版”可能是接收裝置、密碼本或隻是一個確認安全的信號)來取走它!而點出的三個頁碼47,89,132),正是我記錄保護傘網絡核心架構省級樞紐和“先生”信息)以及父親被害關鍵證據的頁碼!

寫完這句話,我仔細檢查筆跡,確保它看起來自然,沒有任何刻意偽裝的痕跡。然後,我將這張紙條隨意地夾在書中間,合上書。

現在,是計劃最關鍵、也最危險的一步——如何將這本書,送到一個楊建國能夠合理、且不引起懷疑地接觸到的地方。

我拿起那張從殺手身上搜來的電子門卡。它能打開哪扇門?我不知道。但它是一個機會。

我走到病房門口,將耳朵貼在門上,仔細傾聽外麵的動靜。走廊裡一片寂靜,仿佛之前的生死搏殺從未發生。但這種寂靜,更讓人不安。

深吸一口氣,我輕輕擰動門把手,推開一條縫隙。走廊空無一人,隻有頭頂日光燈發出的嗡嗡聲。

目標:醫院圖書館或者公共閱覽區。這類地方通常有借閱或寄存服務,書籍流動是常態,將一本書暫時存放在那裡,最為合理。

我保持著“陸文軒”應有的、略帶病容的平靜姿態,手裡拿著那本關乎無數人性命的書,步伐穩定地走出病房,沿著記憶中的路線,向位於醫院西翼的小型圖書館走去。

每一步都如同踩在燒紅的炭火上。走廊兩側緊閉的房門,仿佛隱藏著無數窺視的眼睛。任何一個與我擦肩而過的醫生、護士甚至病人,都可能是不懷好意的監視者。我能感覺到後背傷疤傳來的緊繃感,右手的舊傷也在持續發出警告般的悸動。

幸運的是,一路上並未遇到任何盤問或異常情況。醫院依舊按照它固有的節奏運行著,仿佛我隻是一個普通的、在康複期散步的病人。

來到圖書館門口,這裡是自助服務模式,隻有一個管理員在遠處的櫃台後打盹。裡麵書架林立,環境安靜,隻有零星幾個病人在翻閱雜誌。

我的心跳微微加速。就是這裡了。

我假裝在書架上瀏覽,目光快速掃視,尋找著合適的位置。不能太顯眼,也不能太隱蔽。最終,我選擇了一個標注著“藝術社科暫存待整理”的書架。這個書架上的書通常是被讀者翻閱後隨意放回,或者等待管理員歸類上架,流動性強,暫時多出一本也不會立刻引起注意。

我小心翼翼地將那本《明代瓷器釉色分類與辨偽》,插入了這個書架中間偏下的位置,與其他幾本類似題材的書籍混在一起。做完這一切,我感到手心一片冰涼的汗濕。

現在,需要通知楊建國。

直接聯係他太危險。我想起了我們之間一個極少啟用、隻有在極端失聯情況下使用的“死信”傳遞點——醫院後院花園,第三張長椅下方,有一塊鬆動的磚塊。

我必須去那裡留下信號。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