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意外乾擾
“沙狐”失聯的陰影,如同墨汁滴入清水,迅速在“蜂巢”內部彌漫開來,給原本就緊繃的神經更添上一層沉重的鏽色。k市那片廢棄工廠區,仿佛成了一個吞噬希望的黑洞,不僅吞噬了一位忠誠的信使,也可能正在吞噬著我們小心翼翼構築的防線。每一次加密頻道裡的靜默,都讓我不由自主地想到“沙狐”可能正遭受的非人折磨,想到他是否能在酷刑下守住那有限的、卻至關重要的秘密。這股混合著憤怒、負罪和無力感的情緒,像一頭躁動的困獸在我心底衝撞,我必須用儘全部意誌力才能將它死死鎮壓。現在不是哀悼的時候,而是必須應對由此引發的一係列連鎖反應的時候。“淵默”那邊已經啟動了最高等級的應急程序,西北支線徹底凍結,相關信使如同水滴入海般消失,切斷了所有可能的追溯路徑。但我們都清楚,嘗到血腥味的對手,絕不會滿足於僅僅掐斷一條支線。
果然,更猛烈、更係統的“意外乾擾”,如同精心策劃的組合拳,接踵而至。
第一重乾擾:係統性的“合規”圍剿——一張無形卻窒息的巨網
王振雄利用其殘存影響力發起的“基層盤查”並未停止,反而在“沙狐”事件後,變本加厲,展現出一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瘋狂姿態。老嚴那邊傳來的消息,越來越令人窒息。
“林峰,情況越來越不對勁了!”老嚴的聲音透過加密頻道傳來,帶著壓抑不住的怒火和一絲被瑣碎事務消耗殆儘的疲憊,“現在不僅僅是交通樞紐和關鍵路段!他媽的,連一些重點區域的酒店入住實名登記、網吧上網身份證核查、甚至大型超市的會員信息異常查詢,都被納入了所謂的‘臨時性社會治安集中整治’和‘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強化’範圍!理由冠冕堂皇,無懈可擊!這老小子是在利用規則,織一張覆蓋我們所有可能活動空間的大網!我們好幾個‘暗流層’的信使反饋,雖然憑借經驗和預案暫時安全,但活動空間被嚴重壓縮,感覺周圍的空氣都變得粘稠,每一步都感覺有無數雙看不見的眼睛在陰影裡盯著!”
我聽著老嚴的彙報,指尖一片冰涼,仿佛血液都停止了流動。王振雄這一手,極其毒辣和老練。他不再僅僅針對某個具體的、可疑的目標進行追捕,而是巧妙地拉高了整個社會麵的“背景噪音”和監管強度。在這種近乎“潔淨化”的高壓態勢下,任何非常規的移動、任何短暫的停留、任何試圖隱藏身份的交流,其暴露的風險都會呈指數級上升。這就像在一個巨大的魚塘裡投入大量的生石灰,不針對某條特定的魚,卻能讓整個水域的酸堿度失衡,不再適合任何魚類生存。這是一種基於權力和規則的、令人絕望的降維打擊。
“我們的虛擬目標呢?陳曦製造的乾擾有沒有起到一些效果?”我追問,這是目前我們能想到的、為數不多的對抗這種體係化壓迫的手段。
“效果有,但杯水車薪!”老嚴語速很快,帶著焦灼,“陳曦偽造的那幾個攜帶有‘敏感電子設備’和‘大量不明資金’的‘高嫌疑目標’信號,確實成功吸引了一部分盤查力量,對方也明顯上鉤了,派出了人手去追查這些虛擬的幽靈。但王振雄似乎早就留了後手,他推動的這套盤查體係是網狀結構的,一個節點被我們的誘餌吸引,其他無數個節點仍在不知疲倦地運轉。而且……我憑借多年的直覺判斷,他可能已經通過某種我們尚未察覺的渠道,大致排除了虛擬方向,判斷出我們的主要傳遞力量並不在他瘋狂追查的那個方向上。”
我的心徹底沉了下去,仿佛墜入無底冰窟。對手的難纏程度和對局勢的掌控力,再次刷新了我最壞的預估。他不僅精通權術,更深諳與之匹配的戰術頭腦,能夠靈活調整策略,始終將壓力施加在我們最難受的地方。
“通知所有信使,”我深吸一口氣,那空氣仿佛都帶著針尖般的寒意,做出了一個艱難卻必須的決定,“再次降低移動頻率,進入‘龜息’狀態。非生死攸關,不進行任何形式的轉移。充分利用大城市的複雜環境進行深度隱蔽,大型購物中心、地鐵環線換乘通道、老舊居民區的密集樓宇……化整為零,分散潛伏,靜默等待風暴過去或下一步指令。我們必須先熬過這波係統性的、全方位的篩查!保存自己,就是保存希望!”
第二重乾擾:技術性的“精準”打擊——懸於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就在我們疲於應對地麵上的“人海”戰術和製度擠壓時,陳曦那邊傳來了更令人不安的消息——對手在無形的數字世界,也發動了精準而惡毒的攻擊。
“林峰,我們監測到異常情況。”陳曦的聲音帶著技術專家特有的冷靜,但通報的內容卻足以讓任何聽到的人心驚肉跳,“在過去六小時內,我們監測到針對‘暗流層’幾個關鍵節點城市,主要是區域通訊樞紐基站的、間歇性的、低強度的阻塞式乾擾。乾擾信號源不明,特征非常隱蔽,混雜在正常的通訊背景噪音中,持續時間很短,往往隻有幾十秒。但出現的時機……非常微妙,且極具針對性,往往在我們信使按照預定計劃,需要進行關鍵通訊確認——比如到達安全點後發送平安信號、或者需要請求下一步指令——的前後幾分鐘內出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能溯源嗎?確定乾擾源的性質和位置?”我立刻問道,一股冰冷的寒意沿著脊椎急速爬升,讓我幾乎打了個寒顫。這意味著對手不僅在地麵撒下天羅地網,還在我們賴以聯絡的空中通道上,設置了看不見的障礙和陷阱。他們可能無法準確定位每一個隱匿在人群中的信使,但他們似乎有能力,在某些關鍵的時間和地點,短暫地、精準地“致盲”我們的通訊,讓我們變成聾子和瞎子。
“極其困難。”陳曦的回答帶著一絲技術層麵遇阻的凝重,“乾擾信號經過精心偽裝和跳頻,發射源很可能是移動的車輛或者便攜設備,難以追蹤。我高度懷疑……對方動用了專業的、小範圍的電子戰設備,或者至少是頂級的、來自黑市的軍用級乾擾器。這種精準的、伴隨式的乾擾模式,不僅需要技術,更需要情報支撐。這強烈暗示,他們對我們的一部分通訊規律、聯絡時間窗口,甚至部分節點城市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一定的了解……是從“沙狐”那裡艱難撬開的嗎?還是我們龐大的計劃網絡中,某個不被重視的環節早已出現了不被察覺的裂縫?甚至……這個念頭讓我不寒而栗。這種來自未知方向的、精準而致命的技術乾擾,比明目張膽的追殺更讓人感到恐懼和無力。它像一把懸在頭頂的、看不見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你不知道它何時會落下,精準地切斷你與外界、與同伴唯一的聯係,將你徹底孤立在危險的黑暗之中。
“啟動第三套備用通訊方案!最高優先級!”我壓下心中的寒意,果斷下令,聲音不容置疑,“啟用最低功耗、最低速率、最高隱蔽性的應急信道,采用偽隨機跳頻和毫秒級突發傳輸模式!將每次通訊的數據包壓縮到極限,隻傳輸最核心的代碼和狀態信息,單次傳輸時間嚴格控製在毫秒級!儘可能規避、迷惑對方的乾擾窗口!我們必須保證這條生命線的斷續連通!”
第三重乾擾:物理性的“意外”事件——精準而冷酷的物理隔絕
然而,乾擾的浪潮並未止步於係統和數字層麵。真正的、血淋淋的、旨在直接中斷傳遞的物理意外,終於還是以一種極其突兀的方式,轟然降臨。
這一次,不是發生在荒僻的西北,而是在繁華喧囂的華南核心交通樞紐——g市。
負責傳遞編號為e4數據碎片的信使,代號“鐵匠”,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手,按照精心設計的指令,在g市中央地鐵站龐大迷宮般的寄存櫃區域進行交接。這是一個經過反複驗證、人流量大、監控存在死角、相對安全的傳統交接點。然而,就在“鐵匠”剛剛將存有芯片的、偽裝成普通維修工具包的包裹放入指定櫃門,轉身混入人流離開不到二十秒,一場突如其來的、原因不明的“小型電氣火災”在那個區域角落的配電箱內轟然爆發了!
“劈啪”的爆響聲中,火光猛地一閃,濃煙帶著刺鼻的塑料燒焦味瞬間彌漫開來,刺耳的火災警報尖銳地響徹整個地鐵站大廳。原本有序的人群頓時陷入恐慌和混亂,人們驚叫著,推搡著,爭相逃離煙霧彌漫的區域。訓練有素的站內安保人員迅速介入,拉起了鮮明的警戒線,手持滅火器撲救,同時果斷地物理封鎖了整個區域,包括那一片至關重要的寄存櫃區。
“g市中央地鐵站,e係列核心交接點因突發火災被物理封鎖!重複,被物理封鎖!”“淵默”的緊急彙報幾乎是和火災警報同步到達我的加密頻道,語氣依舊平穩,但內容卻字字千鈞。“‘鐵匠’已按最高優先級預案撤離,確認未暴露,已進入靜默狀態。但目標包裹……被困在封鎖區內,無法取出。消防部門和警方已經介入,後續清理、調查和恢複時間……完全未知。”
火災?電氣故障?在如此關鍵的地點和精確到秒的時間點?
我的心臟在那一瞬間仿佛被一隻無形巨手狠狠攥住,停止了跳動,巨大的耳鳴聲淹沒了周遭的一切。這真的是意外嗎?這巧合到令人發指的程度,已經遠遠超出了概率所能解釋的範疇!
是王振雄的勢力已經無孔不入地滲透到了城市公共安全係統內部,能夠精準地製造如此“恰到好處”的意外?還是他們利用了某種我們未知的、更高科技的手段,遠程精準地引發了這次事故?目的簡單、直接而有效——不是冒險直接奪取證據他們可能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從數百個櫃子中確定具體目標),而是通過製造一起足以引發公共安全響應的“意外”事件,利用官方力量,物理隔絕這個關鍵交接點,從而徹底中斷這條精心布置的傳遞鏈路!
“立刻評估影響和損失!”我幾乎是咬著後槽牙,從牙縫裡擠出這個問題,喉嚨裡湧上一股腥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