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舟在北境凜冽的寒風中航行數日,腳下蒼茫的雪原逐漸被一片建立在巍峨雪山環抱中的巨大城市所取代。
萬卷城。
與其說是一座城,不如說是一個由無數高塔、書院、藏經閣組成的龐大建築群。
古老的石質建築上覆蓋著皚皚白雪,卻又處處可見氤氳的靈氣光暈和閃爍的防禦符文。
空中不時有各色流光飛梭往來,皆是前來尋經問典的修士。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奇特的氣息,是舊紙墨香、靈木沉香與萬年寒冰交織的味道,沉靜而肅穆。
繳納靈石入城後,我便直奔城內最大的公共藏書機構——“覽經閣”。
此閣對所有修士開放,隻需支付費用,便可查閱海量藏書,當然,真正核心珍貴的典籍並不在此列。
即便如此,其規模也已令人震撼。
無數書架高聳入頂,層層疊疊,延伸至視線儘頭,玉簡、帛書、獸皮卷、甚至以神念烙印的特殊晶體分門彆類,浩如煙海。
我的目標明確——尋找一切與“混沌”、“源靈”、“上古秘聞”、“神燼”乃至“曦寂”這個名字可能相關的記載。
日複一日,我沉浸在浩瀚的文字與神念信息之中。
靈力與神識以前所未有的強度消耗著,疲憊不堪,但那種不敢停下的焦灼感驅使著我,像一架不知疲倦的機器,瘋狂地篩選、閱讀、記憶、分析。
大部分記載都是零碎的傳說、語焉不詳的詩歌、或是明顯經過誇張演繹的誌怪故事。
“混沌”常被提及,但多是指天地未開時的狀態,或是某種強大而難以名狀的力量源泉,並無“靈”的概念。
“源靈”一詞更是罕見,偶爾出現,也往往與某些先天誕生的強大精怪、元素之靈混淆。
關於“神燼”,毫無收獲,這個名字仿佛從未存在於任何記錄。
,找不到任何佐證。
時間一天天過去,希望如同手中的流沙,一點點漏儘。胸口那股因急切而燃燒的火焰,漸漸被冰冷的失望和更深的迷茫所取代。
難道連亦銘將一切痕跡都抹除得如此徹底?還是說,我所經曆的,真的隻是一個荒謬的夢境?
就在我幾乎要放棄在公共區域尋找,準備設法接觸那些被大宗門或古老家族秘藏的典籍時,一枚被隨意放置在“北境異聞錄”區域的陳舊玉簡,引起了我的注意。
這枚玉簡材質普通,甚至邊緣有些磨損,記錄的內容也大多是些荒誕不經的北地傳說。但在其中一段關於“極光幻境”的描述末尾,撰錄者以一種近乎隨筆吐槽的語氣,附加了一句話:“……然有古巫遺族言,流光非幻,實為‘世界之紗’薄弱處折射異界光影,甚或有沉睡古靈之夢囈夾雜其間,癡人妄語,不足為信。然其部族祭祀時,常吟誦一古老名諱,曰‘微’,謂其乃‘光之寂滅,寂中之光’,與此幻境似有感應,亦不知其所雲。”
微?
心臟突然間猛地一跳,幾乎要撞出胸腔。
長久以來的尋找終於看到一絲微光,雖然微弱,卻足以重新點燃幾乎熄滅的希望。
古巫遺族!
我立刻查找關於這個“古巫遺族”的信息。線索很少,隻模糊提及他們是一個極其古老的、信仰自然與靈魂的小型部落,常年生活在更北方、環境極度惡劣的“永凍荒原”深處,幾乎不與外界往來,被視為原始和落後的象征。
沒有具體位置,沒有更多記載。
但這已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