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上,鐵木真積極籌劃建立更加集權、高效的國家機器。
他與心腹將領、歸附的部落首領以及大薩滿闊闊出頻繁商議,初步構思了千戶製、怯薛軍以及《大紮撒》法典的框架。
他深知,要駕馭日益龐大的部落聯盟,僅靠傳統的部落關係和個人威望已不夠,必須有一套超越部落界限、所有人都必須遵守的製度和法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期間,他也在不斷觀察和考驗自己的兒子們和諸位功臣,為未來的權力分配和征戰方向進行鋪墊。整個蒙古高原,都在他的意誌下,如同一張逐漸拉滿的弓,蓄勢待發。
而拖雷,在這段關鍵時期,則完美地扮演了一個“隱於幕後者”的角色。
他謹遵萬弘濟的暗示,並未在父汗的統一大業中過分張揚,也未卷入兄長們日益激烈的明爭暗鬥。
他按時完成父汗交辦的巡哨、小規模清剿等任務,表現中規中矩,既不突出也不落後,很好地掩飾了自己和手下實力的飛速提升。
他將絕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對《長生禦靈訣》的潛修和在小範圍內的秘密推廣上。他選擇的對象,主要是對他絕對忠誠的伴當那可兒)以及他們所屬的家族子弟。修煉地點多在僻靜的冬營地或深夜的氈帳內進行。
他親自指導,分享心得,觀察著每一位修煉者和他們戰馬的變化,不斷完善對法訣的理解和應用。
他就像一位耐心的農夫,在眾人目光不及之處,精心培育著一片蘊含著無限生機與可能性的種子。
他偶爾也會跟隨父汗行動,冷眼旁觀著草原上依然存在的兼並、殺伐,心中對萬弘濟所言“減少殺戮”、“建立秩序”的必要性有了更深切的體會,也更加堅定了要引導蒙古走向另一條道路的決心。
公元1206年南宋開禧二年,金泰和六年)春,鐵木真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集了一場規模空前的忽裡勒台大聚會)。
來自蒙古高原各部的首領、萬戶、千戶、百戶那顏貴族官員)以及薩滿、長老們齊聚一堂,氈帳如雲,人馬如海,旌旗招展,盛況空前。
大會的準備持續了多日,宰殺了無數牛羊,釀造了海量的奶酒,空氣中彌漫著濃鬱的酒肉香氣和熱烈的氣氛。
拖雷也帶著他的人馬參與其中,但他更多是冷靜地觀察著這一切。
大會正式開始,德高望重的大薩滿闊闊出帖卜騰格裡)首先舉行盛大的祭天儀式,宣稱鐵木真受長生天之命,統治草原萬民。
在莊嚴肅穆的儀式和萬眾歡呼中,鐵木真被正式尊奉為“成吉思汗”,意為“擁有四海的汗”或“強大的汗”,標誌著大蒙古國的誕生。
緊接著,成吉思汗頒布了一係列奠定帝國基礎的製度。
他打破原有的部落界限,實行千戶製,將全體蒙古民眾劃分為九十五個千戶,分封給功臣貴戚統領,軍民合一,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和軍事動員能力。
他又建立了一支由他直接指揮的精銳護衛軍——怯薛軍,從各千戶、百戶及白身人自由民)子弟中挑選健壯驍勇者組成,成為汗庭最核心的武裝力量。
最後,他頒布了《大紮撒》《成吉思汗法典》),用法律的形式規定了社會秩序、軍事紀律、行為準則,雖然條文簡單,但極其嚴酷有效,旨在消除部落紛爭,鞏固統一政權。
整個過程中,拖雷看著父汗威嚴的身影,聽著台下山呼海嘯般的擁戴,心潮澎湃,但更多的是沉思。
他看到了一個強大集權國家的誕生,也看到了這套製度背後蘊含的強烈擴張性和軍事優先性。
大會的高潮,是成吉思汗展望未來,宣布將對周邊地區發動一係列征服戰爭,並鼓勵他的兒子們和各路將領積極向外掠奪,用敵人的財富和奴隸來壯大蒙古。
“天下土地遼闊,江河眾多,你們儘可以各自去擴大營盤,去搶奪人口和財物!”他的話語充滿了煽動性,點燃了幾乎所有與會者的貪婪和野心。
術赤、察合台、窩闊台等人立刻激動起來,紛紛上前陳述自己的征服計劃,爭搶著最富庶的進攻方向,言語間互不相讓,幾乎又要爭吵起來。
唯有拖雷,依舊沉默地站在一旁,眉頭微蹙,與周圍狂熱的氣氛格格不入。
不少人投來鄙夷或疑惑的目光,連成吉思汗也瞥了他一眼,眼神中帶著一絲不滿和失望。
喜歡逆命菩提請大家收藏:()逆命菩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