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聯合國邀林晚主講公益
紐約聯合國總部大會堂的水晶燈,把整個大廳照得跟白天一樣亮堂,可林晚攥著演講稿的手心,還是一層薄薄的汗。她低頭瞥了眼手裡的紙,上麵打印的字都快被指節捏出印子了,餘光裡,台下坐著的人一個比一個來頭大——有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有好幾個國家的副總統,還有全球頂級公益組織的頭兒,她甚至在人群裡看到了馬裡光伏項目裡那個總愛追著光伏板問“這東西咋能曬出電”的老村長,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三天前,她剛從印度處理完“肌健靈”仿藥的爛攤子,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駐華代表就親自跑到星辰科技總部,把一封燙金的邀請函往她桌上一放,那架勢跟送聖旨似的:“林總,您在非洲搞的光伏教室、康泰那支救了幾百個孩子的藥,還有星辰到處鋪的可持續發展項目,跟這次大會‘科技賦能公益’的主題嚴絲合縫,您可得來給全球公益人指條明路!”
當時林晚盯著邀請函上聯合國那枚藍底白紋的徽章,腦子嗡嗡響。她想起馬裡那個小村子,孩子們圍著太陽能板又蹦又跳,黑黢黢的小手在光伏板上摸來摸去;想起小宇媽媽抱著病曆本跪在康泰辦公室門口,求她救救孩子時那雙哭腫的眼睛;想起念念拉著萊拉逛圖書館,指著書架驕傲地說“這是我媽媽捐的”,萊拉眼裡那股“我以後也要幫人”的光……這些碎片突然在腦子裡拚成了“科技+公益”這幾個字,燙得她心口發顫。
“林總,該您上場了。”工作人員的聲音把她從回憶裡拽出來,林晚深吸一口氣,撩了撩耳邊被風吹亂的碎發,踩著十厘米的高跟鞋,一步一步往演講台挪。皮鞋跟敲在大理石地麵上,“嗒、嗒、嗒”的聲音在安靜的大會堂裡格外清楚,每一下都像敲在她心尖上。
站到麥克風前,她先對著台下深深鞠了個躬,抬起頭時,聲音比預想中穩多了:“各位閣下,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叫林晚,是中國一家科技公司的負責人,也是個公益路上的‘摸爬滾打選手’。今天站在這兒,我不想講啥大道理,就想掰扯幾個實打實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非洲馬裡的一個窮村子。”林晚的聲音透過揚聲器,傳遍整個大會堂,“那村子窮得叮當響,彆說電了,連口乾淨水都喝不上。我們頭回去的時候,扛了幾台光伏板,心想給學校通上電,讓娃們能在亮堂地方讀書。結果呢?村民們趁我們不注意,把光伏板全拆下來,裝到村裡那口老井上頭——因為在他們眼裡,先讓井裡冒出乾淨水,比讀書要緊多了。”
台下有人忍不住輕輕笑了聲,很快又安靜下來。林晚往前湊了湊話筒,繼續說:“這事把我打醒了,公益不是‘我覺得你需要啥’,是‘你到底需要啥’。後來我們趕緊調方案,把光伏技術往當地人的日子裡嵌:白天用光伏板抽水、供電,晚上給學校通上電,讓娃們能在電燈底下寫作業。現在你們猜怎麼著?那村子不光喝上了乾淨水,還靠光伏抽水種上了灌溉莊稼,村民們兜裡開始有閒錢了,連帶著送孩子上學的積極性都高了不少。”
她從文件夾裡抽出張照片,投影在大屏幕上——畫麵裡,馬裡的孩子們圍著光伏抽水機,黑臉蛋上沾著泥,卻笑得露出一口白牙,有個小丫頭正把耳朵貼在光伏板上,好像想聽聽“太陽是咋變成電的”。“這就是我理解的科技+公益第一點:精準。得用科技把需求摸透,再把公益項目跟當地人的日子焊死,這樣才能生根發芽,不然就是瞎忙活。”
“第二個故事,跟一瓶藥有關。”林晚的語氣沉了沉,“我們公司旗下康泰醫療,花了五年時間、三十多億,才搞出那支治兒童罕見病的‘ct003’。結果藥剛上市,印度有家叫‘南亞普惠’的公司,直接仿了個‘肌健靈’,把有效成分稀釋到三成,還往裡麵摻有害輔料,差點把孟加拉一個叫阿賈伊的孩子害死。”
台下響起一陣低低的議論,好幾個人皺著眉搖頭。林晚抬手壓了壓,繼續說:“當時我們氣得肺都要炸了,直接跑到印度法院維權。打贏官司後,有人勸我‘見好就收’,但我偏不——我們在印度、孟加拉設了免費救助點,那些買了仿藥的窮人家,我們免費給正版藥。有人說我傻,放著錢不賺倒貼錢。可我尋思,公益不能光看眼前那點賬,得算長遠的。”
她調出康泰的救助數據,大屏幕上跳出一行行小字:“這半年,我們救助了237個貧困患兒,189個孩子肌力明顯好轉,能重新走路、上學。更絕的是,現在越來越多藥企開始盯著罕見病藥,因為他們看見,隻要把藥做靠譜,社會真能給正向反饋。這就是科技+公益第二點:可持續。用商業的邏輯反哺公益,讓公益項目自己能‘造血’,才能走得遠、走得穩。”
說到這兒,林晚的目光掃過台下,正好對上馬裡老村長那雙渾濁的眼睛,老村長使勁兒點頭,嘴唇翕動著,好像在說“沒錯!就是這麼回事”。她心裡一暖,接著講第三個故事:“這故事主角是我女兒念念,她在江城實驗小學上學,學校裡有座我捐的圖書館。有天她帶從非洲來的同學萊拉逛圖書館,萊拉摸著那些花花綠綠的書,突然跟念念說‘我以後也要做公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屏幕切換成念念和萊拉的合照,兩個小姑娘手拉手站在圖書館門口,陽光把她們的影子拉得老長,萊拉懷裡還抱著本《非洲的小太陽》繪本。“萊拉以前沒見過這麼多書,因為她家鄉的學校連間像樣的教室都沒有。現在,念念和萊拉在學校搞‘舊書換文具’,把收集來的書寄到非洲,又把非洲孩子畫的畫帶回中國展覽。這過程裡我發現,科技能把公益的圈子搞得特彆大。”
林晚調出一張衛星地圖,上麵標著星辰在全球的光伏項目、康泰的救助點,還有各地學校的圖書漂流站,那些紅點密密麻麻,像撒了一地星星:“我們用區塊鏈技術盯著每本漂流書的去向,用大數據分析窮地方缺啥藥、缺啥設備,用人工智能優化光伏電站咋運維……科技不是冷冰冰的代碼,它能讓公益的手伸得更遠、更準。這就是第三點:可複製。把成功的公益模式用科技打包,就能在更多地方開花結果。”
演講到這兒,台下已經沒人交頭接耳,連最前排那幾個愛走神的商界代表,都支著下巴聽得入神。林晚放下演講稿,看著台下密密麻麻的麵孔,聲音裡帶了股前所未有的堅定:“各位,公益不是少數人的‘自我感動’,也不是一次性的‘作秀’。當科技把‘精準’‘可持續’‘可複製’這仨詞變成真格的,公益就能從‘彆人給飯吃’變成‘自己能做飯’,從‘幫一時’變成‘幫一輩子’。”
“就像馬裡的光伏板,不光照亮了教室,也照亮了村民的活路;就像‘ct003’,不光救了孩子的命,也讓罕見病研發有了更多盼頭;就像那些漂洋過海的書本,不光傳遞了知識,也把不同膚色孩子的心連在了一起。這就是我理解的‘科技+公益’——用科技的力氣,讓善意能一直長、一直長,讓每個需要幫忙的人,都能抓住屬於自己的那束光。”
最後一個字落音時,大會堂裡靜得能聽見針掉地上。緊接著,不知道是誰先站了起來,然後是第二個人、第三個人……不到十秒鐘,全場近千號人齊刷刷地站起身,掌聲跟潮水似的湧過來,震得頭頂的水晶燈都微微晃悠。
馬裡老村長抹著眼淚使勁拍巴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對著林晚豎大拇指,連之前對“科技公益”撇撇嘴的歐洲代表,也滿臉敬佩地鼓著掌。林晚站在台上,看著這沸騰的場麵,鼻子忽然一酸——她想起媽媽筆記本裡寫的“公益是件笨事,得耐著性子慢慢做,才能等它發芽”,現在她好像真的看到了,無數嫩芽從土裡鑽出來的樣子:有非洲草原上的光伏電站,有醫院裡患兒重新站起的身影,有漂洋過海的書本,還有兩個孩子手拉手的笑臉。
掌聲響了整整三分鐘才慢慢停住。林晚深吸一口氣,再次鞠躬:“謝謝大家。但真正該謝的,是那些在公益一線扛事兒的人,是那些肯相信善意的人,還有……每一個願意伸把手的你。”
走下演講台,聯合國秘書長的特彆代表快步迎上來,緊緊握住她的手:“林女士,您的演講太震撼了!‘科技+公益’的模式,給全球公益事業劈開了條新路子。我們必須跟星辰科技、康泰醫療深度合作,把這模式推廣到更多國家!”
林晚笑著點頭,心裡卻盤算著更急的事——得趕緊把這好消息告訴念念,告訴萊拉,告訴馬裡的孩子們,告訴所有相信“善意能長大”的人。公益這條路,她打定主意要一直走下去,用科技當火把,照亮更多人的路。
當天晚上,林晚聯合國演講科技+公益可持續模式這些話題直接霸了全球社交平台的熱搜。網友們翻出林晚之前做的那些公益事,評論刷得飛快:“原來公益還能這麼玩!科技讓善意有了長命百歲的本事!”“林總不光是商界大佬,更是公益界的定盤星,太酷了!”“求求更多企業學學這思路,賺錢和做公益本來就不該是仇人!”
林晚躺在紐約酒店的大床上,看著窗外曼哈頓的夜景,給陸哲發了條微信:“老公,我好像懂了媽媽說的‘笨事’是啥意思。就是得一步一個腳印,把每個小善意都養成能結果的樹。”
陸哲秒回:“我知道,所以我會一直陪著你,把這些樹種滿全世界。”
手機屏幕的光映在林晚臉上,她忍不住笑了。明天,她要去逛聯合國的公益項目數據庫,後天還要跟幾個國家的代表掰扯光伏公益咋合作……公益的路還長著呢,但隻要一想到那些在遠方等著光的人,腳步就格外踏實。她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在走,身後有無數雙手,正和她一起,把科技的光,變成照亮世界的暖。
喜歡繼承千億遺產後,我靠預知躺贏全請大家收藏:()繼承千億遺產後,我靠預知躺贏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