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聽到畢祺發現蒸汽機的原理時,我先是震驚,震驚之餘又有些激動,因為我見證了曆史,生產力即將迎來大變革。但當我看到聽到周圍人的笑聲時,我也明白了——這個時代還遠未準備好迎接這樣的變革。但有些事情,成與不成本就不是人能決定的,而我要做的就是,用超越時代的眼光,無條件支持畢祺,哪怕這條路有百分之九十都走不通,那也要去賭那百分之十的概率。”——李華《世子升職記》
李華沒等回郭晟,卻先等到了給自己賜婚的聖旨。
李華匆匆忙忙的跟著張恂來到蜀王府正廳,準備接旨。蜀王妃拉著蜀王早就到了,見李華來了,才才不緊不慢地整理衣袖,緩緩跪伏在地。
“臣等恭請聖安——”
宣旨的禮部官員見人都齊了,就開始宣旨:
奉
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紹膺鴻業,統禦萬邦,思以敦睦九族,衍慶宗潢。今有清河縣主拓跋氏蘊貞,毓秀璿源,稟柔嘉之範;蜀王世子拓跋燾,分輝銀漢,標岐嶷之姿。金枝相輝,玉葉交映,允稱嘉耦。
特遣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張四維為正使,鴻臚寺左少卿趙用賢為副使,齎節奉冊,以今月二十日吉辰,授清河縣主為蜀世子妃。所有應行典禮,著有司如式備辦,賜白金萬兩、紵絲表裡百匹、莊田二百頃為嫁資。
於戲!=嗚呼)琴瑟和鳴,式讚雍熙之化;螽斯衍慶,永綿宗社之休。欽哉!
弘啟二十六年十月二十日
奉天殿行璽
李華跪著聽完旨,接過聖旨後又反複看了好幾遍,念錯了吧,怎麼把自家的縣主嫁過來了?
那個禮部官員念完後,趕緊上前恭喜李華。李華點頭回應後又問:“那聖上關於我父王的病,是否有了決斷?”
那官員這時又拿出了一個藍色描金冰紋粉書箋,遞給李華。李華指尖觸到紙麵時微微一顫——這竟是皇帝私用的禦箋。字跡灑脫中帶著幾分隨意,全然不似平日詔書的莊重,大意就是說自己聽說自己弟弟蜀王徹底瘋了,很難受,於是從宮裡撥了不少珍貴藥材給蜀王,然後讓侄兒打理蜀王府的一切事物,如果有事,就上書給自己,自己會給侄兒撐腰。
李華看完,彆有深意的看了一眼瘋癲的蜀王,然後將書箋遞給蜀王妃。
蜀王妃讀完後,示意身邊的劉嬤嬤,給那個禮部官員塞了一錠銀子,那官員瞬間笑得和花一樣,又說了不少吉利話。
蜀王妃讓人帶那個官員下去休息,然後又派人將壽陽郡主和南平郡主叫來,告訴她們這個消息,李華則讓張恂將任亨泰請過來,畢竟他以前是京官,也許知道些內幕。
南平郡主是最後一個到的,李華見所有人都齊了,這才將賜婚的內容說給他們聽,壽陽郡主和南平郡主先是高興,然後緊跟著就是疑惑,兩個人都是同樣的疑問,“怎麼是個縣主?”
任亨泰卻是想明白了,和李華、蜀王妃解釋說:“殿下和王妃有所不知,如今朝堂上以趙首輔為首的翰林派和勳貴們鬥的是不可開交。近幾年,駐守在山海關外的元姓宗室也有所不滿,開始把手伸進朝堂,聖上這次賜婚可能就是想扶持宗室,讓朝堂形成三足,相互掣肘。”
李華聽完覺得有道理,但蜀王妃卻有些不高興。壽陽郡主輕搖團扇,關切地湊近蜀王妃:“母親為何悶悶不樂?可是身子不適?”她指尖有意無意的劃過蜀王妃的衣袖,帶起一陣馥鬱的蘇合香氣。
李華和南平郡主這才注意到蜀王妃有些不高興,李華似乎是猜到了原因,於是就問蜀王妃:“可是母親不滿意這世子妃的人選?”
蜀王妃微微頷首,指尖摩挲著茶盞邊緣的鎏金紋路:“這婚事...未免太過...。”她鳳眸微抬,目光掃過李華的臉龐,有些擔憂的說:“那縣主出身宗室,性子定然驕縱,燾兒性子也烈,這二人在一塊豈不是要天天吵得家宅不寧?”蜀王妃輕歎一聲,指尖無意識地劃過茶盞上吉祥紋樣,留下一道細小的刮痕。
任亨泰安慰道:“王妃勿憂,聖上既然賜了婚,想必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那位清河縣主也為未必性子嬌縱。臣有位同窗就在岱崗州任按察副使,不如讓他細細打聽一番?”
蜀王妃聽了,臉色稍緩,點頭道:“如此便有勞任先生了。若那縣主真如聖上所望,能與燾兒和睦相處,也是一樁美事。”
喜歡世子去哪了?請大家收藏:()世子去哪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