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示意栗嵩與夏铖退至殿外守候,待殿門輕輕合上,他才緩步走向那口樟木箱。
箱蓋開啟的瞬間,一縷異香悄然逸出,既非宮中常用的龍涎香,也非尋常花香,倒像是遙遠西域傳來的熏香,夾雜著沙漠夜風的清冽。
那個大食女子自箱中緩緩起身,動作間帶著沙漠民族特有的柔韌與韻律。她身上雖穿著明製的月白交領襦裙,但那充滿異域風情的容貌與身段,卻讓這身漢家衣裙顯露出彆樣韻味。
燭光下,李華仰頭看去,她的肌膚呈現出日光親吻過的蜜色光澤,一雙琥珀色的眼眸大而深邃,眼尾天然微挑,顧盼間流轉著神秘的光彩。挺秀的鼻梁下,飽滿的雙唇如熟透的石榴,無需點染便自帶著嫣紅。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那異於中原女子的身段——即便在寬鬆的明製衣裙下,依然能看出豐盈曼妙的曲線。上衣在胸前繃出驚心動魄的弧度,腰肢卻纖細得仿佛一掌可握,裙擺下隱約可見圓潤的臀線。這具身體既有沙漠女子的飽滿活力,又因身著漢家服飾而平添幾分禁欲的誘惑,兩種特質在她身上奇妙地交融。
她微微低頭,用帶著異國腔調的漢語輕聲道:“奴婢阿思亞,拜見殿下。”聲音如大漠駝鈴般沙啞而迷人。
李華凝視著這朵來自遠方的異域之花,殿內燭火輕輕搖曳,將二人的身影投在屏風上,一室靜謐中,隻餘熏香嫋嫋。
李華握住阿思亞的手腕,稍一用力便將她帶入懷中,一同倒向鋪著錦緞的床榻。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征服這匹來自遠方的,指尖探向她衣襟的盤扣。
阿思亞非但沒有退縮,反而迎著他的動作微微挺身,用帶著異國腔調的漢語在他耳畔低語:“我的小殿下...”那聲音像是沙漠旅人渴飲的第一口甘泉,沙啞中帶著奇異的甘甜。她主動解開腰間的絲絛,衣裙如花瓣般散開,露出蜜色的肌膚。燭光在她起伏的曲線間流淌,勾勒出驚心動魄的輪廓。
與中原女子的含蓄克製不同,阿思亞的每一個反應都熱烈而直白。當李華撫過她纖細的腰肢,她會用婉轉的喉音表達喜悅;當他吻上她修長的脖頸,她會用古老的大食語呢喃著情話。那雙琥珀色的眼眸始終凝視著他,裡麵跳動著野性的火光。
最讓李華驚歎的是她異於常人的體力與柔韌。她能夠輕鬆跟上他每一次的節奏變換,修長的雙腿如藤蔓般纏繞。在她時而高亢時而低回的異域吟唱中,李華仿佛看見了駝隊穿行的金色沙丘,看見了月光下波光粼粼的綠洲。
直到三更鼓響,這場跨越千裡的征服才漸近尾聲。阿思亞伏在錦被間,汗濕的卷發貼著臉頰,如同剛剛經曆長途跋涉的沙漠羚羊。她用最後的氣力輕吻李華的手背,用生硬的漢語呢喃:“您...是我的主人...”
窗外月色西沉,殿內異香未散。李華望著懷中這具充滿異國風情的軀體,終於明白為何曆代帝王都對西域美人如此癡迷——這確實是一種令人沉淪的、與眾不同的魅力。
李華沉溺在這異域溫柔鄉中難以自拔,就連栗嵩與夏铖在門外的低聲提醒也置若罔聞。他摟著阿思亞豐腴的身軀,直至天明方醒。
晨光透過紗帳,李華醒來時,手掌仍流連在阿思亞光滑的脊背上。感受到他的觸摸,阿思亞睜開那雙琥珀色的眼眸,毫不忸怩地赤身下榻,取來夜壺後恭敬跪在床前。她仰起頭時,蜜色的肌膚在晨光中泛著細膩的光澤,眼中流轉著毫不掩飾的傾慕。
“主人請用。”她雙手捧起夜壺,姿態虔誠如獻祭。
待李華方便完畢,她正要起身收拾,卻被他一把攬回榻上。她順從地伏在錦被間,如沙漠中的母豹般舒展著矯健的身姿。
“你們大食女子,都這般懂得取悅人麼?”
阿思亞回眸一笑,眼波流轉“隻有真正的英雄,才配讓大食女子傾心侍奉。”她的漢語雖帶著口音,卻更添幾分撩人韻味。
在她的溫柔服侍下,李華不禁發出滿足的歎息。阿思亞在他耳畔用大食語呢喃著小殿下,那異國的語調仿佛帶著魔力,讓他再度沉醉在這片異域風情之中。
就在此時,門外傳來吵鬨聲,李華瞬間被嚇壞了,趕緊從阿思亞身上爬起...
門外,當彭啟豐得知殿下還未起床,不禁疑惑,本想來看看,來到門口去遇上了栗嵩夏铖的阻攔,更加懷疑,不顧兩人的阻攔,衝進了屋裡。
就叫李華穿著裡衣手裡拿著書,捂著鼻子,夜壺翻了氣味飄的哪哪都是,看見彭啟豐來了,李華趕緊來到一旁,讓栗嵩夏铖找人收拾。
李華又對彭啟豐說道:“昨夜我讀《解語》,讀到一句“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一開始不明白,直到今早才忽然想明白,下床著急取書時,這才打翻了夜壺。”
李華說罷,還自嘲兩聲。
彭啟豐本來還在四處觀察,可當聽到李華那句“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十分驚奇,於是便問道:“不知殿下是如何理解的?”
李華順帶將彭啟豐引至正廳,親手為老臣斟了一盞茶,方才從容道:
“這句話說的是百姓連飯都顧不上吃要去應付官吏,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又怎麼能安居樂業、休養生息呢?”他輕撫茶盞邊緣,“這是在告誡為政者,不可苛政擾民。”
彭啟豐眼中閃過驚喜:“殿下能悟到這一層,實屬難得。”
“其實今早打翻夜壺時,我倒另有一番感悟。”李華微微一笑,“這夜壺雖是不雅之物,卻不可或缺。若為彰顯潔淨而禁絕夜壺,反倒要惹出更大的麻煩。為政之道亦是如此——有些看似粗鄙的事務,實則關乎民生根本。”
他起身踱步到窗前,望著院中灑掃的宮人:“譬如這行宮中的雜役,若為維持體麵而削減人手,隻怕不過三日便會汙穢不堪。治國理政,既要看到朝堂之上的經義文章,也要顧及市井之間的瑣碎需求。”
彭啟豐聽得怔住,他萬萬沒想到這位年輕的世子能從夜壺聯想到治國之道。這番話讓彭啟豐肅然起敬,他起身整了整衣冠,鄭重行禮:“殿下見識卓絕,老臣佩服。”
喜歡世子去哪了?請大家收藏:()世子去哪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