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天象來預測國運,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有著無可比擬的說服力。
周德威還想再辯,卻被李克用一個眼神製止了。
他那隻獨眼中,閃爍著深沉的思索。
就在大廳內議論紛紛,人心浮動之際,一名斥候親衛帶著一身的寒氣與塵土,從門外疾步奔入,單膝跪地,高聲稟報:“啟稟晉王、秦王!我方潛伏在涿州外的斥候傳回死訊!耶律阿保機已於昨夜悄然拔營,率主力北撤!如今留在涿州城外佯攻的,不過是其麾下一支數千人的偏師!”
消息如同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千層巨浪。
契丹主力竟然撤了?
眾人驚愕之餘,下意識地看向李昭。
如果契丹主力真的退去,那所謂的“南侵”威脅,豈不成了笑話?
李昭剛剛建立起來的一絲信任,瞬間又變得岌岌可危。
周德威冷哼一聲,剛要發作,卻見李昭非但沒有絲毫慌亂,反而露出一絲儘在掌握的微笑。
“撤得好。”李昭的聲音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他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卻不知早已落入我的算計之中。傳我將令,命早已埋伏在淶水以北的徐溫將軍,立刻出擊!待遼軍後隊渡河過半,三麵合圍,一舉殲之!我要讓阿保機知道,我漢家疆土,不是他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
命令下達,擲地有聲。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秦王早就料到契丹人會撤退,並且提前設下了埋伏!
這份算無遺策的智謀,遠比虛無縹緲的星象更讓人心驚。
李克用的獨目中,第一次露出了真正的凝重。
他盯著李昭,仿佛要將這個年輕人徹底看透。
接下來的三天,幽州城陷入了一種奇異的平靜。
所有人都屏息以待,等待著淶水方向的消息。
這場伏擊的成敗,將直接決定《燕雲互援盟書》的命運。
第三日黃昏,一騎快馬卷著煙塵衝入幽州城,馬上的信使滾鞍下馬,嘶啞的聲音帶著狂喜,響徹雲霄:“捷報——!大捷!徐溫將軍於淶水大破遼軍,斬敵一千三百餘級,遼軍偏師主將授首,潰不成軍!”
消息傳來,整個節度使府都沸騰了!
千餘遼騎被殲,這可是數年來對遼作戰中,漢軍取得的最輝煌的勝利之一!
李昭的預測和部署,得到了最完美的驗證!
當晚,李克用再次設宴,這一次,氣氛已截然不同。
眾將看李昭的眼神裡,充滿了敬畏與信服。
酒酣耳熱之際,忽然有人指著窗外驚呼:“快看!天上的星星!”
眾人紛紛湧向庭院,抬頭望去,隻見夜幕之上,平日裡黯淡的紫微星,此刻竟與旁邊數顆星辰彙聚一處,綻放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形成了一幕極其罕見的“紫微星合”奇觀!
這神異的天象,讓所有人都驚得目瞪口呆,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敬畏。
李昭迎風而立,衣袂飄飄,他指著天際的奇景,朗聲道:“晉王請看!白日,我軍大捷,斬胡虜首級;夜晚,紫微星合,天兆祥瑞。此乃上天昭示,主中原當共禦外敵,不可再內耗相爭!天意如此,人心所向,晉王還在猶豫什麼?”
天象為真,戰功為實。
李克用仰望星空,沉默良久,那張飽經風霜的臉上,終於露出一絲釋然的笑容。
他轉過身,對著李昭一字一頓地說道:“好!秦王!我李克用,信你!這《燕雲雲互援盟書》,我簽!”
大廳之內,重新燃起燭火。
筆墨備好,盟書攤開在案幾之上。
李克用拿起筆,蘸滿了墨,隻要他落下這一筆,河北與關中便將結成牢不可破的同盟,整個天下的格局,都將因此改變。
就在李克用的筆尖即將觸及盟書紙麵的那一瞬間——
一名守城校尉神色慌張地從門外衝了進來,甚至忘了通報,噗通一聲跪倒在地,急切地喊道:“啟稟……啟稟二位王爺!城外……城外來了一名使者,自稱來自吐蕃,奉讚普赤鬆讚之命,有十萬火急之事,求見秦王殿下!”
吐蕃?
李克用的筆尖,在離紙麵一寸的地方,停住了。
大廳內剛剛緩和的氣氛,瞬間再次繃緊。
所有人的目光,都從盟書上,猛地轉向了那名驚魂未定的校尉。
在這個節骨眼上,遠在西陲的吐蕃,派使者來做什麼?
喜歡魂穿五代,我占壽州為王請大家收藏:()魂穿五代,我占壽州為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