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的效率高得驚人。
沈錚點頭後的第三日,一紙蓋著應天府衙大印的文書便送到了墨香書坊。
文書宣稱,惠民堂東家李贄涉嫌“糾集匪類、謀奪民產、行凶傷人”,其家產悉數查沒充公,其名下包括惠民堂總店、三處倉庫、城外一座廢棄磚窯廠以及現銀千兩,一並折價劃歸苦主陳啟,以作賠償。
與此同時,一隊五名精乾的錦衣衛緹騎入駐書坊附近,明麵上是保護“重要人證及苦主”,實則監視,也聽候陳啟明差遣。
為首的是一名姓趙的小旗,麵容冷硬,話不多,但指令執行得一絲不苟。
陳啟明心中了然,這是沈錚劃下的道,也是給他的第一重考驗——能否用好這些人,能否真正把事情做起來。
他毫不怯場,立刻行動起來。
首先,將書坊的印刷業務全權交給福伯和雇傭的兩名學徒維持,核心的蠟模活字技術則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接著,帶上趙小旗等人,直奔城外那座廢棄的磚窯廠。
窯廠占地頗大,隻是荒廢已久,顯得破敗。
但對陳啟明而言,現成的窯體、充裕的場地、遠離人群的隱蔽性,簡直是完美的玻璃工坊選址!
“趙兄,麻煩派兩位兄弟,持沈大人的手令,去市麵上招募十名可靠的老窯工,工錢給雙倍,但要簽死契,嚴禁泄密。”
“再找可靠的匠人,按我畫的圖紙,改造這幾座舊窯,需要加高、加固,通風尤其要做好…”
“采購的石英砂、石灰石、純堿通過硝石提純和草木灰並用的方式)、石炭,品質必須上乘,量要足…”
陳啟明一條條指令清晰明確,絲毫不像初次管理工坊的書生。
趙小旗眼中閃過一絲訝異,但依舊沉默領命,安排手下分頭行動。
有錦衣衛的虎皮和充足的銀錢開路,一切進展神速。
十名經驗豐富的老窯工很快帶著家眷被“請”到了廠區,事實上處於半軟禁狀態。
各種原材料源源不斷運來。
工匠們按照陳啟明繪製的古怪圖紙,熱火朝天地改造著窯爐。
陳啟明白日泡在工坊,親自指導關鍵部位的改造,解釋著那些窯工們從未聽過的“高溫計”、“鼓風箱”、“退火窯”的概念。
夜晚,他則在油燈下不斷計算、優化配方,繪製更精細的器具圖紙,偶爾與翹兒探討一些工藝細節。
翹兒雖不懂技術,但心思玲瓏,常能提出一些關於人員管理或物資調配的實用建議。
【基於現有材料與工藝理解,新型高溫窯爐設計完成,預計可將爐溫提升至所需標準。獲得文明點數+5。】
【當前文明點數:45。】
數日後,第一座改造完成的高爐終於點火。
巨大的鼓風箱在壯漢的拉動下呼嘯,石炭投入,烈焰奔騰,爐溫迅速攀升,遠超這些老窯工過往的經驗。
所有窯工都屏息凝神,看著那位年輕的東家。
陳啟明親自操作,將按新配方混合好的原料投入坩堝,送入爐心。
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火光映照著他專注而堅定的臉龐。
這一次,他有足夠的資源和時間追求完美。
經過漫長而煎熬的等待,當特製的坩堝被再次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