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旨意和京裡來的學徒,像兩副沉重的鐐銬,哐當一聲砸在了製造局剛剛鬆快沒兩天的地麵上。
那幾位從欽天監和太醫院精挑細選來的“老成持重”之人,果然名不虛傳。一個個眼神溜滑,說話滴水不漏,見了陳啟明和徐光啟,禮數周全得挑不出一絲毛病,可那眼神裡的探究和打量,卻像小刷子似的,恨不得把兩人從裡到外掃個通透。
工坊裡的氣氛一下子又繃緊了。工匠們說話都壓低了嗓門,乾活時總覺得後腦勺癢癢,仿佛有人盯著。
陳啟明麵上不動聲色,安排這幾位“大爺”住下,吩咐好吃喝用度,轉頭就把徐光啟拉進了密室。
“光啟兄,這哪兒是學徒?這分明是陛下派來的‘眼睛’!”陳啟明揉著發脹的額角,苦笑,“教吧,核心技術泄底;不教吧,抗旨的帽子立馬扣下來。這差事,真真是耗子鑽風箱——兩頭受氣!”
徐光啟也是愁眉不展,他一個純粹的研究者,哪經曆過這般陣仗:“這可如何是好?顯微鏡下的奧妙,絕非一朝一夕能領悟。若他們學不會,回去稟報…陛下會不會以為你我藏私?”
正犯難間,陳啟明腦中那久違的、冰冷的提示音再次響起,此刻卻宛如天籟。
【偵測到宿主麵臨技術傳授與保密的兩難困境。】
【可選輔助方案生成中...】
【方案一:提供‘結構化誤導教學框架’。將核心技術拆解為數百個無關痛癢的碎片化步驟,摻雜大量冗餘操作與錯誤方向,極大延長學習周期與試錯成本。需消耗文明點數30點。】
【方案二:提供‘認知乾擾素’微量吸入型)。可於教學環境中微量釋放,無形中降低受教者對關鍵細節的記憶力與理解力,效果持續兩個時辰。每份需消耗文明點數5點。】
【當前文明點數:102。】
陳啟明先是一愣,隨即差點樂出聲來。
好家夥!這係統平時裝死,關鍵時刻給出的主意…一個比一個缺德,又一個比一個解渴!
他強忍笑意,對著一臉茫然的徐光啟低聲道:“光啟兄,我倒有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咱們這般…”
次日,顯微鏡教學正式開始。
徐光啟負責主講,他拿出當年給蒙童開講的架勢,從光的直射折射反射講到透鏡成像原理,又從水晶與琉璃的區彆講到研磨砂的粗細分級…引經據典,微言大義,聽得那幾位京裡來的“學徒”兩眼發直,筆記記得飛快,卻感覺離那神奇的水滴世界越來越遠。
陳啟明則在一旁默契配合,【兌換】了那份【結構化誤導教學框架】。
【當前文明點數:72。】
每當徐光啟講到關鍵處,陳啟明便“恰好”提出一個看似相關實則繞遠的疑問,或是“親自示範”一個繁瑣無比、效果卻平平的研磨手勢,再或者“無意間”感慨一句:“唉,可惜今日濕度大了些,若是上月丙戌日那般的乾爽天氣,這透光率起碼能高上一成…”
幾位學徒聽得雲裡霧裡,隻覺得這顯微鏡之學博大精深,竟與天文曆法、陰陽五行、節氣乾濕都休戚相關,絕非輕易可窺門徑。他們埋首狂記,隻覺得頭昏腦漲,卻不敢有絲毫怠慢。
幾天下來,學徒們態度恭敬依舊,眼神裡的精明卻淡了不少,換上了真實的困惑與敬畏。
陳啟明和徐光啟偶爾對視一眼,皆看到對方眼中一絲無奈的笑意。
這法子雖損,卻有效。
…
這日午後,陳啟明正監督著新一批望遠鏡鏡筒的打磨,一名學徒忽然拿著塊鏡片胚料,愁眉苦臉地來找他:“陳大人,您看此胚料,按徐大人所授之法研磨了整日,為何總是這邊緣泛黃,通透不清?”
陳啟明接過一看,便知是原料中含雜質過多,非研磨技巧所能解決。
他正琢磨如何用“教學框架”裡的方式委婉解釋,腦中係統提示音再次響起:
【檢測到具體技術問題:‘劣質水晶胚料去雜提純’。】
【根據現有條件,推薦優化方案:構建簡易陶土回流過濾裝置,以二次蒸餾烈酒為溶劑,可析出部分金屬雜質,提升胚料純淨度約15。所需材料:陶罐、竹管、烈酒…】
【解決方案傳輸完畢,消耗文明點數1點。】
【當前文明點數: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