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海送來的那塊“劣銅”錠被證實有效,讓陳啟明看到了解決材料困境的一線曙光。
但這塊金屬錠的來源太過模糊,呂宋商隊更是如同鏡花水月,難以追尋。
他必須抓住“百寶閣”這條線索,但絕不能打草驚蛇。
李總旗的暗中調查需要時間,陳啟明決定雙管齊下。
他再次將李總旗喚至書房。
“李總旗,對‘百寶閣’和趙德海的調查要加快,但要更隱蔽。”陳啟明低聲吩咐,“重點查清,趙德海與哪些海商有私交,近期是否有來自呂宋或更遙遠西番的船隊入港,那支抵押貨物的商隊如今又在何處。”
“是,大人!屬下已有些眉目,正在核實,一有消息立刻回報!”李總旗領命而去。
陳啟明沉吟片刻,鋪開紙筆,寫了一封簡短的信函,用火漆封好。
“來人。”
一名值守的緹騎應聲而入。
“將此信,送至徐光啟徐大人府上,務必親手交到徐大人手中。”陳啟明將信遞過去,神色鄭重。
緹騎雙手接過,躬身退下。
徐光啟身為禮部侍郎,又精通西學,與不少西洋傳教士和海商有往來,或許能從另一個角度提供關於海外奇礦的線索。
這是目前最可靠且不會引起過多注意的途徑。
做完這些,陳啟明深吸一口氣,將注意力轉回迫在眉睫的燧發槍量產難題上。
鎳鋼的突破固然可喜,但產量極低,良品率也不穩定,遠水難解近渴。
燧發槍的量產,必須立刻找到現階段更可行的方案。
他再次沉浸意識,看向係統界麵。
【文明點數:41點】
點數嚴重不足,無法兌換大型技術。
他必須精打細算。
燧發槍量產的核心瓶頸在於槍機內那幾個需要精密配合的零件:擊錘、燧石夾、阻鐵、主彈簧。
機床和鎳鋼是長遠解決方案,但眼下需要一種更簡單、更快速的方法來保證這些關鍵零件的短期供應和基本可靠性。
他的目光在技術樹的枝杈間快速掃過,最終鎖定了一項廉價但或許能解燃眉之急的技術。
【初級失蠟鑄造法精要改良版)需40點):包含適用於小型複雜金屬零件的失蠟鑄造工藝流程、蠟模製作、型殼製備、熔煉澆鑄及後續清理要點。注:此法鑄造的零件韌性較差,需配合嚴格的熱處理退火正火)改善性能。】
失蠟法!這是古代就能實現複雜零件成型的技術!
雖然鑄造出的零件性能不如鍛造,但通過熱處理改善,足以應對初期的量產壓力!
最關鍵的是,它隻需要40點!幾乎花光他所有的點數,但值得一搏!
“兌換!”
【兌換成功。消耗文明點數40點。當前點數:1點。】
關於如何製作蠟模、配製耐火塗料、製作型殼、控製熔煉和澆鑄溫度,以及後續熱處理工藝的海量知識湧入腦海。
雖然這些知識同樣需要本土化改良,但無疑指明了一條清晰的道路。
陳啟明立刻起身,再次紮進工坊。
他召集了工匠中手藝最精細的幾位老師傅。
他沒有直接解釋原理,而是拿起一塊蜂蠟,用小刀飛快地削刻起來。
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他很快削出了一個簡易的擊錘蠟模。
“此法,名為‘熔模鑄造’。”陳啟明舉起那枚蠟模,“用蜂蠟精確雕刻出我們需要的零件模樣,稱為‘蠟模’。”
“然後在蠟模表麵反複塗掛特製的細泥漿和耐火砂,陰乾,形成一層堅硬的外殼,稱為‘型殼’。”
“再將型殼放入熱水中,蠟遇熱熔化流出,便得到一個中空的、與零件形狀一模一樣的型腔。”
“最後將鐵水澆入型腔,冷卻後打碎外殼,便可得到與蠟模形狀完全一致的金屬零件!”
工匠們聽得目瞪口呆,他們從未聽說過如此奇妙的鑄造方法!
“大人…這…這法子真能成?”一位老工匠顫聲問道,眼中充滿了難以置信和躍躍欲試的光芒。
“理論可行,但需反複試驗!”陳啟明肯定道,“關鍵在於蠟模的精度、泥漿的配方、熔煉的溫度!隻要我們攻克這些,便可快速、大量地生產形狀複雜的零件,無需完全依賴手工一點點銼磨!”
“王師傅,你帶人負責調製泥漿和耐火砂,要極細,附著性要強!”
“李師傅,你帶手藝最好的幾個徒弟,負責雕刻蠟模,務必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