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有升任山東都指揮僉事的消息,如同一根冰冷的針,刺破了揚州城看似平靜的帷幕,也刺中了陳啟明心中最敏感的那根神經。
山東,與揚州所在的南直隸隔黃河相望,控扼漕運咽喉,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吳大有此人,背景複雜,與京營、鄭芝龍勢力乃至宮內宦官都可能有牽連,他絕非普通的武將。
在這個節骨眼上,他被派到山東,絕非偶然!
這更像是一步精心策劃的棋,意在加強對南方,特彆是對漕運命脈的控製。
而自己所在的揚州,正是漕運樞紐!
一股強烈的危機感,讓陳啟明坐立難安。
他立刻通過翹兒,向蘇慕賢發出了緊急密信,陳述了吳大有上任可能帶來的威脅,並請求動用組織的力量,密切關注山東方向的動向,尤其是與吳大有相關的任何異動。
蘇慕賢的回信很快,語氣同樣凝重:“啟明兄所慮極是。吳某赴任,恐非吉兆。山東方麵,已加派人手,嚴密監視。然敵暗我明,需做最壞打算。工坊安危,乃重中之重,宜早做防範,必要時,或需暫避鋒芒。”
連蘇慕賢都如此重視,可見事態嚴重。
“暫避鋒芒”四個字,更是讓陳啟明心頭一沉。這意味著,連“逐浪人”組織也對可能到來的風暴心存忌憚。
工坊內的氣氛,再次緊張起來。
趙德海加快了短銃的製作和防衛設施的布置,牆頭暗設了警鈴和鐵蒺藜,還組織工匠進行了幾次應急演練。
顧青也感受到了這種緊張,他主動協助改進了工坊的幾處薄弱環節,利用他的機關術,設置了幾處巧妙的預警機關。
然而,所有人都明白,如果真有大股官兵前來圍剿,這些措施也隻能起到有限的拖延作用。
就在這種山雨欲來的壓抑中,顧青帶來的“金剛砂”發揮了奇效。
摻入了少量金剛砂粉末的拉刀,經過特殊的淬火處理後,硬度和耐磨性得到了質的提升,拉削膛線的效率和成功率大大提高。
第一支完全由“沈氏工坊”自製、帶有標準膛線的燧發槍管,終於成功問世!
雖然拉削的精度還有待提高,彈頭也需要專門適配,但這無疑是裡程碑式的突破。
陳啟明親自測試了這支槍管。
在工坊後院僻靜處,裝填了特製的、略帶錐度的鉛彈,對準百步外的一塊厚木板。
擊發!
砰!
槍聲比滑膛槍更為清脆,後坐力也略有不同。
眾人迫不及待地跑過去查看。
隻見厚木板上,彈孔清晰,不再是滑膛槍那種不規則撕裂狀,而是更為圓整,且位置精準,偏離靶心不足一寸!
百步之外,有此精度,已是驚人!
若是換上更合適的彈頭,精度還能進一步提升!
工匠們爆發出熱烈的歡呼!連日來的擔憂和壓抑,在這一刻被巨大的成就感衝淡了不少。
陳啟明撫摸著尚帶餘溫的槍管,心中也是激動難平。
線膛槍的成功,意味著他手中終於有了一張真正的王牌。
然而,喜悅是短暫的。
僅僅三天後,一個從山東快馬加鞭傳來的緊急情報,送到了蘇慕賢手中,又由沈管家火速送到了工坊。
情報內容令人心驚:吳大有抵達濟南府後,並未按常例巡視各地衛所,而是以“清剿運河匪患”為名,迅速調動了麾下精銳,沿運河一線布防,並派出多路偵騎,南下活動,其動向詭秘,意圖不明。
更令人不安的是,情報中提到,吳大有軍中,出現了幾名身份不明、操閩浙口音的幕僚,深得吳大有信任。
閩浙口音!這幾乎指向了鄭芝龍勢力!
吳大有與海上勢力的勾結,已經從暗處轉向了半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