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兄可與他深入切磋,或能將火器之利與機關之巧融會貫通,產生奇效。”司徒文補充道。
大計既定,眾人心中稍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接下來的日子,“隱莊”這座沉寂的莊園迅速煥發生機。
傷者得到精心診治。
幸存工匠及家眷也逐漸安頓下來,重拾希望。
莊內幾處寬敞院落被改造為新的工坊。
布局更為合理,保密措施亦更加周密。
從揚州搶運出的核心設備被重新安裝調試。
爐火再次燃起。
陳啟明與顧青幾乎形影不離,整日埋首於新設的“研造堂”。
憑借帶來的關鍵資料與樣品,線膛槍的研發進度大大加快。
顧青以其巧思優化了拉床結構,並設計了精妙的夾具。
顯著提升了拉削的精度與一致性。
陳啟明則專注於彈藥適配。
反複試驗後,一種略帶錐度、底部有凹窩的“米尼彈”雛形被確定下來。
其在發射時能受火藥燃氣衝擊膨脹,完美嵌入膛線。
極大提升了氣密性與精度。
在陳啟明倡議下,莊內成立了“技械社”。
由他與顧青主持,定期與核心工匠交流技藝,鼓勵創新。
幾名悟性頗高的年輕工匠積極性被充分調動。
一些微小卻實用的改進點子不斷湧現。
工坊的整體技術水平在潛移默化中提升。
司徒文每日處理著從各方彙聚而來的情報。
吳大有在山東整頓軍務,動作頻頻。
但其偵騎在江北的活動似乎有所收斂。
京城方麵,關於孫傳庭的消息依舊模糊。
但暫無性命之憂的訊息讓人略感寬慰。
表麵看來,“隱莊”似乎進入了一段難得的平穩發展期。
然而,陳啟明心中那根弦始終未曾真正放鬆。
他深知,這平靜隻是表象,水下暗流洶湧,危機隨時可能再現。
一日深夜,他獨坐燈下。
研究司徒文送來的一些關於東瀛戰國時期“鐵炮”戰術的零星記載。
試圖從中汲取靈感。
忽然,係統界麵自主亮起微光。
【檢測到宿主技術研發進入關鍵階段,外部壓力持續存在。】
【符合隱藏條件:‘技術攻堅’激活…】
【發放輔助資源:‘精密量具製作指南進階)’x1。】
【提示:更高精度的測量,乃工藝升華之基石。】
一股信息流湧入腦海。
是關於比現有規尺更為精密的“螺旋測微器”的原理圖與複雜齒輪傳動結構的製作要點。
這對他進一步提升槍管和彈頭的加工精度至關重要。
正是雪中送炭。
他立刻找來顧青,兩人秉燭夜談。
翌日便著手嘗試製作。
工具的革新反過來極大地促進了技術的精進。
線膛槍關鍵零件的加工精度再上一個台階。
互換性的雛形愈發清晰。
時光在忙碌中悄然流逝,轉眼一月有餘。
就在陳啟明逐漸沉浸於技術突破的喜悅時。
司徒文帶來的一個新消息,如同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
“啟明兄,京師線報,近日有禦史上疏。”
“彈劾漕運總督督辦不力,致使漕糧北運屢有延誤。”
司徒文麵色凝重地遞過一張紙條。
“疏中隱約提及,揚州段運河‘匪患’未清,或有‘奸人’借漕船隱匿往來之嫌。”
他頓了頓,壓低聲音:“此疏看似泛泛而談。”
“但結合吳大有此前亦以‘清剿運河匪患’為名調動兵馬,恐非空穴來風。”
“對方……或許正在編織一張更大的網。”
“意圖從漕運這帝國命脈入手,切斷我等與外界的聯係。”
“甚至……借朝廷之力,清查江北,行那犁庭掃穴之事!”
陳啟明放下手中的工具,心頭猛地一沉。
漕運!若對方真能調動力量,以清查漕運為名,行搜捕之實。
那麼“隱莊”這看似堅固的壁壘,其隱蔽性將麵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平靜的水麵之下,暗流不僅未息,反而愈發洶湧。
預示著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
喜歡大明:剛穿越就被錦衣衛抓了請大家收藏:()大明:剛穿越就被錦衣衛抓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