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有即將聯合水師進行大規模清剿的消息,如同一聲驚雷,在磐石嶼的上空炸響。
剛剛因技術突破而凝聚起來的人心,瞬間又被巨大的危機感所籠罩。
這一次的威脅,不再是來曆不明的海盜或私兵,而是代表著朝廷力量的正式水師!
其規模、火力和決心,都遠非前次襲擊可比。
恐慌的情緒,如同無聲的瘟疫,在島民和工匠之間悄然蔓延。
有人開始偷偷收拾細軟,有人則憂心忡忡地望向北方的大海,仿佛敵人的艦船隨時會出現在地平線上。
島主的命令迅速而堅決:未雨綢繆,做好萬全準備,以應對最壞的情況。
整個島嶼如同一個被狠狠抽打過的陀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瘋狂旋轉起來。
雷震負責的防衛體係提升到了最高級彆。
所有通往島嶼的潛在登陸點都被重新加固,設置了更多的陷坑、拒馬和暗哨。
製高點的了望塔增加了雙倍的人手,配備上了最好的望遠鏡,日夜不停地監視著廣闊的海麵。
庫存的所有火炮都被推到了預設陣地,炮手們進行著緊張的操練。
海狼麾下的船隻除了必要的巡邏艇外,大部分都開始進行隱蔽偽裝,並儲備額外的淡水和食物,為可能的遠航撤離做準備。
司徒文則忙於更繁重和令人心碎的工作:甄彆人員,準備撤離序列。
島上的每一個人,都被暗中評估其價值和忠誠度。
核心的工匠、技術人員及其家眷被列為第一批優先撤離對象。
精銳的護衛和水手是第二批。
至於普通的墾殖農戶和後期吸納的流民,則處境尷尬,能否帶上他們,能帶走多少,都成了殘酷而又不得不麵對的難題。
物資的轉移和隱藏也在秘密進行。
糧食、藥品、布匹等生存物資被分批轉移到幾個隱秘的洞穴中。
而最讓陳啟明感到壓力巨大的,是島主對他下達的死命令:火器坊必須做好隨時能夠整體轉移的準備,核心技術和設備絕不能落入敵手!
這意味著,他們剛剛步入正軌的生產線,可能隨時要拆解、打包、裝船!
這對士氣和生產進度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陳啟明站在喧囂的工坊裡,看著工匠們臉上那難以掩飾的惶恐和不安,心中充滿了矛盾和焦慮。
一邊是迫在眉睫的生產任務,需要穩定的人心和環境;另一邊是懸在頭頂的利劍,要求他們隨時準備放棄一切逃離。
這種分裂的狀態,讓效率大打折扣。
“不能這樣下去!”陳啟明找到顧青和趙德海,語氣堅決,“我們必須想辦法,就算真的要撤,也要留下點什麼,或者…讓敵人就算來了,也什麼都得不到!”
一個大膽的計劃在他腦中逐漸成型。
他再次向島主提出了一個建議: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一方麵,工坊明麵上繼續加緊生產,甚至故意製造出熱火朝天的假象,以穩定人心,並麻痹可能存在的暗探。
另一方麵,秘密抽調最可靠的人手,在島嶼另一端一個極其隱蔽的臨海洞穴內,利用備用零件和工具,搭建一條小規模的、更易於拆裝和轉移的“備份生產線”。
同時,將所有核心的技術圖紙、關鍵模具和一小批成品線膛槍,秘密轉移並封存在洞穴深處。
這樣,即便主工坊被迫放棄或遭到破壞,他們依然保留了最珍貴的火種和技術根基。
島主沉吟良久,最終同意了這項看似耗費資源,卻可能保住根本的計劃。
“此事需絕對保密,由你全權負責。”島主盯著陳啟明的眼睛,“需要什麼,直接找司徒文,他會全力配合你。”
新的任務下達,陳啟明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他必須在維持表麵生產的同時,秘密進行另一項極其重要且危險的工作。
幸而,顧青在機關暗道方麵頗有心得,負責洞穴的改造和隱蔽出入口的設計。
趙德海則挑選了十餘名絕對忠誠、家眷也在島上的老工匠,參與了秘密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