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
清晨的陽光已經帶上了初秋的燥熱,炙烤著大地,鄉道上的瀝青似乎都有些軟化,蒸騰起扭曲的熱浪。
一支小小的車隊碾過塵土,緩慢而堅定地行駛著。
打頭的是一輛經過改裝的摩托車,蘇哲駕駛,車身上加掛了額外的儲物包和油桶。
中間是一輛明顯經過大幅改造的中巴車,所有的車窗和擋風玻璃都加焊了堅固的鋼筋網,車身布滿泥點和刮痕,顯得滄桑而結實。
斷後的是一輛飽經風霜的皮卡車,車鬥裡高高堆放著用油布捆紮嚴實的物資,壓得鋼板彈簧都有些下沉。
這正是蘇哲一行人。
他們將山下村莊能搜集到的糧食和重要物資幾乎全部搬回了雲夢莊園,極大地增強了村民們的生存資本。
然而,他們自己卻選擇了再次上路。
儘管王玲一再道歉,且真誠地挽留,希望他們能一起守護這個好不容易得來的避難所,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向和放不下的執念。
阿正、李沫兒、林怡、陳妍,他們的目光始終追隨著蘇哲,是從心底裡信任並願意跟隨他走下去。
趙福的心早已飛向了不知在何方的妻兒老母,他必須去尋找,他堅信外麵會有信號,到時候就能聯絡到他們。
楊誌剛則懷著軍人的職責和信念,渴望回歸部隊,那才是他的陣地。
最終,王玲選擇了留下。
她看著那些惶恐而無助的村民,警察的使命感讓她無法拋下他們。
其實就算她要跟著離開,蘇哲也沒打算帶這個和自己觀念有衝突的民警!
方勇一家經曆了之前的驚嚇,再也經不起奔波折騰,對未知的前路充滿恐懼,也決定留在相對安全的莊園,畢竟山莊裡有吃有喝,又都是老人小孩兒,對他們造不成威脅。
告彆沒有太多煽情,更多的是沉默的理解和沉重的囑托。
中巴車內部也被蘇哲和阿正徹底改造了一番。
拆除了所有多餘的座位,利用找到的角鋼和木板,搭起了八個堅固的上下鋪,雖然擁擠,卻最大程度地保證了休息空間。
隻保留了駕駛位、副駕和第一排共五個座位供白天乘坐。
這使得他們的移動據點兼具了運輸和住宿的功能。
皮卡車上則滿載著從莊園帶出的寶貴補給:
整袋的大米、麵粉、耐儲存的土豆南瓜、瓶裝飲用水、以及一些常用的工具和少許藥品。
這是他們未來漫長路途上的生命線。
摩托車和對講機的天線在熱風中微微晃動。
這對講機是他們前幾日路過一個廢棄警車時,從一位犧牲在駕駛座上的警察身旁找到的,雖然老舊,但還能工作,成了車隊間唯一的通訊紐帶。
對講機裡傳來阿正的聲音,帶著一絲被風吹散的模糊:“大哥,接下來,咱們往哪兒趟這條道兒?”
蘇哲按住通話鍵,目光掃過前方無儘延伸的鄉道,聲音沉穩:
“先去白河鎮的高速路口看看。那是最近的乾線,如果能上去,速度會快很多。”
“得嘞!”
車隊保持著距離,繼續前行。
酷熱的天氣讓所有人都有些昏昏欲睡,車廂內異常安靜,隻有引擎的轟鳴和輪胎摩擦路麵的聲音。
經過近兩個小時的顛簸,車隊緩緩接近了白河鎮邊緣。
遠遠已經能看到一些零散的建築。蘇哲抬手示意停車。
阿正迅速操作,無人機嗡鳴著升空,朝著鎮口高速路的方向飛去。
幾分鐘後,無人機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