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人服飾”的招牌,像一塊磁石,漸漸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目光。
開始隻是些老主顧循跡而來,很快,口碑如同水波般在市場裡漾開。
“媽,就是這家!小王搭衣服可好看了!”一個年輕姑娘拉著母親進門。
“她劉嬸,你快來看這條褲子,版型真叫一個正!”
小小的攤位時常被擠得水泄不通。王亞茹清脆利落的介紹聲、李鐵柱收錢找錢的吆喝聲,交織成一片。
“這件毛衣配您剛買的裙子,顏色正好跳出來。”
“大姐,您穿這個碼,腰身這裡我幫您收一下,更利落。”
“零錢您拿好,慢走啊,下次再來!”
生意好得讓人眼熱。日均利潤穩穩超過二十塊,趕上過去街邊擺攤兩三天的收入。
李鐵柱每晚數錢時,手指都因興奮而微微發抖。但他也敏銳地察覺到,市場裡的氣氛有些變了。
以前見麵還會點頭招呼的相鄰攤主,眼神開始躲閃。背後時常感覺有目光黏著,帶著審視和掂量。
這天上午,斜對麵賣搪瓷盆的孫姐,晃悠了過來。她四十多歲,臉上總掛著過分熱情的笑。
“喲,小王,小李,生意可真興隆啊!”她倚在門框上,眼睛像探照燈一樣掃過掛著的衣服。
“孫姐,您來了,快進來坐。”王亞茹客氣地招呼,遞過一個小馬紮。
孫姐沒坐,伸手捏了捏一件毛衣的料子:“這毛衣……進價不便宜吧?得七八塊?”
李鐵柱心裡一緊,麵上卻笑著打哈哈:“孫姐您真會看,差不多,差不多。”
“嘖嘖,你們年輕人,膽子大,有魄力。”孫姐話裡有話,“這價錢也敢賣,還賣得這麼火。不像我們,賣個破盆兒,磨破嘴皮子也就賺幾分錢。”
她目光又落到王亞茹身上:“還是小王厲害,這嘴皮子,死人都能說話嘍。”
這話聽著像誇獎,卻帶著股酸溜溜的刺兒。
王亞茹神色不變,淡淡一笑:“孫姐說笑了,就是實話實說。主要是衣服質量好。
“是,質量好。”孫姐乾笑兩聲,終於轉入正題,“我說小李啊,你們這貨……是從市裡百貨站進的?”
李鐵柱含糊應道:“呃……有市裡的,也有彆處的。
“彆處是哪兒啊?”孫姐緊追不舍,“跟姐透個底兒唄?姐也想弄點好貨賣賣。”
李鐵柱和王亞茹對視一眼,心照不宣。廣州貨源是他們的命根子,豈能輕易透露。
“孫姐,我們也就是瞎倒騰,碰運氣。”李鐵柱賠著笑,“哪比得上您這老生意穩當。
孫姐臉上的笑容淡了下去,哼了一聲:“行吧,你們年輕人,心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