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回電比預想中快。堅叔在電報裡言簡意賅:“貨已發,按地址托運,注意查收。片子《霍元甲》《上海灘》各五盤,新。”
寥寥數字,卻讓李鐵柱激動得差點跳起來。他和大壯幾乎天天往貨運站跑,終於在第五天,提到了那兩個沉甸甸、用木條加固的大木箱。
拆箱的時候,像舉行一場神聖的儀式。打開包裝,一台18英寸的“金星”牌彩色電視機和一台“鬆下”錄像機顯露出來,雖然是二手,但保養得極好,擦一擦,幾乎有九成新。
“俺的娘哎……這大家夥……得多少錢啊……”大壯圍著電視機直轉悠,想摸又不敢摸。
李鐵柱沒空感慨,立刻動手接線、調試。當電視機屏幕亮起,出現清晰的彩色測試圖案時,連一旁安靜看著的王亞茹,眼中都露出了驚歎之色。
“清楚!太清楚了!比‘紅星’那個‘大花臉’強一百倍!”大壯嚷嚷道。
李鐵柱小心翼翼地將《霍元甲》的錄像帶推進卡槽。片刻等待後,激昂的主題曲響起,屏幕上出現了黃元申飾演的霍元甲,身手矯健,畫麵色彩飽滿,聲音洪亮清晰!
沒有雪花,沒有雜音,沒有扭曲的色彩!
小小的偏房裡,仿佛被注入了來自港島的摩登靈魂。
“成了!”李鐵柱重重一揮拳,臉上是難以抑製的狂喜。
他立刻著手最後的準備。將折疊椅整齊擺放,留出過道。在門口掛上提前請人用紅漆寫的招牌——“星光錄像廳”。字體算不上多好看,但醒目。
價格牌也掛了出來:“票價:一毛五。循環放映,隨到隨看。”
價格與“紅星”持平,但李鐵柱有信心,提供的體驗絕對超值。
開業選在周六晚上。下午,李鐵柱讓大壯去附近幾個工廠區和學校門口,撒了一批手寫的傳單,上麵就一句話:“星光錄像廳,今晚開業!彩電放映,座位舒適,片子最新!地址:xx街xx號院。”
簡單,直接,突出核心優勢。
天剛擦黑,“星光錄像廳”門口那盞臨時拉出來的一百瓦大燈泡就亮了起來,將紅字招牌照得熠熠生輝。李鐵柱和大壯穿著自己最體麵的衣服,站在門口。王亞茹則守在服裝攤,算是留個後路。
起初,隻有零星幾個好奇的人探頭探腦。
“真是一毛五?”一個小青年問。
“童叟無欺!裡麵請!”李鐵柱笑容滿麵。
很快,第一批進去的人發出了驚呼:“哇!這電視真清楚!椅子也挺得勁!”
口碑像病毒一樣迅速擴散。不到半小時,岔街口就開始湧入成群結隊的年輕人!
“就是這兒!‘星光’!聽說比‘紅星’強多了!”
“快走快走!沒座了!”
大壯負責收錢,嗓子都快喊啞了:“排隊!都排隊!一毛五一位!票拿好!”
李鐵柱則忙著引導人流,維持秩序:“大家彆擠!裡麵還有座!注意腳下!”
四十把折疊椅很快坐滿,後麵又站了二十多人。小小的偏房被擠得水泄不通,但相比“紅星”的汙濁,這裡至少空氣是流通的。
當《霍元甲》的主題曲再次響起,畫麵清晰地投射在屏幕上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隨即爆發出熱烈的歡呼和議論。
“這才叫看電視!”
“霍元甲這身手,絕了!”
“聲音也帶勁!”
一場放完,人群意猶未儘。李鐵柱趁機宣布:“下一場《上海灘》,十分鐘後開始!想繼續看的同誌可以留在座位上!”
幾乎沒人離開。許多人又掏出一毛五,準備連軸看。
這一晚,“星光錄像廳”循環放映了四場。場場爆滿!後來的人根本擠不進去,隻能圍在院子外麵,聽著裡麵傳來的聲音乾著急。
“老板,明天還放不?”
“放!天天放!”李鐵柱大聲回應,聲音因興奮而嘶啞。
收攤時,大壯抱著那個裝錢的木匣子,手都在抖。裡麵滿滿當當全是毛票和硬幣,沉得墜手。
“哥……這……這得有多少啊……”他聲音發顫。
回到服裝攤,王亞茹還在等著。看到他們抱著沉甸甸的錢匣子回來,臉上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
三人關上門,就著煤油燈清點。不算成本,光是今晚的淨收入,就超過了十五塊!幾乎頂得上服裝攤兩三天的利潤!
“這……這也太快了……”王亞茹看著那堆錢,喃喃自語。
李鐵柱雖然也激動,但還算鎮定。他知道,這隻是開始。清晰的畫麵、舒適的環境、最新的片源,在這個文化娛樂極度匱乏的年代,就是最強的競爭力。
“明天,”他看著王亞茹和大壯,眼神灼灼,“咱得考慮加座了。還有,得弄個排片表掛出去。”
“星光錄像廳”,如同一顆真正的新星,在這座北方小縣的夜晚,驟然亮起,光芒奪目。
喜歡激蕩1985:從賣蛋到首富請大家收藏:()激蕩1985:從賣蛋到首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