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拜訪劉福貴無功而返後,李鐵柱和王亞茹沒有立刻離開,而是在劉家附近看似隨意地踱步,觀察著。
王亞茹眼尖,注意到院角晾著一件明顯是小學生的、洗得發白的舊衣服,旁邊還放著個破舊的書包。
鐵柱,你看。她低聲示意,劉師傅家條件看來不寬裕。聽說他兒子兒媳都在外地,就一個孫子跟著他。
李鐵柱目光微凝,記在心裡。
第三次拜訪,雨中等候時,他們正巧遇到劉福貴的孫子小軍放學回來。孩子穿著不合身的舊衣服,鞋子也開了膠,但眼睛很亮,抱著書本的樣子很認真。
王亞茹蹲下身,溫和地笑:小朋友,放學了?讀幾年級呀?
小軍有些靦腆:五年級。
學習好嗎?
……還行。孩子低下頭,踢著地上的石子,就是……就是學校說要買一套新的練習冊,爺爺說……過陣子再說。
李鐵柱和王亞茹對視一眼,都明白了。
當劉福貴最終被李鐵柱那番的話打動,讓他們進屋時,李鐵柱沒有立刻談技術,而是環顧了一下簡陋卻整潔的屋子。
劉師傅,他語氣自然地問,剛在門口遇到小軍了,挺懂事的孩子。在哪個學校讀書?
劉福貴提到孫子,臉上才露出一絲真切的溫情,又帶著點愁容:就前麵街口的紅旗小學。孩子爭氣,學習不用操心,就是……
他歎了口氣,沒再說下去。
王亞茹適時接話,語氣帶著關切:劉師傅,是不是遇到什麼難處了?我們‘星辰’現在規模雖然不算太大,但能幫上忙的,您千萬彆客氣。
劉福貴擺擺手,習慣性地想拒絕。
李鐵柱卻直接開口,帶著一種不容推拒的真誠:劉師傅,咱們現在也算自己人了。小軍上學的事,就是咱們‘星辰’的事。那套練習冊,明天就讓亞茹去買,就當公司給員工子弟的福利。
他頓了頓,看向王亞茹:我記得,縣一小的教學質量是不是更好些?他們那個重點班,好像很難進?
王亞茹立刻心領神會:是的,需要考試,還要點……讚助。不過我們公司和一小有點業務往來,可以去問問情況。
劉福貴的手微微抖了一下,端著茶杯沒說話,但眼神裡明顯有了波動。把孫子送進更好的學校,是他壓在心底不敢多想的事。
劉師傅,李鐵柱身體前傾,目光懇切,您來‘星辰’,不僅僅是來做技術指導,是來幫我們立起‘食品’這根大梁的。您的家人,我們理應照顧。小軍上學的事,交給我們去跑,您安心研究配方就行。
他沒有用錢直接砸,而是精準地切中了老人最核心的牽掛,並提供了一條清晰、體麵且可行的路徑。
這一次,劉福貴沉默了很久。他看著眼前這兩個年輕人,一個強勢果決卻禮數周到,一個溫柔細膩且心思縝密。他們不僅看到了他的手藝,更看到了他背後的家庭和難處。
李老板,王姑娘,他終於再次開口,聲音有些沙啞,你們……是真心想做點事的人。
他放下茶杯,站起身,仿佛下定了決心:罷了!我這把老骨頭,就再折騰一回!小軍……就麻煩你們多費心了。
您放心!李鐵柱和王亞茹異口同聲。
幾天後,不僅小軍的練習冊送到了手上,王亞茹還真的通過關係,拿到了縣一小的轉學考試名額,並悄悄以技術專家安家費的名義,預付了一部分讚助費。
當劉福貴得知孫子有機會進入更好的學校時,這個倔強了一輩子的老手藝人也忍不住紅了眼眶。
他再走進的食品車間時,不再僅僅是技術指導,更像是在經營自家的事業。每一個環節都精益求精,傾囊相授。
真情,比任何高薪和頭銜都更能打動人心,也更能凝聚起無堅不摧的力量。李鐵柱和王亞茹用這份超越商業的關懷,真正贏得了這位技術核心的歸屬感。
喜歡激蕩1985:從賣蛋到首富請大家收藏:()激蕩1985:從賣蛋到首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