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剛搖頭:“我一個修水管的,買蜂巢乾啥?皮革刀更是碰都沒碰過,我這兒隻有扳手、螺絲刀這些工具。”
他掀開工具櫃,裡麵整整齊齊擺著五金工具,沒有任何和蜂巢、皮革相關的東西。
問到1214號的行蹤,趙剛想了想:“12號去鄰村修水泵,戶主能作證;13號在鋪子裡看店,沒出門;14號去市區進零件,有車票和進貨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後一個嫌疑人,是霧靈村外的皮革小作坊主孫磊。
他的作坊裡堆著皮革廢料,牆角放著好幾把磨得發亮的皮革美工刀。
看到警察來,孫磊有些慌張,手裡的剪刀都差點掉在地上。
“我們來問點事。”陳默亮出證件,目光落在那些皮革美工刀上,“你最近有沒有見過張強?或者買過野桂花蜜和蜂巢?”
孫磊咽了口唾沫,搖頭:“沒見過張強,也沒買過蜂巢。我做皮革加工的,買蜜乾啥?”
他的左手不自覺地攥緊,袖口露出一道新鮮的劃傷——像是被刀具劃到的。
“你是左撇子?”蘇棠注意到他拿剪刀用的是左手,剛才攥拳也是左手發力。
孫磊愣了一下,趕緊換右手拿剪刀:“不、不是,我左右手都能用,順手而已。”
陸珩盯著他的劃傷:“手上的傷怎麼來的?”
“前兩天裁皮革的時候不小心劃的,小傷。”孫磊把左手往後藏了藏,“警察同誌,你們問這些乾啥?跟啥案子有關啊?”
“不該問的彆問。”陸珩語氣嚴肅,“12號到14號,你在哪?”
孫磊的眼神飄了飄:“12號在作坊裡趕訂單,通宵沒出門;13號上午送貨到市區,下午回來;14號就在家休息,沒出去。”他沒提供證人,隻說訂單記錄能證明。
回到警車上,陳默把四個嫌疑人的信息整理在筆記本上:
老周:養蜂人,熟悉野桂花蜜和成熟蜂巢,見過左撇子買家,有部分不在場證明,但無法完全排除“借送貨名義作案”的可能;
李梅:當年汙染受害者家屬,有強烈動機,熟悉霧靈山環境,但無接觸蜂巢、化工設備和皮革工具的證據;
趙剛:前化工廠維修工,懂304不鏽鋼設備,與張強有舊怨,但無養蜂、皮革工具相關聯係;
孫磊:皮革作坊主,有皮革美工刀,是左撇子,手上有新鮮刀傷,但無動機和養蜂相關痕跡。
“太巧了。”蘇棠看著筆記,指尖敲了敲紙麵,“每個嫌疑人都剛好占一個作案條件——蜂巢、動機、化工設備、工具和左撇子,但又都有矛盾點,像是有人故意把這些條件拆開來,安在不同人身上。”
陸珩點頭,發動車子:“凶手很冷靜,他知道我們會從線索順藤摸瓜找嫌疑人,所以提前在這些‘符合部分條件’的人身上留下痕跡,讓我們陷入排查誤區。
老周的蜂巢、李梅的動機、趙剛的化工背景、孫磊的工具和左撇子……這些都是他故意拋出來的煙霧彈。”
“而且這個人一定很了解當年的汙染事件,也熟悉霧靈山的情況。”蘇棠補充道,
“他知道老周賣野桂花蜜,知道李梅的仇恨,知道趙剛懂設備,知道孫磊是左撇子——他就像個局外人,把這些碎片串起來,讓我們圍著這些嫌疑人轉,自己藏在後麵。”
車窗外的山霧越來越濃,陸珩看著前方蜿蜒的山路,眉頭緊鎖:“老王還在查當年化工廠的員工名單,能同時懂化工設備、又有能力培育蜂巢,還能策劃出這種‘自然審判’儀式的,大概率是懂技術的內部人。這些嫌疑人隻是開胃菜,真正的凶手,還在暗處看著我們呢。”
喜歡陸隊,收好你的生日帽請大家收藏:()陸隊,收好你的生日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