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局審訊室的燈光慘白,沈浩坐在鐵椅上,雙手交疊放在膝頭,右手虎口的疤痕在燈光下格外顯眼。
麵對陸珩拋出的“資金往來”問題,他眼神閃爍了一下,聲音卻依舊篤定:
“我和劉岩、周凱就是藝術理念相合,沒要過他們的錢,也沒給過他們錢——幫我是因為恨林風,不是為了好處。”
“你說劉岩給你提供蠟塊和技術,具體提供了什麼技術?”陸珩追問,指尖敲著桌麵,節奏緩慢卻帶著壓迫感,
“蠟像的皮膚處理需要福爾馬林與甘油的精確配比,液態蠟注入要控製溫度和劑量,這些細節你說得出來嗎?”
沈浩的喉結動了動,避開陸珩的目光:“就是……告訴我蠟的熔點,還有怎麼把蠟塗在皮膚上,具體配比我記不清了,都是劉岩老師操作的。”
“周凱呢?他幫你做了什麼模具?”陸珩繼續追問,不給沈浩思考的時間。
“就是……做了個簡單的人體模具,具體怎麼弄的我不知道,他做好了給我的。”
沈浩的回答越來越籠統,手指不自覺地攥緊了衣角——這些細微的動作,都被單向玻璃後的蘇棠看在眼裡。
與此同時,另一間審訊室裡,劉岩正麵對陳默的詢問。
當被問到“是否給沈浩提供過蠟塊和技術”時,他立刻否認:“我隻是和他聊過藝術,沒給過他蠟塊!工作室的蠟都是登記在冊的,少一塊都有記錄,你們可以去查!”
陳默拿出工作室的蠟塊領用記錄:“記錄顯示,你三個月前領了20公斤微晶蠟,比正常用量多了10公斤,這些蠟去哪了?”
劉岩臉色微變,很快又恢複平靜:“做實驗用了,都浪費了,沒記錄在案——做蠟像哪有不浪費材料的?”
而周凱在第三間審訊室裡,麵對老王拿出的“倉庫監控開合記錄”,依舊堅持:
“那天我就是去看看倉庫,沒見到林風,也沒幫沈浩做模具!倉庫裡的模具是我之前做陶藝剩下的,早就不用了!”
審訊陷入僵局,三個嫌疑人各執一詞,看似都有疑點,卻都沒有直接證據。
蘇棠走出觀察室,來到法醫中心的證物室——那裡擺放著從三個嫌疑人處提取的證物:劉岩的蠟塊樣本、周凱的樹脂模具、沈浩的油畫顏料。
她將三者的樣本分彆放在顯微鏡下對比,突然注意到一個細節:
沈浩油畫顏料裡的鬆節油成分,與周凱工作室廢水裡的鬆節油殘留,以及劉岩蠟塊中微量的鬆節油,是同一種品牌
——這種鬆節油是進口的小眾品牌,全市隻有一家“藝術材料店”有售。
“小陳,查這家藝術材料店的銷售記錄!”蘇棠立刻行動,“重點查劉岩、周凱、沈浩在林風失蹤前後的購買記錄!”
半小時後,銷售記錄被調出——林風失蹤前一周,沈浩買過鬆節油和鈷藍、赭石紅顏料;
三天後,劉岩買過同款鬆節油和微晶蠟;而周凱,在林風失蹤當天,買過鬆節油和環氧樹脂!
更關鍵的是,三人的購買時間都在下午三點到四點之間,且都用現金支付,刻意避開了轉賬記錄。
“他們在同一時間段、同一家店買同款材料,絕不是巧合。”蘇棠拿著銷售記錄找到陸珩,
“沈浩買顏料和鬆節油,是為了偽造神秘訂單;劉岩買蠟和鬆節油,是為了製作蠟像;
周凱買樹脂和鬆節油,是為了做模具——三人分工明確,確實是合謀!但誰是動手殺人的主謀?”
陸珩盯著銷售記錄上的時間:“林風失蹤當天,周凱下午三點買了環氧樹脂,而倉庫監控顯示,他的倉庫大門在下午三點有過一次開合記錄——這個時間點,正好是林風可能到達倉庫的時間!”
他立刻調整審訊策略,帶著周凱的購買記錄和倉庫監控記錄,再次走進沈浩的審訊室:
“你說周凱沒幫你做模具,但他在林風失蹤當天下午三點,買了環氧樹脂,還去了倉庫——這個時間,林風已經到倉庫了,他去做什麼?”
沈浩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雙手開始發抖:“我……我不知道,他沒告訴過我……”
“是他殺了林風,對不對?”陸珩加重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