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又調出了幾處對比,
“在關於他博士論文答辯、以及早期申請研究資金的記錄中,刻痕版本與公開版本都存在類似的、細微但關鍵的差異。刻痕中總會出現一個模糊的、給予他關鍵幫助的‘引導者’形象,有時是‘影’,有時是‘夜談者’,有時甚至是一個抽象的‘靈感之源’。而在所有公開記錄中,這些幫助都被隱去,功勞完全歸於李憶舟本人。”
林靜的呼吸微微急促起來:
“也就是說,李憶舟的成功之路,可能充斥著不為人知的剽竊與合作背叛?他將那些真正幫助過他的人,隱沒在了曆史的陰影裡?”
“很有可能。”
老王指著那些刻痕,
“而且你們注意看,在記錄這些‘不光彩’發家史的部分,刻痕的深度和力度,相較於其他平鋪直敘的部分,有明顯的增加。算法識彆出的情緒波動值在這裡達到了幾個峰值。”
屏幕上,代表筆觸力度的曲線在對應區段陡然升高,如同平靜海麵掀起的怒濤。
陸珩的目光緊緊盯著那些矛盾的記錄和起伏的曲線,眼神銳利如鷹隼。
“所以,凶手不僅在記錄,他更是在‘審判’。他刻意選擇將這些被李憶舟隱藏的‘原罪’公之於眾,他在刻錄這些內容時,內心充滿了……憤怒?不,更像是一種積壓已久、終於得以宣泄的……正義執行感?”
“結合這種情緒,”
林靜接口道,眼神發亮,
“凶手的形象更清晰了。他極有可能就是這些被隱藏的‘貢獻者’之一,或者與這些被背叛者關係極其密切。他對李憶舟的恨,不僅僅源於某個單一事件,而是源於對其整個人格、對其竊取他人成果行為的長期憎惡。這座記憶宮殿,是他的控訴書!”
案件的動機,從一個具體的利益衝突或情感糾紛,陡然上升到了對學術倫理、人格汙點的清算高度。
“老王,”
陸珩沉聲道,
“重點排查所有在李憶舟學術生涯早期,可能與他有過密切合作,尤其是那些曾共同發表論文、參與同一項目,但後來名聲不顯、甚至銷聲匿跡的人!這個‘影’,是關鍵!”
“明白!”老王立刻記下。
“還有,”
陸珩補充,
“蘇法醫那邊之前從刻痕中提取到了混合dna樣本。雖然數據庫裡沒有匹配,但一旦我們找到可疑目標,立刻進行比對!”
新的調查方向被迅速部署下去。
辦公室裡的氣氛重新變得緊繃而充滿目標感。
陳默忍不住感歎:
“原來這座宮殿,真的自帶‘目錄’……隻是這個目錄,指向的是李憶舟的罪證清單。”
陸珩站在白板前,
將“被隱藏的貢獻者”、“影”、“早期合作者”等關鍵詞寫在上麵,並用紅線與李憶舟的名字相連。
他看著那些交織的線條,仿佛看到了隱藏在歲月長河中,那些被李憶舟的光環所遮蔽的、沉默的犧牲者。
其中一人,拿起了刻刀,進行了一場遲到的、血腥的審判。
凶手,或許就藏在這些陰影之中。
喜歡陸隊,收好你的生日帽請大家收藏:()陸隊,收好你的生日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