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琳承認:
“‘記憶宮殿’的創意,就來自這些信件。他說,這不僅能懲罰李憶舟,還能讓姐姐的記憶得到永生。”
後來,老王試圖追蹤這個“明”的身份,卻發現所有線索都是斷的:
·使用的郵箱服務商早已倒閉,數據全部丟失
·論壇在十年前關閉,用戶資料無法恢複
·寄送書籍和信件的地址是虛構的
·彙款記錄顯示使用的是無法追蹤的現金彙款
“這個人很專業。”
老王總結道,
“他像幽靈一樣,隻在周曉琳的生命中出現了兩年,卻改變了她的一生。”
在進一步的調查中,技術科發現了更令人不安的事實:
·該書簽使用的蠟燭圖案與之前案件中發現的“燭影”符號相同
·“燭明”這個筆名,與“燭影”在構詞法上高度相似
·書中提到的某些理念,與之前幾個案中的儀式性元素吻合
“看來,‘燭影’比我們想象的要龐大得多。”
蘇棠凝視著證物袋中的書簽,
“他們不僅在尋找現成的犯罪者,還在……培養新的。”
陸珩接話:
“就像播種。他們在痛苦的人心中埋下仇恨的種子,給予精心的‘培育’,然後等待開花結果。”
林靜補充道:
“更可怕的是,他們選擇的對象都是高智商人群。周曉琳的策劃能力、吳念的執行能力、周雨的滲透能力……這絕不是隨機選擇。”
就在專案組討論時,老王接到了網安部門的緊急通報:
“陸隊,我們監測到暗網有一個新注冊的id‘燭光’,正在發布一些加密信息。雖然內容還無法破譯,但發布時間恰好在我們發現書簽之後。”
這個時機絕非巧合。
蘇棠輕輕拿起那本書,翻到扉頁上的作者寄語:
“願每一個痛苦的靈魂,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光明。”
她冷笑一聲:
“把複仇說成光明,把謀殺美化成藝術。看來,‘燭影’不僅提供技術指導,還負責提供……精神彈藥。”
陸珩站在窗前,望著城市的夜景,聲音沉重:
“我們抓住了一個周曉琳,但‘燭影’還在繼續尋找下一個周曉琳。這個組織就像真正的影子,我們看得見它的存在,卻抓不住它的實體。”
陳默忍不住問:“那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
陸珩轉身,眼神堅定:“既然他們喜歡玩心理遊戲,那我們就奉陪到底。我們一定要把這個組織的每一個成員,都從陰影裡揪出來。”
夜色漸深,但警局的燈光依然明亮。
喜歡陸隊,收好你的生日帽請大家收藏:()陸隊,收好你的生日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