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陳默帶隊全力追查課外輔導這條線的同時。
技術科角落裡的老王,如同一個經驗豐富的深海漁夫,在數據的汪洋中持續下網,耐心等待著獵物觸網的那一刻。
他並沒有因為孫厄辛的浮出水麵而放棄對原始物證——那些敏感材料購買渠道的追蹤。
他有一種直覺,凶手如此謹慎,絕不會隻在一個層麵設置防護。
針對那幾個指向城郊無人快遞櫃的可疑訂單,老王投入了巨大的精力。
他知道直接追蹤ip和支付路徑希望渺茫,便將突破口放在了最原始的物理層麵——監控。
這些無人快遞櫃大多位於監控覆蓋的邊緣地帶,或者即使有攝像頭,也因角度、像素、保存期限等問題,價值有限。
老王調取了訂單預計送達時間段前後,快遞櫃周邊所有可能拍到的社會麵監控、交通卡口錄像,甚至是附近商店的私人監控。
數據量是海量的,畫麵大多是模糊的,而且需要交叉比對不同時間點、不同地點的錄像,尋找可能重複出現的可疑身影。
這是一項極其枯燥且考驗眼力和耐心的工作。
老王幾乎住在了技術科,屏幕上同時分屏播放著數十個監控錄像,他的眼睛死死盯著畫麵,不放過任何一絲動靜。
幾天幾夜,他靠著濃咖啡和壓縮餅乾維持著精力,眼睛裡布滿了蛛網般的血絲。
功夫不負有心人。
在比對第三個快遞櫃位於城西一個廢棄工廠區邊緣)附近一個交通卡口拍攝的模糊畫麵時,老王發現了一個極其細微的線索。
在訂單送達後的那個傍晚,一輛沒有明顯特征的普通黑色電動車曾從卡口經過,騎手戴著鴨舌帽和口罩,身形清瘦。
由於角度和像素問題,根本無法辨認樣貌。
這個身影本身並無特殊。但老王沒有放棄,他將這個模糊身影的截取片段輸入了自己編寫的一個步態分析程序進行特征提取和比對。
隨後,他調取了“幸福裡”小區及周邊大量的公共監控錄像,重點篩選孫厄辛日常出入的身影。
當程序將兩個不同來源、不同清晰度、不同著裝快遞櫃騎手穿著深色外套,小區監控中的孫厄辛常穿淺色夾克)的身影進行步態特征比對時,屏幕上跳出了一個高達92的相似度提示!
老王的心臟猛地一跳。
他強壓住激動,如法炮製,對其他幾個快遞櫃周邊的監控進行同樣模式的篩查和步態比對。
雖然並非每個地點都能找到有效影像,但在能找到的有限畫麵中,那個模糊騎手的步態特征,都與孫厄辛高度相似!
這幾乎可以確定,那個多次前往不同無人快遞櫃收取敏感材料包裹的神秘人,就是孫厄辛!
但這還不夠。
老王需要更直接的證據,將孫厄辛與程家,與這個陰謀的起點聯係起來。
他想起了蘇棠提到的“課外輔導”可能性,以及孫厄辛曾以木工愛好與鄰居交流的行為。
一個念頭閃過:孫厄辛是否也曾利用類似的借口接近過程標銘?
他立刻轉向通訊記錄分析。
之前排查程標銘的通話記錄時,曾發現一些未標注姓名的號碼。
老王重新調出這些數據,運用更強大的數據關聯和溯源工具進行深度挖掘。
其中一個在七個多月前正是程家開始出現異常的時間點之前)與程標銘有過短暫通話的匿名網絡電話號碼,引起了老王的注意。
這個號碼隻使用了那一次,之後便徹底廢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