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珩的目光掃過白板上遇難兒童的照片和七名受害者的名字,聲音低沉而堅定,
“審判?沒有人有資格扮演上帝。”
他的眼神變得銳利,
“查!徹查每一個幸存者當年的具體經曆,他們在火災中的位置、行為,以及他們之間的交集。特彆是,火災之後,他們接受了哪些治療或乾預。”
新的調查方向立即明確:
第一組由陳默帶隊,重新走訪受害者家屬,詳細了解每個受害者在火災中的具體經曆,以及他們後續的生活軌跡。
第二組由林靜負責,深入分析受害者的心理變化軌跡,尋找他們可能存在的共同行為模式。
第三組繼續由老王領導,擴大對當年其他幸存者的調查,試圖找出凶手選擇特定目標的標準。
而蘇棠,在震驚之餘,開始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問題。
她獨自回到實驗室,對著那些物證出神。
凶手的“儀式”不僅關乎死亡,更包含著對逝者的極端褻瀆——使用遇難兒童的血液,將其封存在蠟燭中,隱藏在幸存者的身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種近乎邪教儀式的行為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心理動機?
她重新調出毒理分析數據,那個神秘的“幽靈簽名”化合物。
如果凶手與彩虹樂園火災有如此深的聯係,那麼這種特殊的化合物,是否也隱藏著與那場悲劇相關的線索?
蘇棠取出了當年火災的部分物證檢測報告。
由於技術限製,很多當年的物證並未進行深入分析。
她注意到一個細節:
火災現場曾發現一些熔化的塑料製品,當時被簡單歸類為遊樂設施的部件。
但現在看來,這些物質的成分似乎與她檢測到的未知化合物有某種相似性。
這個發現讓她渾身一冷。
如果這種化合物真的與火災現場有關,那麼凶手很可能不僅與那場悲劇有關聯,甚至可能……
她不敢再想下去,立即開始著手驗證這個可怕的猜想。
與此同時,陳默那組的調查也有了重要發現。
在走訪趙小雨的家人時,他們得知了一個關鍵信息:
火災之後,趙小雨曾經接受過一段時間的心理治療,而且是由一個慈善機構資助的專項治療項目。
更令人震驚的是,隨著調查深入,他們發現其他六名受害者也都參加過類似的心理乾預項目,而且時間都很接近。
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了火災之後的那段時期。似乎有一雙無形的手,在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布局這場長達十五年的複仇。
陸珩在聽取彙報後,站在白板前久久不語。
白板上,“彩虹樂園火災”被圈在正中央,延伸出的線條連接著七個受害者的名字,還有那個神秘的“幽靈簽名”化合物。
“十五年前開始布局……”他輕聲自語,“這不是衝動犯罪,而是一場精心策劃了十五年的‘清算’。”
專案組的每個人都感受到了這個案件的沉重。
這不僅是在追查一個連環殺手,更是在揭開一座城市最深的傷疤,麵對一段被刻意遺忘的曆史。
而那個隱藏在黑暗中的凶手,似乎正是利用這段曆史,在進行著自己扭曲的“審判”。
在接下來的調查中,一個關鍵問題浮現在每個人心頭:
凶手究竟是誰?
是當年遇難者的家屬,心懷怨恨?
還是某個幸存者,因負罪感而心理扭曲?
或者是……與那場悲劇有著其他不為人知關聯的人?
所有的答案,都藏在那場大火留下的灰燼之中。
喜歡陸隊,收好你的生日帽請大家收藏:()陸隊,收好你的生日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