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昌的嫌疑不能排除,但蘇棠和林靜的質疑很有道理。我們麵對的可能是一個更加複雜的情況。”
他站起身,清晰部署:
“現在兵分兩路,雙線並行。一隊,由陳默負責,繼續深挖周永昌。”
“重點查清他近三年的社會關係網,特彆是與科研機構、生物技術公司、高端聲學設備供應商的交集。徹查所有資金流水,尋找購買特殊技術、設備或雇傭專業人士的確鑿證據。”
陳默立正回應,聲音洪亮卻略顯僵硬:“是,陸隊!保證查個水落石出!”眼神中仍帶著想要證明自己的執拗。
陸珩轉向技術科負責人:
“老王,你帶領二隊,開辟第二戰場。根據聲波觸發機製有效範圍不超過一公裡、且需提前布設的特點,精確還原每個案發地點在案發前二十四小時、方圓一公裡範圍內的所有監控影像。”
老王眼鏡片後閃過銳利的光:“進行時空軌跡碰撞分析?”
“沒錯。”
陸珩肯定道,
“拋開所有先入為主的嫌疑對象,純粹從物理軌跡入手。篩查在案發前出現在這些特定區域內的人員和車輛,進行交叉比對。”
“找出那些在多個甚至所有案發現場周邊都出現過的‘幽靈’。凶手隻要親自布設裝置,就一定會留下痕跡。我要你把他從人海裡‘撈’出來!”
“明白!這項工作量大,但方向明確,我馬上安排人手,動用所有計算資源進行圖像識彆和軌跡追蹤!”老王摩拳擦掌。
部署完畢,乾警們紛紛起身準備投入新的工作。
蘇棠走到略顯沉默的陳默身邊,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朋友,”
她的聲音帶著特有的、介於認真與調侃之間的語調,
“彆灰心。查案有時候就像拆禮物,包裝最華麗、指向最明確的,未必是真正的驚喜。”
她晃了晃手中的照片,
“完美的指向性證據,有時候恰恰是凶手為了迷惑我們而精心準備的第一層包裝紙。我們要找的,是藏在層層包裹之下,那根連接著所有真相的、看不見的線。”
陳默怔了怔,看著蘇棠那雙清澈而睿智的琥珀色眼睛,心中的疙瘩鬆動了一些。
他抿了抿嘴,重重點頭:
“蘇姐,我懂了。我會把周永昌這條線查透,但絕不會隻盯著他一個。”
很快,專案組如同精密儀器上的兩個核心齒輪,開始沿著不同軌跡高速運轉。
陳默帶隊在外圍圍繞周永昌展開密集排查,而老王的技術團隊則在內部依靠海量數據和先進算法,構建起捕捉凶手物理蹤跡的無形巨網。
兩條線,兩種思路,同時向著迷霧中的真相延伸。
所有人都預感到,當這兩條線在某一點交彙碰撞時,就是那個隱藏在十五年陰影下的幽靈徹底顯形之時。
喜歡陸隊,收好你的生日帽請大家收藏:()陸隊,收好你的生日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