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太子病重,憂心忡忡_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9章 太子病重,憂心忡忡(1 / 1)

在林霄暗中緊鑼密鼓地籌劃,於權力邊緣的陰影裡一點點編織著自己微弱卻堅韌的關係網絡,試圖為不可知的未來增添幾分籌碼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如同臘月裡毫無征兆的凜冽寒風,瞬間打亂了整個京城表麵維持的、脆弱如冰麵般的平靜。

這變故,更像是一塊千斤巨石,被無形之手狠狠投入林霄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的心湖,不僅激起驚濤駭浪,更讓他從心底深處湧起一股難以遏製的憂懼與冰涼。

太子朱標,大明帝國的儲君,未來的天下之主,病倒了。

消息最初傳出時,並未引起過度的恐慌。天家貴胄,亦是血肉之軀,偶感風寒實屬尋常。

消息最初如同初春的柳絮,悄無聲息地從宮牆深處飄散出來時,並未立刻引發過度的恐慌。

天家貴胄,雖是龍子鳳孫,終究也是血肉之軀,食五穀雜糧,感四時之氣,偶染風寒,實在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甚至有些積年的老臣,在私下交換眼神時,還會略帶幾分寬慰地低語:“殿下近年來操勞國事,甚是勤勉,此番小恙,或可令其暫得休憩,亦是天家福澤庇佑。”

起初,情況似乎也確實朝著眾人預期的方向發展。太子隻是微覺身乏體倦,咽喉不適,略有幾聲輕咳,在春日陽氣升發之際,顯得再平常不過。太醫院按祖宗成法,即刻遣派了醫術最為精湛、素以穩妥著稱的太醫前往東宮診視。所有人都以為,憑借太子殿下素來還算康健的體魄基礎,加之宮中頂尖、無微不至的調治將養,不消旬日,至多半月,儲君必定能龍馬精神,徹底康複,重返文華殿,繼續他那被天下臣民寄予厚望的聽講與理政。

然而,天意往往不遂人願。太子的病情,並未如同所有人祈禱和預料的那般迅速好轉,反而像是車輪陷入了初春解凍後泥濘的官道,越是掙紮,陷得越深,纏綿反複,難覓起色。

原本隻是白日裡偶爾的幾聲輕咳,非但沒有在湯藥作用下止歇,反而日漸加劇,從起初的壓抑低咳,發展到夜間亦不能安枕,咳聲沉悶,撕心裂肺,每每劇烈咳嗽起來,太子原本因靜養而略顯蒼白的臉頰便會不受控製地湧上兩團不正常的、如同晚霞般妖異的潮紅,額角滲出細密的冷汗,需要貼身內侍輕撫後背良久方能稍稍平息。更令人心驚膽戰的是,在按方進服湯藥旬日之後,病情不但未見任何起色,竟開始出現了令所有知情人魂飛魄散的咯血之症!

起初,那血色隻是隱約摻雜在濃痰之中,纖細如絲,太醫院的院使還能強作鎮定,向憂心忡忡的皇帝解釋,此乃咳嗽劇烈,震傷了咽喉深處細微脈絡所致,隻要好生靜養,避免再受刺激,待肺氣平複,自然便能愈合。陛下雖眉頭緊鎖,但尚能接受這番說辭。

然而,上天似乎執意要考驗這位鐵血帝王的心臟,亦或是大明國運注定有此一劫,情況急轉直下。

很快,痰中的血絲變成了清晰可見的血點,繼而,那血色變得刺目驚心,有時甚至是一小口鮮明的殷紅,伴隨著持續不退、入暮尤甚的低熱,這低熱如同附骨之疽,無聲無息卻執著地消耗著太子體內殘存的精氣神。

原本溫文儒雅、因常年伏案略顯豐腴的儲君,就在這短短十餘日裡,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消瘦下去,曾經明亮的眼眸深陷在泛著青黑色的眼窩之中,顴骨高高凸起,象征儲君身份的寬大杏黃色常服穿在他身上,竟顯得空蕩蕩的,仿佛一陣微風就能將他帶走。

他的精神更是萎靡到了極點,清醒的時刻越來越少,多數時間都陷入一種昏昏沉沉的睡眠,即便偶爾被內侍喚醒進藥,眼神也是渙散無光,氣若遊絲,說一句完整的話都需要耗費極大的力氣。

宏偉壯麗的東宮,此刻被一片沉重的壓抑氣氛所籠罩。往日裡雖莊嚴肅穆,卻也不失生機與忙碌,如今卻靜得可怕。宮人內侍們行走其間,無不屏息凝神,腳步放得極輕,仿佛生怕一絲多餘的聲響都會驚擾到病榻上那位尊貴的主人。

他們臉上早已不見了平日的小心謹慎,取而代之的是發自內心的憂慮與惶恐。太子仁厚,待下寬和,在東宮當差相較於彆處,已是難得的安穩,若太子真有不滿……無人敢細想下去。

文華殿的講讀早已無限期停止,那些被太子敬重、學問淵博的飽學鴻儒,如今也隻能呆在家中,焚香禱告,暗自歎息,祈求上天庇佑儲君安康,延續這難得的“君明臣賢”之象。

太醫院的精英們,從院使、院判到最負盛名的禦醫,已被輪番召入東宮,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會診。名貴藥材,如百年老參、珍稀靈芝、雪山茯苓等,如同流水一般從內庫撥發至東宮的小廚房,煎藥的氣味幾乎彌漫了整個宮殿的每一個角落。

太醫們絞儘腦汁,嘗試了各種古方、驗方,甚至不乏一些險中求勝的虎狼之劑,然而,太子的脈象依舊沉屙不起,病情如同滑向深淵的馬車,任憑他們如何奮力拉扯,也隻能眼睜睜看著其一步步惡化,所有的努力都像是石沉大海,連一絲漣漪都未曾激起。太醫們麵麵相覷,額頭上沁出的冷汗擦了一遍又一遍,心中的絕望與壓力與日俱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股令人窒息的絕望壓力,最終無可避免地、完整地傳導至大明帝國的權力核心,那座真正決定著億萬人命運的巔峰——皇帝朱元璋的身上。

這位以鐵腕、冷硬和洞察秋毫乃至近乎苛刻的猜忌著稱的開國帝王,在奉天殿的寶座上,在禦書房的案牘前,在接見文武百臣時,永遠是山嶽般不可動搖的威嚴化身,是“洪武”年號所代表的凜冽與強權。

然而,在太子朱標的病榻前,在彌漫著藥味和死亡氣息的東宮暖閣裡,他第一次,或許也是最後一次,流露出了與“洪武大帝”這尊鋼鐵塑像格格不入的、屬於一個普通老父的焦慮、脆弱,乃至一種因無力回天而近乎瘋狂的暴怒。

朱標不僅僅是他寄予厚望的儲君,是大明未來的皇帝,更是他傾注了無數心血培養的繼承人,是他與摯愛的馬皇後愛情的結晶,是維係這個龐大帝國平穩過渡的最關鍵一環。他頻頻親臨東宮探視,看著愛子被病痛折磨得形銷骨立,這位見慣了屍山血海、心如鐵石的老人,眼眶屢次泛紅,緊握的拳頭因為用力而指節發白。

太醫院的每一次跪地稟報,每一次“臣等無能”、“脈象未見起色”的請罪,都像是在挑戰他耐心和理智的極限。他的情緒肉眼可見地變得極壞,如同一個裝滿了火藥的木桶,隻需一點火星,便能炸得地動山搖。

以往,對於禦醫的診斷,他或許還能容人辯解幾句,探討一番病情,如今,任何一點在他看來是“失誤”或“遲緩”的跡象,都成了不可饒恕的、十惡不赦的無能和對儲君生命的漠視。

幾位負責主治的禦醫首當其衝,被盛怒之下的皇帝厲聲斥責為“廢物”、“庸醫”,甚至因此被拖下去施以杖刑,血肉模糊地被抬出宮門。這股君王的雷霆之怒,迅速席卷了整個朝堂。每日的朝會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前的死寂,官員們奏事時無不膽戰心驚,措辭謹慎到了極點,生怕任何一點微不足道的小錯,都會成為引爆皇帝那滿腔焦灼與悲憤的導火索,為自己招來滅頂之災。

整個紫禁城,仿佛被一張無形的大網緊緊罩住,令人窒息。

整個京城,剛剛從胡惟庸案的血雨腥風中稍稍喘過氣,又被太子病重的陰雲所籠罩。儲君的身體,直接關係到國本安穩,是帝國未來的基石。一旦這塊基石動搖甚至崩塌,所帶來的絕不僅僅是皇家的悲痛,更是朝局前所未有的巨大動蕩,是權力洗牌的血腥博弈。所有政治嗅覺敏銳的人,都已經隱隱感受到了那潛藏在平靜水麵下的巨大暗流。

林霄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他並非完全出於臣子的擔憂,更有一種基於曆史知悉的恐懼。

“老板兒子可不能死啊!他要是沒了,後麵可就全亂套了,徹底玩完了!”林霄在自己那間狹小簡陋的廨房內,如同困獸一般焦急地來回踱步。門窗緊閉,他仍下意識地壓低了聲音,仿佛生怕被第三隻耳朵聽了去。

“朱標若在,以其仁厚寬和的性格,及其在朱元璋心中無可替代的地位,或能在一定程度上遏製老朱晚年那近乎瘋狂的猜忌和殺戮,至少能像一道堤壩,緩衝那滔天的血浪。他若能順利繼位,以其威望和能力,穩住洪武朝後的局麵大有希望,藍玉那些驕兵悍將,或許能有不同的結局,至少不會被清洗得那般徹底慘烈。可他若不在…………依老朱的性格,必定會為皇太孫朱允炆掃清一切障礙,藍玉案隻會來得更猛烈、更徹底!而且,沒了朱標的緩衝,未來燕王朱棣和建文帝之間的矛盾將不可調和……靖難之役……天下大亂!”

想到這裡,林霄不禁打了個寒顫,眼前仿佛已經浮現出史書上那寥寥數語背後的人間地獄景象。

他用力甩了甩頭,試圖驅散那可怕的幻象,但更深的恐懼接踵而至:“這還隻是第一步!最關鍵的是,沒了朱標這個至關重要的緩衝和粘合劑,未來燕王朱棣和建文帝朱允炆之間,那源於削藩與反削藩的深刻矛盾將變得完全不可調和!雙方再無轉圜餘地……靖難之役……持續四年的叔侄內戰,天下大亂,烽煙再起,血流成河……”

那場將大明帝國一分為二、骨肉相殘的戰爭,不僅是朱明皇族內部的悲劇,更是整個國家的巨大創傷,無數生靈塗炭,社會經濟發展遭受嚴重破壞。

而對於林霄這樣一個知曉結局卻身份卑微、力量渺小的穿越者而言,那樣的天下大勢,就如同海上的驚濤駭浪,他這隻勉強掙紮的小船,所有的謀劃、所有的努力,在那樣的曆史洪流麵前,恐怕瞬間就會被拍得粉碎,能否保全自身都是未知之數。這種洞悉命運卻無力改變的痛苦,遠比懵懂無知地隨波逐流更加煎熬。

更何況,拋開那些冷冰冰的曆史規律和利弊權衡,經過這段時間在宮中的耳濡目染,以及有限的幾次遠遠望見太子處理政務時的風采,林霄對這位史書評價甚高、仁厚、聰慧、力求上進且對弟弟們頗為友愛的太子朱標,確實產生了幾分發自內心的敬重和好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從純粹的情感角度出發,他也不願看到這樣一位本可成為一代明君的儲君,如此英年早逝,徒留千古遺憾。因此,林霄調動起自己所能動用的一切微末資源,緊張地關注著從東宮傳來的任何一絲一毫的消息。

無論是宮中相識的低階內侍的隻言片語,還是衙門裡同僚間交換的忐忑眼神,亦或是每一次看到太醫被神色倉皇地急召入宮,每一次感受到乾清宮方向傳來的、象征著皇帝陛下再次大發雷霆的低氣壓,都讓他的心情如同綁上了沉重的鉛塊,一寸寸地向下墜落,焦慮與無力感幾乎要將他淹沒。

太子的病情,已然成為懸在整個大明朝廷上空、一把寒光閃閃、不知何時就會轟然斬落的利劍。它的陰影,籠罩著金陵城的每一個角落,也成了林霄心頭最大、最緊迫的焦慮來源。

他清晰地意識到,曆史的車輪,正沿著那看似不可逆轉的既定軌跡,發出隆隆的巨響,毫不留情地碾壓向他所知的、那個充滿了血與火的悲劇終點。

那車轍的印記,似乎正變得越來越深。

坐以待斃,絕非他的性格。儘管力量微薄,身份卑微,前路希望渺茫得如同風中殘燭,但一種強烈的衝動在他心中湧動:他必須做點什麼。

哪怕隻是儘一絲微不足道之力,嘗試能否為這位仁厚的儲君,也為這個即將滑向深淵的帝國,搏得一線渺茫的生機;嘗試能否稍稍撥動一下那看似沉重無比、注定指向悲劇的曆史指針,哪怕最終的結果隻是螳臂當車,隻是不自量力的笑話,甚至可能為自己引來殺身之禍,他也必須去嘗試,去行動。

否則,他無法麵對自己那顆來自後世、知曉結局卻隻能坐視悲劇發生的良心,無法承受那源於曆史知情者的、沉重的負罪感。無論成敗,他必須一試,才能無愧於心。

喜歡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請大家收藏:()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中世紀的傳奇獵魔人 開局融合深淵的我重建深淵 逃荒種田:我的金手指是個垃圾桶 驚!滿級詭醫覺醒,神魔跪求饒命 風雲際會:楊儀傳 萬劫仙帝:腳踩星河鎮八荒 紅樓:開局呂布戰力的我強奪金釵 星辰耀九州 傀儡皇帝?開局召喚董卓當暴君! 雙穿:甩我?修仙後會來殺你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