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蘇婉之助,核實背景_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8章 蘇婉之助,核實背景(1 / 1)

計劃在穩步推進,但林霄愈發謹慎。他物色的那些執行人,以及想要保全的目標,其背景信息的真偽至關重要。

他深知,自己此刻仿佛一個在萬丈深淵之上走鋼絲的人,任何一步的失察,任何一絲信息的謬誤,都可能導致滿盤皆輸,萬劫不複。他所物色的那些即將被推至台前、執行關鍵步驟的“棋子”,以及他意圖在即將到來的風暴中竭力保全的那些軍中棟梁,他們的背景、性情、人際關係,其真偽虛實,已不僅僅是計劃成敗的關鍵,更直接關乎無數人的身家性命。

僅憑兵部檔案房裡那些冰冷枯燥、往往流於表麵甚至可能經過粉飾的官方記錄,或是市井坊間那些真偽難辨、添油加醋的流言蜚語,是遠遠不夠的。這些信息源,不僅模糊不清,更可能是一個個精心布置的陷阱,看似平坦的道路下,或許就隱藏著足以致命的捕獸夾。

他需要更深入、更立體、更接近人性本真的核實渠道。他需要聽到關於這些人“活生生”的一麵,他們的喜好、他們的弱點、他們的家庭、他們不為人知的堅持與無奈。

就在這種對信息極度渴求又極度審慎的氛圍中,林霄的思緒,自然而然地飄向了那位雖身處逆境卻依舊沉靜如水的女子——蘇婉,以及她身後那張即便在蘇家遭受打擊後,依然在悄無聲息間維係運轉的、由蘇正清多年積累的清流名聲與人際關係織就的網絡。

蘇家如今門庭雖略顯冷落,蘇正清大人仍在病榻之上纏綿,但“清流”二字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種政治立場,更是一種跨越了朝堂黨派、地域隔閡的士林認同與人情往來。這張網絡根須綿密,遍布朝野,上至部閣高官、翰林清貴,下至地方督撫、書院山長,乃至一些雖無實權卻德高望重的致仕老臣。

他們傳遞消息的渠道往往更為隱秘和多樣,視角也常與勳貴武將體係那種強調功勳、派係、利益的剛性評判截然不同。他們更關注一個人的品行、家風、學問、交際圈,以及那些在正式公文上看不到的“軟性”信息——這些,恰恰是林霄作為翰林官難以直接觸及,卻又對判斷人物至關重要的維度。

選擇通過蘇婉,林霄內心經過反複權衡。他珍視與蘇婉之間純淨而默契的情誼,不願將其卷入危險;但計劃的緊迫性與信息的匱乏,又迫使他不得不借助這條或許最可靠的途徑。他隻能將接觸,嚴格限定在一種隱晦的、“學術探討”或“讀史感慨”的框架內,用層層隱喻包裹真實意圖。

這一日,午後陽光透過集雅齋窗欞上糊著的素絹,變得柔和而朦朧,在鋪著舊氈的木地板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室內,依舊是那股熟悉的、混合了陳舊書卷、淡淡墨香和若有若無藥草的氣息,令人心安。林霄與蘇婉相對而坐,中間隔著一張斑竹小幾,幾上擺放著兩盞清茶,熱氣嫋嫋升起。

他們先是照例談論了一些近日讀到的前朝筆記、史書疑案,氣氛融洽而舒緩。然而,林霄的心神,卻早已如同繃緊的弓弦。他需要找到一個自然而然的轉折點,將話題引向現實,卻又不能留下任何刻意的痕跡。

時機悄然來臨。當話題涉及曆代邊將功過時,林霄狀似隨意地拿起茶杯,指尖摩挲著冰涼的瓷壁,目光投向窗外搖曳的芭蕉,用一種帶著學者式感慨的語調開口:

“蘇姑娘,近日我翻檢一些故紙堆,看到不少關於國朝早期邊鎮將官的履曆記載,心中頗多感觸。發現有些人,早年也曾驍勇善戰,憑借赫赫軍功嶄露頭角,光耀門楣,可惜啊,後來或因自身性情驕縱跋扈,或因時運不濟卷入了不該沾染的是非漩渦,漸漸泯然眾人,甚至晚景淒涼,身陷囹圄。讀來實在令人扼腕歎息,深感世事無常,人性複雜。”

他略微停頓,仿佛在整理思緒,也像是在給蘇婉一個適應話題微轉的過程,然後才繼續以舉例的方式,拋出了第一個試探:

“譬如……我依稀記得,似乎曾有位名叫王弼的參將,早年曾在北邊薊鎮、宣府一帶屢次擊破小股擾邊的蒙古遊騎,頗有些勇猛善戰的名聲,在軍中也算是一號人物。可惜,此公脾氣據說太過暴躁剛愎,有記載稱他曾因糧草補給之事,當眾鞭撻過督糧的文官,由此結怨甚多,埋下了禍根。也不知他後來境況具體如何,若其家中子弟有賢良聰慧者,或許還能勉強維係武脈,不至使家族徹底敗落。隻是,這等涉及家族內幕之事,官修史書往往語焉不詳了。”

林霄這番話,看似抒發讀史惆悵,重點卻巧妙地落在了“家中境況”和“子弟賢良”上。他想知道的,是王弼家族內部是否團結,是否有明理長輩約束族人,後代是否值得培養——這些將直接影響林霄的判斷。

蘇婉何等聰慧剔透,她手中正在整理的一卷書冊微微一頓,抬起眼簾,清澈的目光在林霄看似平靜的臉上輕輕掠過。她並未顯露出絲毫詫異,也沒有追問林霄為何突然對一位早已過氣、甚至可能已不在人世的邊將的家事產生興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隻是微微側首,沉吟了片刻,仿佛在記憶的深處仔細搜尋著相關的碎片。那專注的神情,使她蒼白的臉頰似乎也多了幾分生氣。

片刻後,她輕聲開口,語調平穩而清晰,如同山間清泉滴落玉石:“王弼將軍?這個名字,妾身似乎有些印象……應是聽家父的一位早年門生提起過。那位門生後來曾在北疆某道擔任過督糧官職,機緣巧合,確實與王將軍有過一段共事之緣,也親身領教過他的火爆脾氣。”

她沒有直接評價王弼的功過,而是先提供了一個可靠的信息來源,增加了接下來所言的可信度。然後,她話鋒微轉,提供了遠比冰冷檔案生動、立體的信息:

“不過,據那位門生後來與家父言談間提及,王將軍雖則性情急躁,易於觸怒,但治軍卻極是嚴明,有一條頗得軍心:他從不克扣麾下士卒的糧餉,分毫必較,足額發放。對於沿途經過的百姓,也能做到秋毫無犯,軍紀在那時的邊軍中算是相當不錯的。至於其家中情況……妾身依稀記得,似乎王將軍有一位年邁的母親,是位極為賢德明理的老夫人,在鄉裡頗有聲望,時常書信勸誡兒子收斂脾氣,以保全自身。王將軍雖在外桀驁,對母親卻頗為孝順。其子尚且年幼,並未跟隨父親習武,據說天資尚可,讀書頗為刻苦,走的似是文途。”

蘇婉這番娓娓道來,信息量遠超林霄預期。

它勾勒出的王弼形象,並非一個簡單的莽夫,而是一個有明顯缺點,但也有其底線和優點的複雜將領。更重要的是,家族信息極具價值:有一位能施加正麵影響的賢德長輩,後代選擇文路,有意或無意地與父親充滿風險的武職進行切割。這大大增加了保全該家族的價值——不僅值得保全,而且存在內部穩定因素,降低了行動難度和風險。同時,後代走文路,也意味著未來或許能在另一條道路上有所作為,延續家族香火。

林霄心中暗喜,麵上卻依舊不動聲色,隻是微微頷首,表示聽到了這些信息,並將其深深銘刻於心。他不能表現出過度的關注,於是順勢又似閒聊般提起了第二個人選,試圖將這種“隨機感慨”的氛圍延續下去:

“聽蘇姑娘如此一說,這位王將軍倒也是個性情中人,可惜了。說到邊將轉任,我還想到一位,名叫俞通源的將軍。此人據說早年擅長水戰,在江防湖寇方麵頗有建樹,但不知何故,後來卻調任至京營任職,離開了其熟悉的水域,倒是有些可惜了其一身水上本領。蘇姑娘可曾聽聞過此人?不知其為人處世如何?”

這一次,蘇婉的回應似乎更快了些,唇角甚至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帶著些許趣味的笑意,使得她整個人都顯得生動了幾分:

“俞通源將軍?這位將軍,在京中倒算是一位頗有意思的趣人。聽說他極愛杯中之物,酒量甚宏,且有個特點,一旦飲至酣暢處,便喜歡反複念叨當年在鄱陽湖、長江流域剿匪的舊事,言辭間頗多感慨。有趣的是,俞將軍的夫人是江南書香門第出身,性情剛直,對他的管束極為嚴格,常常因為他貪杯誤事或酒後失態而厲聲責罰。而俞將軍呢,在外是統兵將領,回府後卻對夫人敬畏有加,這在京中勳貴圈子裡,幾乎是眾人皆知的笑談,都說他是‘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也正因為他並非核心權貴,性情又有些滑稽可愛,倒也沒什麼人真與他較勁,或刻意與他為難。”

這番描述,同樣提供了關鍵信息:俞通源專業技能突出,但當前職位未能發揮所長;個人癖好明顯,且酒後易吐真言或懷舊,這可能成為突破口或需要警惕的風險點;家庭關係方麵,有一位能有效製約他的夫人,且夫人出身背景可能意味著通情達理或可利用其影響力;人際網絡相對簡單,政治威脅性小。這些信息,對於林霄判斷是否值得對俞通源進行保全,以及如何利用其“懼內”等特點,或許通過其夫人進行間接溝通或施加影響,來策劃更為穩妥的行動方案,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連續兩次成功的試探,讓林霄的信心增加了幾分。他決定再向前推進一步,觸及一個更為敏感、也更接近行動計劃核心的人物。他需要核實一個他物色的、負責在底層傳遞消息和物資的中間人——一個南城賭坊的夥計。此人選需要既具備一定的江湖義氣和活動能力,又不能背景過於複雜難以控製。

於是,他端起茶杯,輕輕呷了一口已然微涼的茶水,仿佛隻是突然想起一件無關緊要的趣聞般,用最隨意的口吻問道:

“說到京城人物,三教九流,也是應有儘有。如今這京城地麵,各方勢力錯綜複雜,消息流傳極快。我前日偶然聽同僚閒聊,說起南城一帶,有位姓趙的賭坊夥計,為人似乎頗講義氣,在底層有些名聲,也不知是真是假。這市井之中,倒也多有奇人異士。”這個問題,與他之前談論的將領話題截然不同,顯得有些突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蘇婉聞言,細長的柳眉微微蹙起,她認真地想了想,隨後輕輕搖了搖頭,語氣中帶著一絲歉意與謹慎:

“賭坊勾欄之地,非妾身所能涉足聽聞,其中人物,更是知之甚少。這類市井豪俠之輩,傳聞往往誇大其詞,真假難辨。”然而,她話鋒並未完全關閉,顯示了她願意幫助林霄的誠意,“不過……家中有位跟隨多年的老仆,他的一位遠親似乎在順天府衙門當差,平日裡接觸三教九流較多。若林公子確實對此人好奇,妾身或可請老仆代為打聽一二,隻是需要些時日,且未必能得悉全貌。”

說到這裡,她清澈的目光再次投向林霄,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探究:“卻不知林公子為何突然問起這等市井人物?”她敏銳地察覺到,這個問題似乎脫離了之前“讀史感慨”的範疇,透露出一種不同的意圖。

林霄心中微微一凜,暗怪自己有些冒進了。他立刻意識到必須迅速掩飾,不能引起蘇婉更深的好奇或擔憂。他臉上浮現出一種恰到好處的、帶著些許尷尬的笑容,仿佛是被看穿了某種無謂的好奇心,巧妙地解釋道:

“哦,蘇姑娘不必麻煩,我也隻是隨口一問,並無要緊。實在是前日在翰林院,聽幾位年輕同僚閒聊市井見聞,當作趣談提及此人,我便一時好奇記下了。想來也是些不經之談,當不得真。我們還是繼續說說方才那本前朝筆記的考證吧。”

他迅速而自然地將話題引回了安全的學術領域,語氣輕鬆,仿佛剛才的問題真的隻是一時興起的插曲。

蘇婉靜靜地看了他一眼,那雙仿佛能映照人心的眸子裡,閃過一絲了然,但她沒有再繼續追問。她隻是輕輕“嗯”了一聲,順從地將話題轉回了書本之上。

然而,林霄卻從她那短暫的目光交彙中,感受到了一種無聲的洞察力。她或許不完全清楚林霄在做什麼,但她一定感知到了他話語背後隱藏的沉重與謹慎。這份聰慧與善解人意,讓林霄在感激之餘,也平添了一份更深的警惕與自責。

他再次於心底重申那個鐵律:無論如何,絕不能將蘇婉直接卷入任何具體的、可能帶有風險的行動之中。她提供的信息是背景,是參考,是照亮暗處的燭火,但她本人,必須始終置身於風暴眼之外的寧靜之地。

茶涼,書儘。例行會麵結束,林霄起身告辭。蘇婉送至集雅齋門口,並未多言,隻是微微一福。

走在返回翰林院的路上,午後陽光正好,街市喧囂,但林霄內心沉浸在複雜情緒中。

蘇婉提供的信息,如同散落的珍珠被串起,變得清晰有價值,讓他心中的計劃拚圖更完整,行動底氣更足。她的智慧與所連接的清流網絡,是他在凶險棋局中最重要的助力和最溫暖的慰藉。

然而,這份依賴與信任,也讓他肩頭責任愈發沉重。利用這份純潔情誼獲取信息,哪怕為更大正義,也讓他內心不安。他必須成功,絕不能失敗。因為失敗不僅意味自身毀滅,更可能將蘇婉及其家族拖入深淵。

他抬頭望向紫禁城,目光堅定而深邃。接下來的每一步,都需更加如履薄冰,但方向,已然更加清晰。幽蘭之言,雖輕雖緩,卻足以辨明前路迷霧中的險灘與暗礁。

喜歡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請大家收藏:()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70,老娘物資堆成山 重生九零,情場金絲雀 穿成早死首長的妻子!被全家團寵 星際神醫他靠吃瓜爆紅 咒回:甚爾有個妹妹 可觀測Universe 末世降臨:我是男主繼妹 都市變化靈 海洋求生,我卡bug升級成神 孽鏡判官:從拔舌地獄殺穿十八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