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婉助籌謀,細節製勝_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3章 婉助籌謀,細節製勝(2 / 2)

“願聞其詳。”林霄知道,蘇婉必有良策。

“你的奏對,核心在於‘切中時弊’與‘細節製勝’。”蘇婉思路清晰,顯然已深思熟慮,“此次編纂‘食貨誌’,你亦當秉承此道。尤其可借陛下關注淮西賑災之機,在‘荒政’部分大做文章,將你的思路深化、細化,落到實處。”

她端起茶杯,輕啜一口,繼續道:“譬如,你朝堂上所言的‘嚴旨核查’、‘明定章程’,便可結合曆代成功案例,詳細闡述巡按禦史該如何遴選、如何暗訪、核查的重點環節有哪些、如何防止官員欺瞞。對於‘明定章程’,更可細化到賑濟糧米的發放標準、登記造冊的格式、防止冒領的查驗手段,甚至……可以考慮繪製簡單的流程圖。”

“流程圖?”林霄眼睛一亮,這確實是超越時代的“細節”體現。

“對,”蘇婉點頭,“你可借鑒《營造法式》中的圖樣,將複雜的發放流程,用直觀的圖示表達,一目了然,這正體現了‘細節’和‘實用’。”

林霄大為佩服,蘇婉的思維總是能打破常規。

“此外,”蘇婉放下茶杯,目光中帶著一絲女性的細膩,“你提出的方略,多從朝廷、官吏角度出發,雖周全,卻略顯冰冷。或可補充一些……從災民角度考慮的細節。”

“災民角度?”林霄若有所思。

“嗯。”蘇婉道,“譬如,粥廠施粥,粥的稠稀標準為何?過稀不足以活命,過稠則易被克扣。可否規定‘插筷不倒’為度?發放衣物,如何保證婦孺能得到合體保暖的,而非全是破舊不堪的?災後疫病防治,除了派醫給藥,是否可強調清理人居環境,焚燒穢物,飲用開水?這些看似微末小事,卻直接關乎生死,最能體現‘仁政’落到實處。你若在編書時,於嚴謹的典章製度之外,適當加入這些充滿‘人味兒’的細節描述,不僅能使內容更為豐滿,也更能彰顯編纂者的仁心與務實,契合陛下當下對民生疾苦的關切。”

“妙啊!”林霄忍不住擊節讚歎,“婉兒,你真是我的女諸葛!這些細節,正是我所欠缺的!”朝廷大員和飽學宿儒,或許精通典章製度,但往往缺乏這種對底層民眾生存狀態的細膩體察。蘇婉的建議,無疑能讓他的編纂工作脫穎而出,而且姿態極其正確。

“還有,”蘇婉見林霄領會,微微一笑,繼續道,“你可借此機會,係統整理曆代關於漕運、水利、農具改良、乃至邊疆屯田的有效措施。尤其是那些看似簡單卻極為實用的土法,如江南的龍骨水車,北方的代田法,乃至一些應對特定災害的民間智慧。這些內容,既安全,又能展現你的博學與務實,更重要的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她意味深長地看著林霄:“……或許對瓊州那邊的基業,亦有所啟發和助益。你可將這些知識,以學術探討的方式,融入編纂之中,將來若有合適機會,或可間接惠及瓊州。”

林霄心中劇震,蘇婉竟然想到了這一層!確實,瓊州基地要發展,農業、水利、手工業都是基礎。通過編纂“食貨誌”,他可以名正言順地搜集、研究、整理這些曆代積累的寶貴經驗,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知識寶庫,對瓊州的價值不可估量。

“婉兒……”林霄心中充滿感激,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蘇婉不僅為他化解了眼前的危機,更為他指明了如何將危機轉化為機遇,甚至為遠方的基業鋪路。

“你我之間,何須言謝。”蘇婉輕輕搖頭,臉上泛起一絲紅暈,在暮色中格外動人,“隻是,京城這邊,你須更加謹言慎行。陛下既已注目,你便需如履薄冰。與東宮往來,更要萬分小心,非必要,絕不可主動接觸。一切,以完成‘食貨誌’編纂為要務,將此作為你當下最好的護身符。”

“我明白。”林霄鄭重點頭,“隻是如此一來,我與婉兒的見麵,隻怕更難了。”

蘇婉眸光一黯,隨即又強打精神,柔聲道:“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霄郎心中有我,我心中有霄郎,便是相隔重重宮牆,亦如咫尺。眼下,助你穩住腳跟,平安度過此關,方是重中之重。”

這時,天色已然全黑,荷塘上升起了淡淡的霧氣,夏蟲的鳴叫聲此起彼伏。園中懸掛的燈籠次第亮起,在水麵上投下搖曳的光影。

“時候不早,你該回去了。”蘇婉起身,語氣中帶著不舍,但更多的是決斷,“路上小心。編纂之事,若有疑難,或需打探某些不易查證的細節,可依舊法傳訊於我,我或可通過家中關係,儘力協助。”

“好。”林霄也站起身,深深看了蘇婉一眼,似乎要將她的身影刻入心底,“婉兒,你也保重。”

兩人沒有再多的言語,一切儘在不言中。林霄轉身,踏上竹橋,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籠罩的園林小徑儘頭。

蘇婉獨立榭中,望著他離去的方向,良久,才輕輕歎了口氣,低聲自語:“霄郎,前路漫漫,凶險未卜。但無論如何,京城有我……”

接下來的日子,林霄徹底沉潛下來,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洪武大典》“食貨誌”的編纂中。他嚴格遵循著蘇婉製定的策略,在框架上力求嚴謹規範,符合朝廷體例,但在內容細節上,則極力突出“實用”與“仁政”。

他廣泛查閱《禹貢》、《管子》、《夢溪筆談》、《農桑輯要》等典籍,以及大量地方誌、檔案。對於荒政部分,他不僅詳細考證了曆代賑災製度的演變,更特意辟出章節,論述“賑濟實務細節”,其中就借鑒了蘇婉的建議,對粥廠管理、衣物發放、疫病防治等做了極其細致的描述,甚至嘗試繪製了簡單的賑濟物資發放流程示意圖,雖略顯稚嫩,但在一堆文字中顯得格外新穎和醒目。

在整理漕運部分時,他係統歸納了曆代運河開鑿、維護的經驗教訓,以及各種節水、行船的技術。在農事部分,他不僅收錄了經典的耕作理論,更有意識地搜集了各地行之有效的農具圖樣和改良方法。

他的編纂風格,逐漸形成了獨特的特點:引證豐富,但不堆砌;論述清晰,注重邏輯;尤其關注技術細節和實際操作性。這些文稿送到總撰官和孫耀宗那裡,起初讓人有些意外,但仔細看後,卻不得不承認其言之有物,實用性很強,符合皇帝“切於實用”的要求。孫耀宗甚至特意找林霄談過一次,勉勵他保持這種“務實”的學風。

林霄謙遜接受,依舊低調,將功勞多歸於上峰指導和同僚協助。他巧妙地利用編纂需要,向相關部門調閱一些非核心的檔案數據,也通過蘇婉留下的隱秘渠道,獲取了一些官方記載之外的地方實際情況,使他的論述更能“接地氣”。

在這個過程中,他對於這個時代的經濟運行規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許多知識被他用密語記錄下來,成為未來指導瓊州發展的重要參考。他仿佛一個最耐心的工匠,在皇帝和眾人矚目的“明處”,精心雕琢著“食貨誌”這塊璞玉,同時也在“暗處”,為自己和瓊州的未來,積蓄著寶貴的力量。

時間在筆尖的沙沙聲中悄然流逝,盛夏的酷熱逐漸被初秋的涼意所取代。朝堂上關於淮西賑災的風波漸漸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北疆傳來的、關於燕王朱棣例行秋操的奏報,一切看似按部就班,但那股無形的緊張感,始終縈繞在帝國上空。

林霄的心,也如同這季節更替,在短暫的適應後,逐漸沉靜下來。他深知,眼前的平靜隻是表象,更大的風暴或許正在醞釀。而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利用這寶貴的間隙,織好“食貨誌”這件看似光鮮、實則亦是鎧甲的外衣,等待下一個未知的轉折。

他偶爾會在深夜,推開值房的窗戶,望向南方漆黑的夜空。瓊州的消息依舊靜默,但他相信,“駝爺”和王弼、俞通源他們,一定也在按照計劃,默默積蓄著力量。

“細節製勝……”林霄喃喃自語,嘴角泛起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無論是這廟堂之上的文字博弈,還是遠方海島的實力積累,決定最終勝負的,往往就在於那些不為人知的、點點滴滴的準備。

而此刻,他需要為“食貨誌”的荒政部分,補充最後一段關於災後重建與恢複生產的總結。他提起筆,蘸飽了墨,目光沉靜而專注。

喜歡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請大家收藏:()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終焉序列:終焉之種 重生算個P,做個夢就可以! 惡龍尋找公主為妻是否搞錯了什麼 反派神子:開局退婚天命女帝? 還和不和離了 混沌主宰:簽到覺醒混沌神魔體 九界玄天界 民國:糟糕,被迫穿成小狐狸 萬維聖輝:終末救贖之約 乾坤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