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袁基無需揚名,他本身的政治能量就很大。
他輕輕地發聲,就有很多人聽到。
可現在,袁基要走上一條有彆於大漢忠臣的道路。
他必須提前鋪墊,讓他友愛、仁義、熱心、儒雅、高潔、有責任心等一係列美好品質深入人心。
在潤物無聲中,便使他成為眾多大漢人心目中唯一的太陽。
這樣,在世界變得混亂、暗無天日時,人們才會隻能看到他這束醒目的、無法取代的光。
於是,他開始包裝自己。
將自己包裝成東漢人夢想中的理想型主公。
幸運的是,袁基的硬條件相當不錯。
家世、地位、財富、氣質、容貌樣樣不凡。
袁基不會小瞧容貌的重要性。
在古代做官,尤其是實行察舉製的漢代,容貌已經算是一項潛在的硬性指標了。
古代士人有著比現代人更明顯、更極端的容貌崇拜與容貌焦慮。
甚至如果某個人長得極為“美姿容”,還會有人搶著為其舉孝廉。
——這是國人刻在血脈中,對美感的追求。
原先的袁基性格一板一眼,有點木。
體現在外表上,就顯得臉過於平淡,氣質也有些死板。
原本十分俊朗的臉,卻隻發揮出了百分之六十的顏值。
堪稱顏值封印術。
袁基在來到這裡的前三個月,開始慢慢地改變他的形象與氣質。
並且額外增加一些可以被稱作“小心機”的細節,增添整體氛圍感。
彆人也隻以為他男大十八變。
毫不誇張地說,袁基營造出來的氛圍感,在這個時代簡直是絕殺,直接將袁基原本便麵如冠玉的臉,映襯得仿若天人。
袁基經曆過現代的美育培養,且時常參觀藝術館、展覽,並各地觀光旅遊。
在成功融合了東漢的普遍審美後,袁基已經可以慢慢做到引領時尚了。
甚至現在洛陽城裡還風靡著袁君同款羽扇、袁君同款胸針、袁君同款腰帶等等等等……
如此高的熱度,自然是袁基慢慢經營出來的。
空閒時間,袁基精力充沛時便會參加一些士族之間的活動。
一個月前,他就參與了一場十分大型的文會。
當日景色宜人,天朗氣清,是在鳥語花香的春季。
袁基剛走進舉辦文會的府邸大門,瞬間被一群人圍住。
“袁君!某兗州陳留人……久仰袁君之名,不知可否?……”
“袁君!某京兆人……見過……”
“袁君,某……”
眾人上前,皆想與袁基拉關係、刷印象。
許多沒被邀請的士人也聞風而動,托著關係想擠進文會。
當時的場麵,稱為粉絲見麵會一點不為過。
隻因在文會上,若是有人得到袁基的幾句品評,那人便可名聲大噪。
——這可是名揚天下的大好機會!
在大漢,有了名望,才會被人看到,才有被舉孝廉的可能,才能站上高位。
因此,此文會與袁基相處的機會,眾人皆十分珍惜。
君不聞曹操拿刀逼著舉辦“月旦評”的許劭點評他?為的就是得到好評語,以此扭轉他在士人群體中閹宦之後的名聲。
還有一個著名評語便是荀彧荀文若的“王佐之才”。
隻能說荀彧恰好真的有王佐之才,追根溯源便顯得這個評語十分有預見性。
可事實是,在東漢,平均每年可能會有十數人被不同的名家品評為“王佐之才”。
因為在此時,“王佐之才”實在是一個比較爛大街的評語。
有些類似於現代的“國家棟梁”,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均等的得到這個評價。
眾人為了揚名,花樣繁多,卷出了新高度。
袁基的身邊就有一個十分成功的案例。
喜歡魅力太高也是錯?曹操都成迷弟了請大家收藏:()魅力太高也是錯?曹操都成迷弟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