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曆史記錄的局限性,袁基在見到賈詡前,對他的印象便停留在謀士、毒士、手段狠厲社會人的這種形象上。
沒想到相處過後發現,賈詡不僅言語間進退有度,為人謙遜,竟還精通州郡治理之事,堪稱政治多麵手,全麵的人才。
有些言論甚至超越了時代局限,讓袁基真正見識到了什麼叫做國士。
在此期間,兩人還一度聊起了天子的荒唐與民間的亂象。
這是錯誤示範,千萬不能學習。
若不是袁基有把握,近一年手下培養了大量宣傳及情報人員,可以隨時控製輿論,他也不敢同賈詡如此推心置腹。
畢竟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孩,他們剛剛相處,知人知麵不知心,他不可能隻憑史書便斷定一個人的品行與性格。
“文和,今日相遇,實乃你我二人之緣分。某與文和初次相見,卻仿佛有種早已相識般的奇妙感覺。”
“不如你我二人今日便交為友人,此後多多往來,可好?”
袁基向賈詡發送了好友添加邀請。
真誠的眼神灼燒著賈詡。
對於賈詡來說,過於炙熱的太陽總是會讓長久處於黑暗中的人下意識閃躲。
“詡與袁君相處,如沐春風,此真乃詡平生第一大幸事。可若與袁君以友人相稱,詡實在惶恐,唯恐日後冒犯,反失今日相處情義。”
袁基聞言微微皺眉,對此話表示了深深的不讚同。
“文和,何以如此看低我袁基?”
“你我真心相交,若是因友人些許冒犯,就使基忘卻往日舊情,那基做人豈不太過失敗?”
“且我不信你我二人之間會發生什麼冒犯一類的事情。朋友相交,或許會有衝突發生。但隻要真心對待這份友情,即便有衝突,也會消融。”
袁基的表情又變得柔和起來,萬分真誠地說:“基在與文和交談的過程中,數度傾心於文和才學之廣博,思想之深刻。若是連文和這等博學、淳厚之士交友都需心生顧慮,那此世間豈不大為荒謬?”
“我……”賈詡怔愣住,一時不知該如何言語。
許是隱藏在內心深處的不配得感,也或許是麵前之人過於熾熱美好到不真實。此時還未經曆太多坎坷的賈詡發自內心地感到焦慮懼怕。
怕同袁基相處下去,展露的自我更多,袁基會因此鄙棄真實的他。
得到後又失去,會比從未得到更加殘忍。
他知道以普世的道德標準來評判,自己解決問題的想法與方式可稱為十分狠毒。
這是身為涼州人的賈詡的處事風格,也是身為中原士人的袁基也許永遠無法理解的。
倉稟實而知禮節。
涼州人沒有道德,隻為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