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兩路都比較順利。
東路荀攸,搭配曹操、顏良、孫堅、夏侯淵,全是有衝勁的人。
寫這封情報的時候,眾人還在穿越高原和草原,但這會估計已經打上了。
西路賈詡坐鎮。
路不算好走,但勝在沒有太多起伏,一馬平川,比袁基這路更快抵達指定地點,安營紮寨。
西路的紮營,對比中路和東路來說,十分與眾不同。
根據西路的地形,賈詡他們需要紮一個遞進式的營地體係,具體為三處營地。
賈詡出發後,先帶著董卓、文醜、黃忠,領一萬兵馬走山路“白道”。
白道形成於陰山山脈中。
卡住白道最北端,也就卡住了鮮卑南下的大門。
此為第一處營地。
——白道嶺營地。
留下一千人馬,賈詡等人繼續頂風前行。
“呼——”
敕勒川,陰山下。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說的就是此路。
但此行,趕上春季,狂風大作,草葉鮮嫩。
所以風吹過,草也沒有低多少,反而打在身上挺疼的。
一堆綠色鞭子抽打在路過的士兵、馬匹身上。
這是一場群體攻擊,賈詡帶著眾人儘量避開草葉密集處。
實在避不開的,也隻能快速衝過去。
但此路的馬匹極不好控製——抽在人身上,人還能忍過去,抽在馬身上,馬可不會忍耐。
被馬撞了好幾下的賈詡,負傷繼續前行。
此路一萬兵,現在剩九千兵,一人配雙馬,極廢草料。
即使是在草原上,也不能隻吃草原上的草,這些草質量參差不齊,且時間也不允許。
春季水草鮮嫩,質量倒是達標,但數量就不太可觀了。
所以隨軍,還配備了大量的豆類、穀物。
眾人埋頭趕路,皆眯著雙眼,麵部覆著布料,防備撲麵而來的沙子和小昆蟲。
此次趕路極為沉默,除非必要,一路上幾乎沒有人說話。
終於,眾人抵達了名叫“岱海”的大型湖泊處。
在岱海南岸高地處,紮第二個營。
——岱海營地。
此處有水源,水草豐茂,馬亦可在此慢慢恢複體力。
背靠湖水,不用擔憂後背和側翼。
進可攻,退可守,是一處極佳的營地。
大部隊,就在此處安置了。
賈詡又分出三千兵馬,讓董卓領兵,繼續趕往通向彈汗山方向的“卓資山”山口處。
在此紮一處前哨營地。
——卓資山營地。
此處卡在鮮卑南下的必經之地處,且與岱海營地相互照應,互為側翼。
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是絕佳地點。
賈詡選了三處營地安營紮寨後,靜靜等待鮮卑騎兵的到來。
另一處。
——東路。
荀攸、曹操等人埋頭趕路。
喜歡魅力太高也是錯?曹操都成迷弟了請大家收藏:()魅力太高也是錯?曹操都成迷弟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