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特推開家門,屋子裡靜悄悄的。鞋櫃上貼著張便條,是母親蘇梅娟秀的字跡:“媽回國處理學院的事,冰箱裡有餃子,自己熱著吃。”
他咧嘴笑了笑,把行李箱往牆角一推。客廳地板上攤著一堆訓練用的阻力帶和平衡墊,旁邊還散落著幾本籃球戰術手冊。
“回來了?”
李建國從書房探出頭,手裡還拿著個電腦,“你媽走之前包了三鮮餡的,在冷凍層。”
李特打開冰箱,果然看到幾排白白胖胖的餃子整齊地碼在保鮮盒裡。“爸,你又把實驗室的東西帶回家了?”他指了指客廳那堆器材。
“測試一下新的恢複方案。”李建國推了推眼鏡,“根據你季後賽的體能數據,我重新調整了訓練周期。”
父子倆一個煮餃子,一個收拾器材,配合得倒是默契。廚房裡很快飄起餃子的香氣,李特餓得前胸貼後背,直接站在灶台邊就開吃。
“慢點吃。”李建國皺眉,“跟你說了多少次,進食速度影響消化係統...”
“知道了知道了。”李特含糊不清地應著,又塞了個餃子進嘴,“媽這次回去要待多久?”
“至少一個月。京津的已走上正軌,打算在滬上開一家分院,還要組織第一批學員來印第安納大學交流。”李建國在平板上劃拉著,“對了,你媽讓我問問你,要不要考慮在學院掛個名?””
李特差點被餃子噎住:“彆,我可教不了小孩。”
“不是讓你教課。”李建國調出一張行程表,“下個月印第安納這邊有場高中聯賽,你媽想讓你去露個麵。聽說國內來的幾個苗子也會參賽。”
李特放下筷子,表情認真了些:“水平怎麼樣?”
“天賦不錯,但...”李建國頓了頓,“你媽說,這次交流賽要證明一件事——不是中國沒有籃球人才,是路經被特色了。。。。”他在李特對麵坐下。
“又是那種‘短平快’的套路?”李特冷哼。
“更糟。有的是被逼著改年齡,有的是被放養著瞎練。”李建國搖頭,“你媽這次回去,就是想把機製正規化。不過阻力不小,很多地方還是隻看重短期成績。”
李特想起自己當年在美國高中打球的日子,雖然競爭激烈,但至少教練不會為了一場勝利就把球員往死裡用。
“要我說,國內最缺的不是天才,是缺少培養天才的土壤。”他歎了口氣,“就像你常說的,係統比個體更重要。”
李建國眼睛一亮:“沒錯。這就是我想跟你說的。”
他調出一個複雜的圖表,上麵密密麻麻全是線條和公式:“你看,如果把nba比作一個物理係統,每個球員就是一個粒子。單純的堆砌天賦就像增加粒子數量,但如果沒有合適的場論框架...”
“爸,說人話,我的大學專業不是理論物理。”李特無奈。
“簡單說,就好比尼克斯現在需要的是完善體係,而不是盲目追求球星。”李建國在平板上畫了個三角形,“你、斯蒂芬、科特,這是核心架構。但現在的問題是角色球員功能太單一,就像...”他想了想,“就像隻有一種規格的螺絲釘,壞了都沒法替換。”
“怎麼進化?”李特來了興趣。
“從單一核心向多元核心過渡。”李建國把其中一個橘子往中間推了推,“你不隻要自己得分,還要讓整個係統運轉得更高效。比如,當對手包夾你時,怎麼快速找到空位的隊友?當隊友手感好時,怎麼給他們創造機會?”
李特若有所思:“埃迪教練也在強調這個。”
“但光有戰術不夠。”李建國又推了推眼鏡,“你需要提升自己的威脅半徑。現在你的主要得分區域在三分線內,如果能把三分穩定性提上來,對手的防守就會更加被動。”
“我在練了。”李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