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回合,李特卷土重來。這次他利用埃文斯的掩護,在弧頂接到球。換防過來的是諾西奧尼。李特連續兩次快速的胯下運球,諾西奧尼降低重心,嚴陣以待。李特突然一個投籃假動作,諾西奧尼沒吃晃。李特立刻降低重心,右手運球強突一步,諾西奧尼死死貼住。李特急停,合球,卻不是投籃,而是以左腳為軸,又是一個迅猛的轉身,後仰跳投!
諾西奧尼奮力起跳,手指尖距離籃球卻仿佛隔著一個世界。
“唰!”
再中!4比2。
球館裡的罵聲開始夾雜進一些彆的東西。
公牛加強了防守強度,動作更大。但奇怪的是,從第一節中段開始,裁判的哨子突然變得正常了。對李特的犯規開始被吹罰,一些明顯的打手、推人也不再視而不見。
是聯盟乾預了?還是裁判自己也覺得過分了?沒人知道。
但這對公牛來說,絕不是好消息。因為這意味著,他們最依賴的“身體碾壓”策略,失效了一半。
李特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點。他打得更加堅決。公牛的包夾依舊凶狠,但他處理球更加從容。一次麵對三人合圍,他跳起傳球,精準找到底角空位的巴恩斯,三分命中。
又一次,他在包夾形成前,快速出球給馬布裡,然後自己無球空切,接馬布裡回傳,迎著補防的華萊士,再次後仰跳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球進!andone!
站上罰球線,滿場都是乾擾的噪音。李特調整呼吸,穩穩罰中。
他一個人,扛著球隊,也扛著全場一萬多人的惡意,一步一步,用最古典,最優雅,也最殺人誅心的方式——後仰跳投,撕裂著公牛的防線,也冷卻著聯合中心的狂熱。
半場結束,李特已經拿下24分,尼克斯領先7分。
下半場,公牛試圖反撲,但他們的士氣已經受到了影響。每一次他們迫近比分,李特總會站出來,用一記記精準的中投,撲滅他們的希望。
第三節一次進攻,李特在右側四十五度角背身要球。戈登在後麵死頂。李特運球,靠一下,再靠一下,突然向底線轉身!戈登迅速滑步封堵。但李特這隻是假動作!他迅速拉回,身體向後飄移,又是一個後仰!
戈登拚儘全力起跳,他的指尖幾乎要出現在李特的視野裡了,但就是差那麼一點點!
“唰!”
籃球再次空心入網。
這個球之後,聯合中心球館出現了一種奇怪的變化。那些最惡毒的咒罵聲漸漸變小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壓抑的、沉重的寂靜。那些原本瘋狂揮舞手臂、做著歧視手勢的球迷,很多都沉默了下來,呆呆地看著場上那個一次又一次用同樣方式得分的77號。
他們仿佛看到了一個幽靈,一個曾經在這裡投下巨大陰影,用同樣方式折磨過無數對手的幽靈。那個幽靈,也喜歡用後仰跳投,也是在這樣的關鍵時刻,用這種看似簡單卻無人能防的方式,讓整個球館陷入絕望。
李特,沒有皮蓬,沒有羅德曼。他隻有22歲,他身邊是馬布裡,是p.j.布朗,是雷吉·埃文斯,是一群同樣渴望勝利的鬥士。但他擁有的,是年輕活力,是巔峰的身體素質,以及那顆在巨大壓力下依舊冰冷如鐵的心臟。
第四節最後三分鐘,當李特再次命中一記高難度後仰跳投,將分差拉開到15分時,整個聯合中心球館,隻剩下零星的、無力的噓聲。大部分球迷,要麼提前退場,要麼癱坐在座位上,目光空洞。
終場哨聲響起。98比83。尼克斯在g4,頂著前所未有的種族歧視和死亡威脅,在裁判開局縱容後回歸正常的吹罰下,以15分的優勢,乾脆利落地橫掃了芝加哥公牛,強勢挺進東部決賽!
李特全場出戰42分鐘,28投16中,罰球8中7,砍下39分,送出7次助攻,搶下8個籃板。他沒有一次突破暴扣,沒有一次張揚的慶祝,所有的得分,幾乎都來自於那一次次重複、卻一次次致命的——後仰跳投。
他用自己的方式,把這座充滿敵意的球館,徹底打噤聲了。
走向球員通道時,再也沒有震耳欲聾的罵聲。隻有一些複雜的目光,追隨著他的背影。那目光裡,有殘留的恨意,有被打服的無奈,或許,還有一絲連他們自己都不願承認的,對於極致籃球技藝的敬畏。
喜歡籃壇的榮耀請大家收藏:()籃壇的榮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